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

2020-03-15 06:17:49蔡琪
人物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蔡琪

摘 要:文章对课程思政化建设的现状及趋势展开了研究,分析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得到正确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引领,成为德艺双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一、课程思政化建设研究现状及趋势

1. 研究现状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协同育人理念,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主体、资源、管理全面动态协同的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问题导向性、理论引领性、实践号召性、文化渗透性。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专业教师将发挥主体作用,各高校也在积极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

目前,关于高职财会类课程与思政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增加。(1)在实践中对课程思政进行探索。某市根据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开展一系列改革,推出了可供参考的“上海经验”。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某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正式开启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新探索。某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探索中逐步构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形成了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以及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2)目前现有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考》一文中指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物质知识与政治教育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伟人事迹,引导学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能领悟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中指出“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落实不到位,忽略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及教师的育人职责”。

2.研究趋势

(1)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整体上论述建设和改革的思路,范围较广,没有对特定专业类型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开展系统研究,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

(2)研究程度较为浅显。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改革探析,但对具体上什么课、怎么上课和怎么使该门课与思政融合问题缺乏研究,这导致大部分研究成果缺乏可行性,指导作用不明显。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会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门课主要是为了培养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会计职业素质,在提升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素养。针对目前不断变化发展的大环境,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拥有较高水平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专业会计人员是各用人单位竞相聘请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人才需求,导致该门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旨在重点培养会计人员的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基础工作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为促进会计事业和选拔合格的会计人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究课程设计和章节发现,其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的章节主要是由两大块组成,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首先,财经法规部分内容,包含许多最新的法规制度,形式枯燥。但课程在每个法制介绍后都加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其次,会计职业道德部分。主要是培养和端正会计人员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该部分与思政教育完全融合,主要内容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

2.在课程中加入了很多小思考和相关习题。在学习完相关章节之后,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可以立即使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做到教、学、做完美融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进步的目的。

3.针对最新的法规制度,课程讲解较为详细和透彻。课程及时更新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除举实例说明外,还根据各层次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使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使各层次的会计人员都能看懂。

4.财經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1)会计法律制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从会计的起源及中国的会计发展历史为出发点,通过讲授历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会计情感。在会计核算中教导学生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在学习不断变化的法规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坚韧品质。

(2)结算法律制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首先熟悉结算法律制度,其次让学生多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结算方式,通过实践操作,领悟法制教学、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的重要性,最后达到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目的。

(3)税收法律制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目前,税收法律制度不断更新,该部分内容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部分。在讲解税收法律制度时,应培养学生纳税光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觉遵守依法纳税的意识。在具体讲解各税种纳税时,应区分不同税种并融入不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在讲解消费税时,应向学生传授勤俭节约的中国传统美德,拒绝铺张浪费,每位中国居民都具有保护消费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职责。在讲解企业所得税时,社会捐赠的相关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社会捐赠活动,在做好事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实惠,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

(4)财政法律制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该部分主要介绍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在介绍相关法律制度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希望学生能为自己今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做准备,成为一名拥有较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5)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的融合。①采取“画龙点睛”“专题嵌入”等教学方法。在讲述财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点时,及时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进行“点睛”,并嵌入相关案例,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②拓展第二课堂,多渠道育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以时政要闻、经典红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设具有特色的思政第二课堂。并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会计职业道德演讲比赛、正文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推进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助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行,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模式。③开展网络教学。目前,除利用PPT教学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等网络信息系统教学,发挥互联网优势,采用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积极互动,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扩大知识教学的覆盖面,加大思政教学的力度,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郭振华.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43(12):4-5.

[2]赖金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5):136-139.

[3]吴节.《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9):213-21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