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秦时明月》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2020-03-15 09:00:02王元松
人物画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

王元松

摘   要:动画《秦时明月》以其融合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制作,得到大量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秦时明月》中运用的服饰、音乐、建筑、侠义精神等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新颖动画制作相融合的优势所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新的方向和道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动画;秦时明月;传统文化元素

动画产业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包涵各种元素的动画层出不穷,西方魔法、未来科技、网游幻想等等一系列的元素都在动画产业中得到了较好的诠释,而中国文化,也是动漫界津津乐道并经常被使用到的一种元素,从日本编制的《中华小当家》,再到美国动画《功夫熊猫》,这些很明显的中国元素被国外用的头头是道,我们也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自己去使用我们的文化宝藏。在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下,我们拥有着无比丰富的题材和故事来制作出优秀的动画。让人欣慰的是,《秦时明月》这部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应运而生,独特的3D效果,优质的中国风画卷,一度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动漫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

一、《秦时明月》中的传统服饰元素

《秦时明月》中的服饰都是极具特色的,其中所有服饰都是来源于传统服饰,并将之进行了艺术改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便于大众接受。故事背景发生在荆轲刺秦之后,故而服饰按照当时的特点——宽衣广袖、腰间系带等,有的人物角色还有特色的头巾。而服饰上的花纹样式更是用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铜器纹饰,这在《秦时明月》角色的衣服上异常普遍,但是这些纹饰又各具特色,不会因为过多重复产生审美疲劳。也正是这些纹饰的运用更好地衬托了人物气质形象,如剑圣盖聂,衣服以白色调为主,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只在其领口、袖口、裙摆位置有一圈明显的青铜器纹饰。简单的衣服造型更符合其“剑圣”的侠客形象。这些角色服饰上的青铜器纹饰都来源于秦以及秦之前的纹路造型,其中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为主,经过变形改进使其更好的融入到人物服饰中。在人物服饰上增添这些纹饰除了能凸显人物形象气质,表达人物个性,符合故事背景的时代气息以外,更能增进观众对青铜器纹饰这一中国传统元素的认识和了解。

当然,《秦时明月》在服饰上不仅吸收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也融合了很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比如女性服装,很多都会进行一些合理的现代化改进,并且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结合,看起来更加舒适,令人记忆深刻。例如雪女的服饰主色为蓝,典型的古典装束,宽袖口、斜交领、腰间系宽带,配以红绳吊坠,与其名字以及性格特征相互呼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另一女性角色赤练,身着红色开叉长裙,如同一款艳丽的红色旗袍,配上缠有红丝带的长筒靴,非常符合其妖娆妩媚的设定。这些角色的服饰设计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更符合现代青少年的审美,对于动画的推广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

二、《秦时明月》中的传统音乐元素

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当然离不开优质的背景音乐,而传统音乐元素的应用无疑为《秦时明月》加分不少。如果说剧本是动画的灵魂,画面是动画的皮囊的话,那么优秀的背景音乐对动画作品来说,起到的就是动画的眼睛的作用,例如优秀的动漫作品——《罪恶王冠》,其背景音乐每一首都让人迷醉不已,并且恰到好处地配合剧情的开展,特别是拔剑神曲,每次都让人热血沸腾。在《秦时明月》中,背景音乐的演奏大量使用到古筝、竹笛、萧等传统乐器。该片主题曲《月光》2010年12月获得广电总局2009年度国产动画原创动画作品及创作人才扶持最佳动画歌曲奖提名奖。[2]除了主题曲《月光》之外,还有大批的优秀背景音乐,如《飞雪玉花》、《幻音宝盒》、《谁主沉浮》、《一舞倾城》等等,这些背景音乐都是用中国传统的古筝、萧、竹笛等,再配合打击管弦乐器演奏,声音绵长幽远,清新动听,韵味十足,很容易让人陶醉其中。

除此之外,背景音乐中也有其它的音乐乐器,这些乐器在剧中也有所展示。如《幻音宝盒》当中就运用到了“音乐盒”,在剧中也有实物的存在——阴阳家的绝世珍宝“幻音宝盒”。在宝盒出现,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清脆动听,悠扬入耳,让人魂牵梦萦,有种坠入时光的错觉。正是这些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加上其它乐器的配合演奏,为《秦时明月》打造了一首首动人心弦又极具中国风特色的背景音乐。随着动画的热播,这些音乐也流传开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倾听,而作为演奏它们的乐器,也引起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兴趣,在动画的推动下,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乐器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三、《秦时明月》中的传统建筑元素

动画场景的渲染对一部动画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宫崎骏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动画大师,就是因为其动画具有独特的动画场景,其笔下的动画场景不仅具有美观的特点,还具有深厚的文化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在宫崎骏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日本的文化。而《秦时明月》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其动画场景的制作,不仅精良而且还蕴含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在《秦时明月》的场景中,房屋建筑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尤为突出。动画场景的房屋当中,特别是屋檐部分,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其中的“斗拱”结构(如图三)。“斗拱”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特有形制,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美学和结构上都拥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象征着中国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而其在动画场景中的运用,不仅让建筑达到了美观的效果,还增添了建筑的恢弘气势,突出建筑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使动画场景更加符合故事的历史背景。

在动画中除了建筑上的“斗拱”结构之外,還有很多独具特色的青铜器具。比如青铜大门、武器以及墨家机关城中的机关齿轮,机关兽等等。这些东西经过后期的设计、加工,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符合历史背景的场景道具,却又不失现代文化气息,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动丰富的动画场景,增强了动画的趣味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秦时明月》中的侠义精神

“侠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生活与浪漫理想,世俗观念与叛逆精神相互交织和冲突的结果,侠文化的本质表现就是“侠义”,而“侠义”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思想,一种超人的意象,一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热情,具有一种神秘感。”[3]

《秦时明月》作为一部武侠题材的动画,“侠义”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从盖聂带领天明持剑杀出重围,到高渐离拔剑阻挡卫庄,再到天明拿剑击败敌人保护朋友等等,一位位拔剑而出的角色,都有着自己出剑的目的,为人为己,但不管目的为何,他们所表现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精神,它所体现的也是一种别样的处世态度。而侠与剑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在动画当中,每一把名剑都有着各自的主人,而这些主人无论武力高低,都当的起“侠士”之称。这些名剑也都以武器的方式彰显着自己主人的性格特征,秦始皇的佩剑天问,至高无上;卫庄手中的鲨齿,锋芒毕露;墨家巨子的墨梅,兼爱非攻……

《秦时明月》在宣扬“侠”的同时,始终不曾忘记“义”。剧中每个故事情节,每个角色都是为了心中所执,侠、义并行,更多的是在向青少年传达一种人文关怀,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侠义精神”。

五、结语

随着近几年动画技术的发展提高,《秦时明月》的制作也越发精美。这部基于我国历史史实改编的动画故事,当中掺杂柔和了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给青少年观众,引起青少年观众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秦时明月》的成功也是动画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新时代文化元素相结合,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增强了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本文分析了动画《秦时明月》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主要通过对动画服饰、背景音乐、动画场景、以及侠义精神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这四个方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细节和讲究,可以看出《秦时明月》之所以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制作方的良苦用心、细节处理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缺一不可。《秦时明月》的成功,也正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今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合理性,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元素。而动画作为一种优秀的、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传媒方式,相信在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秦时明月》先行的优秀引导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底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动画出现,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冲击的大浪潮中,更具时代性的特点,从而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 刘连.浅析传统文化因素对我国动漫艺术发展的影响——以《秦时明月》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5(2):121-123.

[2] 龚玲.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J].新闻世界,2014(12):116-117.

[3] 焦素娥,范玉雪.國产原创动画《秦时明月》的侠文化主题及其表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05):17-2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元素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39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浅析传统文化在定格动画中的运用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44:56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22:24
浅析韩国综艺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求知导刊(2016年11期)2016-06-20 14:07:45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