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泊言 李晨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至关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世界格局不稳定性增强。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背景,对传统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以及中国艺术精神在当下的变化与发展进行浅析。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变局;中国艺术精神;继承与发展
复兴铸就辉煌,变局孕育机遇。在复兴与变局背景下,作为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艺术领域正发生着变化,而中国艺术精神也应具备新时代特色与内涵。
一、复兴与变局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相继达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昂首阔步的前行。
目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一系列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积极的酝酿,推动了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等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不断冲击和影响着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艺术的语言、种类、形式比以前更为繁复,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性变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加速了全球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国际形势风云巨变,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当下,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国内艺术领域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不断发展,机遇与挑战也出现新的变化。我们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问题与考验中增强对中国艺术精神全面性、先进性、社会功能性的关注与培养。
在复兴与变局背景下,中国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是要明确全球化加速这一大趋势,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我们应抱有高度的自信心,薪火相传;另一方面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保证中国艺术精神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变通。
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要掌握当下中国艺术精神变化与发展的趋势,必须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切入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容琳琅丰盈,其中囊括的文化瑰宝不胜枚举,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从儒家之六艺--诗、书、礼、乐、射、御,发展到今天人们所谓风雅之列的书、画、琴、棋、酒、诗、花,我们可以觉察到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艺术潺潺如丝的延续性与微妙的演化性。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源泉能够长存不竭,关键在于其“技”与“核”的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一)“技”与“核”
《说文解字》中提及“技,巧也。”中国传统艺术中“技”的内涵更偏重于熟能生巧的艺术语言表达功底,更加注重艺术表达效果,为了更好地加工艺术作品,要抱有无惧挑战,持之以恒的决心,不断的磨炼、提升艺术创作的水平。许多艺术创作者往往会倾注其毕生心血与精力,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用以钻研艺术技法和技巧。高超的技法更能拓宽艺术表达的方式,更加准确地将艺术感情进行“提纯”,从多方位的角度去体现美感,充实作品。在通过技法与技巧加工作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不同阶段的塑造以及对艺术情感表达的侧重、平衡。精细地刻画每个艺术单元之间的不同层次,要清晰、逻辑地展示它们的萌生、演化、消亡、和交织的关系及过程,从而形成了细腻且丰富的作品风格。同时,高度的脉络性、复杂性、逻辑性,使得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更上一层楼。这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精神即“技”,延续至今正是我们所提倡和敬慕的“匠人精神”、“匠心精神”。
除“技”以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刻内涵及深远影响则来自其“核”--儒家、道家以及释家伟大哲学思想下的人文性内核。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儒家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精神延伸的过程中积极发挥着独特性和优势性,而佛教本土化后衍生出的释家文化更加充实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涵。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其中儒家观念的体现即“树人为本,以艺塑性”。由孔孟之道发展至董子的“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十分注重“五常”的教育。中国古代对于德行的教育与对艺术的教育是相结合的,中国人文情怀的养成在于“德艺双馨”,这使得人們对艺术领域的追求常常契合于对道德领域的追求。《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生于世应立志于道,慎独自省,仁者爱人,游学于各种技艺之中。这是一种修养,一种追求。包括了精神思想,生活处世的准绳,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存在形式,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其中也提到做学问和修行的关键--艺与生活不可分割。《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媒氏》中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更可见君子之艺是对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专业能力的双重要求与考核,二者不可偏废。儒家的艺术精神中包含着社会责任,不仅是作为艺术从事者个人主体意识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共求大同的表达。《礼记·大学》中提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观点,其立意正是在于解决民众教化、民族和谐的社会问题。
道家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亦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发挥作用的关键。“天”即为“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天地人系统中最高的理论层次,是一切有形和无形构成的核心与基础,也是对于宇宙真理与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合一”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合抱而为一,物我之两忘,强调人的发展方向要与“道”相符合。道家文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点在于一个“悟”字,我们常讲的“悟道”便是如此,行走坐卧皆能“悟道”,对待艺术态度亦然。高雅的情趣融入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这正是传统中国艺术精神人文性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引导人们乐观向善而与“道”合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顺应人性本来之好恶,变化发展的同时,又作为一种督促力量,推动着人们达成一种理想的人格,一如古代之圣贤。从艺入“道”以及由艺悟“道”的关键在于“火候”与“度”的掌控,道家倡始“道法自然”,即效法于自然,顺势而为。既不否定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要防止玩物丧志,喜乐而无节,通过艺术以提升品位、审美境界、个人修养,进而明晰人生的价值、体悟生命的奥义、洞悉宇宙的真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释家文化在诸多方面与道家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对宇宙真理、人生境界的探求十分积极且严格,但释家文化的理念又凸显着不可身陷“探求”的特征,在微妙的平衡下,形成了十分玄妙的状态--“真空妙有”。“空”与道家“无”的概念同出而异名,但更具思辨性,禅意十足,这也是中国艺术精神人文气息的重要来源,在许多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对释家文化的见解。“真空妙有”意为"非有之有,非空之空",是一种似是而非,难以捉摸的思维状态,思辨的过程推动着中国艺术精神不断发展,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动力提供了重要的补给。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中的“技”与“核”正是道家思想体系中“道之用”与“道之体”辩证关系的体现,“承道之体,用而化之”发展到今天便是继承儒、道、释思想之精髓,弘扬坚定不移之匠心,以发展中国艺术精神。
三、继承与发展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发展适合当下环境与历史背景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十分必要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波动的世界发展走向,我们的艺术精神要进行相对具象化的延伸。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不能丢,通过吸收当下的环境因素,发展出与时代适配性最高的艺术精神,才能让中国艺术精神时刻充满生机,发挥出其最大优势。在其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和体现全面性、先进性与社会功能性。
(一)全面性
当今世界,由于全人类的贡献,三次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复兴与变局的时代背景加速着其进程。从物质文明层面上来看,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幸福的。但是人们因生存的竞争而忙碌,因高负荷运转的生活而烦恼,因疾病的发生而惶恐,在精神层面上来看,我们所处的时代亦是饱含痛苦的。
中国艺术精神中一脉相承的人文关怀与教化特性在当下更应凸显其对人们精神的抚慰与滋润作用。新时代的中国艺术精神要求艺术从事者加强“提炼”现实的能力,将我们所经历的现实更加完整、巧妙、高级的表达出来,鼓励人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推动人们以积极的状态融入社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一心,积极抗击疫情。期间,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具有积极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记录着故事,体现着国与民的凝聚力,给予了人们精神上极大地鼓舞。新时代的中国艺术精神必须是全面的,不仅要让人们感受到温馨与愉悦,让人们警惕沉溺享乐的危机,发掘源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善与美和多种多样的积极因素;还要引导人们去包容磨难与痛苦,拥有直面问题与考验的勇气,培养遇到波折时稳定平和的心态。
(二)先进性
新时代的中国艺术精神是灵活的、积极的、主动的。当下,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积极的酝酿,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准确性、高效性以及信息传达的快速性、稳定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频率的信息更替使人们处于优先获取信息再通过艺术作品丰富和诠释信息的状态。如果对信息直接或单薄的艺术化,作品很难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拨动人们对艺术更加敏锐的神经。因此,当下的中国艺术精神要具有先进性,艺术作品的创作要有藝术精神做指引,贯穿始终。具有先进性艺术精神的作品能够引发人们再思考、引领新思潮、促进信息背后共性主题再升华,使艺术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发现属于自己的思想光辉。新时代中国艺术精神的先进性更有利于保证艺术作品的质量,体现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三)社会功能性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凝练的总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及其发展进程。在艺术领域中,艺术精神的发展走向必须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走向相一致,全世界艺术的发展只有行“大同之路”才能保证不竭的生命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入,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中国本土艺术与西方外来艺术在理论、精神等方面的摩擦与交融变得更加频繁,对艺术的自觉产生了较为激烈的争论。近代以来,受西方个性放任的艺术表象影响,部分人认为艺术应脱离一切外在因素,只反映艺术家个人的观念与思想;或是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纯粹的艺术表达和形式上的完美,不考虑作品内容对大众的影响。这其实是一种艺术功能与艺术活力在界限上的模糊。中国艺术精神不缺乏个性,亦不压制个性,而是强调个性与共性的和谐。能否凸显艺术独立性是对艺术从事者能力与思想的考验;而是否具有艺术共情性以及艺术的社会责任感是对艺术从事者人格与道德的考核。只注重艺术自身活力,任其自由发展,甚至催化其肆意发展而不关注艺术的社会功能,这样的艺术是残缺的、孤立的。任何艺术不可孤立存在,精神、理论、艺术作品、创作者、大众等要素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整体,过去与当下皆是如此,中国艺术精神要积极发挥社会功能性,培养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让大众明晰中国与西方艺术精神的异同。通过艺术手段联系各要素,增强社会功能性在艺术领域的宏观推动作用,由“小同”走向“大同”,由艺术共鸣走向艺术共情,实现“天下一家”的和谐景象。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百年未有之变局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也使我们对中国艺术精神有了崭新的思考。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保证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注重其发展过程中的全面性、先进性与社会功能性,使中国艺术精神积极正确地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走向,是解决所有关于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核心与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谨;李敬煊.论民族复兴中国梦理论的科学体系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2]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6).
[3]丁鼎.儒家礼乐文化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王泽庆.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文艺理论研究.2007(04)
作者简介:
郭泊言(1998-),男,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架上连环画语言的当代性研究。
李晨(1963-),男,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连环画、插图及中国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