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

2020-03-15 02:44王明月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校企计算机人才

王明月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市场应用拓宽了前进的道路,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教育发展战略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这种应用型专业找寻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将成为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而随着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型人才需求的逐步攀升,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打造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也将迫在眉睫。

1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市场需求现状和背景

1.1 互联网+背景下全国计算机应用市场需要技能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经济的飞速建设使得社会对IT 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我国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重点学科,其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培养一线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使命,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能够切实满足当下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就业市场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2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各个领域都在进行信息化的更新升级换代,市场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高校也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重点工作放在了实践教学方向。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无论在课程内容还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都与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背离,同时,高校还缺乏“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够满足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践人才的培养需求。

1.3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是依照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学来讲,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贯穿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打破传统计算机应用教学体系,搭建实践操作平台能够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产教结合的平台建设能够将计算机课程、项目活动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高度融合,进而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操作平台实现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生态循环体系的形成。

2 计算机应用专业构建实践操作平台的重要意义

图1: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云平台示意图

图2:平台功能模块图

(1)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实现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推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是一种基于专业市场需求分析下构建的一体化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优化教育资源,同时还融入了先进的实践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支撑下,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会转变传统教学体系观念,以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为根本目标,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双师结构”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队伍,能够增强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2)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实现双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打通了高校、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能够在业界共同发展的驱动下实现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实践操作平台正式引进创新创业实践思维理念,帮助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获取实践操作所必须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技能,还能够实现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有效落实,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双创型人才。

(3)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在满足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要求下,实现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协同、教育资源共享是高校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着力领域,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为高校实现校企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教育体系基础,高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社会资源在计算机应用实践操作平台中得以实现完美的共享操作,校企彼此间的资源形成了互补优势,达到了双赢的协作目标,高校培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能够更加贴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也能够通过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为自身培养“量身定制”的岗位人才。

3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

3.1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构建需要遵循产学研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根本目标就是为计算机应用市场提供更多的实践型技术人才,所以,实践平台的设计就必须满足实践教学的根本需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方案必须遵循产学研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以专业技术参与为框架支撑、以教学技术参与为主导、以产业需求参与为目标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方案设计,进而制定出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实践操作平台。

3.2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构建需要遵循教育与行业融合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是推动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计算机应用专业实现多样化实践教学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重要渠道,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需要充分遵循教育与行业融合的基本原则,平台的构建设计既要解决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众化高等教育现行的矛盾,还要满足计算机应用行业市场容量的不足,进而实现实践操作平台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构建需要遵循建设良性生态链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需要深度依赖校企资源双向嵌入的深度融合,实现产教研一体化的供应链式发展,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必须满足建设良性生态链的基本原则,通过打造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彼此间资源的双向嵌入,打造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生态链,并着手打造“双师型”实践操作平台培训队伍,推动整条实践教育生态链的良性发展。

4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构建

4.1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子平台构建

本文设计构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下辖的子平台由四个部分组成:校企合作平台、学科竞赛平台、校内实验室平台以及科研工作平台。

(1)校企合作平台。该子平台要以行业需求为设计导向,面向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并依托企业的真情实境进行平台运营。首先,高校师资队伍依照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平台建设;其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对现行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进行修正;

(2)学科竞赛平台。该子平台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更好的效果,以竞赛项目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担任学生指导角色,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正确指引帮助学生获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复合型应用人才。

(3)校内实验室平台。该子平台设立的目的是为学生将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提供一个更加贴合实践的优质模拟操作环境,实验设备主要由行业开发商以及计算机企业提供,实验室平台的实训内容也将贴合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市场实际需求,高校提供师资与场地,企业提供硬件和软件设施,两者通过校内实验室平台实现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实现高效利用。

(4)科研工作平台。该子平台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研发、产品研发、运营研发以及工程技术研发,利用高校科研资源解决企业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所遇到的项目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纵向课题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的创新摸索,也可以通过横向课题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行业需求探索,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创新创业培养提供专属平台。

4.2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的信息化功能构建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平台在子平台架构建设完成后,就需要通过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对具体实训教学功能的实现进行设计与构建,具体示意图如图1。

高校计算机应用实践操作平台系统包含:管理员、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组长四种用户权限,且内含数据管理模块以及实训管理模块,如图2 所示。

该套实践操作平台架构设计在具体功能实现过程中主要通过数据层、业务层以及视图层三个部分实现耦合和联动,进而实现实践操作功能性的拓展。

4.2.1 数据层

该层主要提供系统平台的对外数据处理服务,将计算机虚拟仪器数据、学生数据、教师教学数据进行封装,在通过用户权限设置、数据访问组件以及管理数据分析的模式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4.2.2 业务层

该层主要是联通数据层和可是层的中间过程,其包含的核心功能为:管理业务组件、任务业务组件、实验业务组件、参数业务组件、课程业务组件、教学业务组件、用户业务组件等各种业务逻辑组件。

4.2.3 视图层

该层主要是计算机用用实践操作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的网络用户界面窗口,通过空间和窗口实现平台功能展示,实训教学和实验的各项功能在该窗口进行用户联通展示,包含:教学课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企业模拟课程、综合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场景,同时还要涵盖统计报表视图、系统管理视图以及参数管理视图等。

猜你喜欢
校企计算机人才
人才云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