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间万物以万法辗转,佛教以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思想,哲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好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述“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聋子”一样,我们所处在这个社会必须要走在科学路上,同时又有着坚毅的信仰。可谓无间然,祖祖辈辈在这片高原上创造了藏族唐卡这一美术。它以自身成套的系列美术体系,完美的阐释了应有的尊重。加之万物成理,师法展现,承袭中华兄弟文化之精髓。佛教的载体,百科全书式的“唐卡”也无时无刻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作为专业方面来讲,康·格桑益希先生所著作的《藏传佛教美术》一书中是这样解释“唐卡”的。“唐卡”它的字面意思指宽广和平坦的意思,而用途是苯教徒传教步道的时候,用彩缎装裱而悬挂用来供奉的佛龛状挂轴画。
关键词:绘画艺术;步骤;唐卡;价值
一、神圣不变的绘画步骤
制作唐卡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每一步都要慎重,不然一笔画错全图将会前功尽弃。只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绘制,唐卡才能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制作一幅完整的唐卡需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第一步是准备材料,指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些材料和工具,如(画布、绷绳、石膏、木胶、颜料、小碗等)用来磨布的一块石头(表面较为粗糙;形状较为扁型;要用来打磨画布)。
2.第二步是绷展画布,用针线沿着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备好的画框上使画布绷紧,慢慢调整画布的方正,画布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直到看起来布面平整松紧均匀。然后要把准备好的木胶涂在画布的两边,等完全晒干后将石膏涂在画布的正反面。
3.第三步是打磨布面,画布的打磨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要在画布底下安置一个光滑平整的木板,之后在画布上喷点干净的水。然后用备好的石头进行打磨,必须要在画布双面反复进行打磨三至四次,每一次打磨完画布都要先晾干,等画布晾干完全平整光滑的时候,才算是很成功的磨完了画布。
4.第四步是起草构图与造像度量,起草构图是绘制唐卡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底稿的设计关系到整幅作品的质量,在画布上先用铅笔确定好中轴线,画布上量好整幅作品的尺寸大小,确定每一尊佛像的大小位置,构图必须要严格按照比例尺进行作画,比例尺定好以后再画佛的肉身,之后再画袈裟、宝座、装饰、法器等。最后设计背景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
5.第五步是配制颜料,磨颜料也要特别用心,因为一般用的颜料是土料,它是粉末状的要加木胶和清水来搅拌,尤其加木胶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它的浓度,后期唐卡出现的颜色开裂翘起等现象都是因为当初配制颜料加胶过多了,所以这些最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做扎实。
6.第六步是给唐卡着色,上颜色的时候要先用传统的平涂法先给面积较大的天空、大地上色,然后依次给袈裟、景物、动物等琐碎部分上色,最后再给佛像的身体上色。
7.第七步是唐卡的晕染,晕染是为了给画面增添立体感,通过晕染的方法可以使两种颜色过度自然流畅,更能给画面赋予质感。点染它讲究以点染为主,晕染时要用毛笔笔尖蘸取少量颜料,像针刺一样进行反复点染。
8.第八步是唐卡的勾线,我们常会听到唐卡大师级别的人说:“唐卡,说白了玩的就是线条”,其实,唐卡就是在线的基础上成为绘画的一种整幅作品的勾线主要会用粗线和细线,线条的颜色主要用深蓝色和深红色。还用到少量大红色,云朵、山水和树叶是用线头和线尾较细,中间较粗的深蓝色线条来勾的。袈裟的褶皱和花瓣的形状是用线头和线尾较细,中间较粗的深红色线条来勾的。通常情况下佛像的肉身和面部轮廓会用没有粗细变化的大红色细线来勾勒的。
9.第九步是描金,磨金是将纯金磨成细粉末,加少量的水和木胶调匀之后要勾在唐卡的各个部位,袈裟的花纹、圣树和叶筋、法器等都勾了金线。勾金线时金纹之间一定要留一定的空隙,否则勾出来的花纹就很乱。画到这一步,很多画家都会习惯性的在作品上部中央两侧用金线勾出太阳和月亮,有吉祥和圆满的用意。
10.最后一步是给佛像开眼,也就是给佛像画五官,话说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户,果不其然,唐卡的绘制也不例外,这一步骤画好了会起到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两眼的眼白要用白色涂,两眼的眼角要用淡淡的橙色晕染,不管是眼白还是眼角两边必须等宽,最后用墨点出了眼仁。一幅唐卡的成败,开眉眼这一步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多元文化的影响及自身的吸收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唐卡艺术自然而然也就消亡了。公元10世纪吐蕃王朝分裂割据时期,向当时的领近的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学习绘画艺术,因此我们可以不难发现如阿基寺、托林寺的壁画有明显的外域特征。尤其到12-13世纪印度波罗艺术风格成为当时的主流影响。公元13世纪中叶结束了400年的分裂割据时代。公元14中-17世纪中,这一时期正式宣告模仿外域風格时期的结束,从此唐卡绘画艺术正真走向本土化。公元17世纪中-1949年,藏族唐卡艺术传入内地、蒙古地区,由于当时的清代皇帝也信仰佛教,唐卡艺术是传播佛教的主要载体。实际上,唐卡从未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在严格的教规和造像度量的制约下,师徒之间一代又一代传诵着唐卡绘制的意义,并不断遵守传统的绘制步骤和法则。在这传播过程当中,只是新的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特色的不断互相交合,在这种潜在的过程中,绘画风格缓慢又不间断地在改变着。当今的唐卡艺人在继承前辈画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出现了一些画风新颖的世俗画艺人,他们在传统唐卡的基础上系统学习了素描、水彩等绘画技法,作品题材越来越新颖,构思巧妙,技法多样。唐卡艺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汲取了海内外文化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令世人惊叹不已的艺术作品。唐卡艺术,以它博大精深的艺术力量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既吸收了汉地文化元素,又继承了藏民族自身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变迁,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因此其内涵也变得更加包容与丰富。
三、唐卡的价值
1.唐卡的历史价值
有些唐卡主要以史实为依据,表现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各种活动。如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其中有赞颂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都绘制在寺庙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情景,描绘了贞观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中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驾抵逻娑时,吐蕃人民以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红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見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2.唐卡的经济价值
虽然唐卡艺术的历史悠久,但唐卡艺术真正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唐卡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都会翻倍。虽然在我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
3.唐卡的审美价值
唐卡艺术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图案繁密、大量用金、工笔重彩。由于藏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审美视觉养成了对三原色的偏爱,喜欢红、黄、蓝、绿、白等纯色。在色彩方面,唐卡一般强调色彩的对比,使画面更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在线条方面,唐卡对线条的使用十分讲究,尤其是金线的运用,使得唐卡具有“金碧辉煌”“夺人眼球”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康·格桑益希.《藏族美术史》.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12.
[2]关却呼尼玛.西藏艺术研究[J]唐卡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期刊论文,2009(1).
[3]杜玛格西·丹增彭措.《彩绘工序明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12.
[4]丹巴饶旦.《藏族传统绘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6.
[5]丹巴饶旦.阿旺晋美.《西藏美术史略》.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3.
[6]伯果.土旦才让.《藏传佛教美术简史》.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8.
[7]根秋登子.《藏族传统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2.
[8]伯果.土旦才让.《藏传佛教美术简史》.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8.
[9]德拉才让.《唐卡画教程》.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12.5.
[10]王家鹏.《藏传佛教唐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
作者简介:拉布珍(1996-)女,藏族,青海祁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传佛教艺术)。
校级课题“高僧题材在绘画中的流行与演变”项目编号:2021XJG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