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凤滨
文/广东省开平市蚬冈镇第三中学
正如黑夜必然伴随着白昼一样,每个人必然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挫折狭路相逢,倘若抗挫素质缺失,抗挫能力低,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就很容易产生各种不适。近些年,频繁报道的校园悲剧显示,有的是因为生活学业压力太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紧张,有的是因为生理疾病,而有的却只是因为被没收了手机或者挨了批评,这些五花八门的理由,早已为重视和加强抗挫教育敲响了警钟。
在中职教育中,实施有效的抗挫教育,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认知,客观分析挫折现状,学会正确归因,培养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提高抗挫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总是遭遇挫折的为13.3%,经常遭遇挫折的为51.1%,有时遭遇挫折的为34.7%,换句话说较多的遭遇挫折的比例高达64.4%,需要加强学生的抗挫教育。数据显示,中职生挫折感的主要来源有人际关系紧张、长相或家境寒碜、恋爱失败、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五大方面,所占比例达97.3%。面对挫折时,中职生采取自责应对方式的比例为23.6%,幻想应对的为8%,退避应对的为24.9%,换句话说遭遇挫折的时候学生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比例高达56.5%。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见,中职生遭遇挫折的情况较多,而面对挫折时出现消极应对问题的比率高,为造就新时代可靠的接班人,需要不断地加强学生抗挫教育的力度。正如2019年正式出炉的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所述:心理健康问题远远比单纯的生理健康问题更突出,并且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呈增长趋势。调查大数据表明,较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退缩、抗挫素质低等心理行为问题。中职生正处于一种心身非平衡发展状态,由于思维方式、教育引导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偏执、消极的思维方式,这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应对方式。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他们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挫折时可能会不知所措、愤怒、悲观失望、自责,更有甚者会走向极端。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座谈会上明确强调,青少年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这个阶段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对其一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挫折在受客观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个人的个性特点、归因方式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由不得个体自己决定,因此实施有效的抗挫教育,主要从主观因素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认知,客观分析挫折现状,改变归因模式,培养其自我调节的能力,开展有效的团体辅导活动。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积极对待挫折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遭遇挫折的几率颇高,事实上,人生在世,生命中本来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挫折。我们无法阻止挫折事件的发生,不能决定它什么时候来,也不可能预测它会对我们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决定选择用哪一种姿态、哪一种方式来应对挫折。就如《最强大脑》中李云龙和安德烈两人的态度和做法就很好地诠释了不同的应对挫折的态度与方式。赛场上安德烈非常享受,而李云龙却在出现失误后哭得瘫在座位上,任凭谁劝都没有用,一直沉溺在“我摆错了”的自言自语中。然而事后网友们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即使最后安德烈输了比赛,他却依然赢得无数人的点赞,因为在赛场中他的真诚、友好、大度、从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挫折压力面前,有的人可以轻松自如,有的却一度失控,难以接受与面对。因此,平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承认挫折的客观性,要相信挫折也可造就机遇,让他们直面挫折,从容面对并敢于挑战。
(2)积极归因,笑看人生
笔者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兔子与鸭头”的双关图和“秀才赶考”的故事,学生一看完图片,听完音频就已经自己进行了总结,角度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带动的反应就不一样。同理,不同的归因模式也影响着情绪和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如何归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极归因会使自己悲观沮丧,而积极归因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在对挫折进行归因时,我们要注意客观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同时要时刻警惕认知失真的情况。例如:①非此则彼,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世界;②过分概括化,发生一个独立的消极事件,却用“总是”“一直”或“从不”之类的词语,例如有人没有按时完成一项任务被批评了,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事情都办不好;③绝对化要求,生活中习惯使用“应该”“必须”等词语评价自己或他人;④情绪化推理,在生活中过于相信或依赖自己的感受,单凭自己的感受便进行一系列的推理,认为自己的情绪反映的就是事情的真相;⑤贬低积极因素,拒绝承认自己成功的经验,认为自己成功单纯只是运气好;⑥糟糕化,一遇到事情就夸大其负面影响,例如一个人中考失败了,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⑦乱贴标签,树立一个错误的自我形象,并且很多时候会因为这个标签而犹豫不决,甚至限制自己的行动。
(3)善于调整目标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非常迷茫,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期望值,恰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避免无谓的“撞墙”。
(4)引导学生运用心理释压方式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普及心理释压的方式:①转移注意力,通过自己喜欢的又不妨碍他人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使情绪得以调适;②学会倾诉宣泄;③学会自我解嘲;④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⑤学会合理比较等。
(5)开展有效的团体辅导活动
有研究表明,不管是同质还是异质人群,团体辅导活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人格健康的学生而言,团体辅导能帮助他们提升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信水平;对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而言,团体辅导却又能让他们拨开云雾,看清自我,明晰自己的问题,提高适应性。因此,开展有效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抗挫素质。
提高学生的抗挫素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努力。从学生层面来说: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目标;正确看待挫折;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调节。从学校层面来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提升承受能力。从家庭层面来说:挫折教育应从小抓起,培养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其承受挫折的勇气。从社会层面来说:结合人群特性,线上线下相结合,适时、适度地多做主题性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