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丹 徐信兰 梁静雯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护理模式及医患关系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能力是个体在日常工作中将知识、技能和判断力结合起来并有效运用的能力,反映了护士完成基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理解力和判断力,认知、技能以及个人特征和态度[1]。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国内目前存在着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标准不统一、培训方法不明确、评价方法有待完善等问题[2]。笔者综合分析我国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现状,特综述如下,为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
护士核心能力于21世纪初应用到我国护理领域并引起了护理管理者的重视[3]。2003年,国际护士协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首次提出通科护士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y,NCC)架构,希望通过NCC来推进护理专业的全球化进程。随后,全世界掀起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热潮[4]。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判断力和个人特质”[5]。刘明通过质性研究得出护士核心能力包含8个维度的内容[6],分别是临床护理、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人际关系、评判性思维和科研。按照广东省医院管理标准,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主要包含7个维度的内容,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专科理论知识、应急与协调能力、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与质量监控。刘晓凤等通过质性访谈对手术室14名专科护士进行调查[7],结果显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自我概念构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要素。
传统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式大多为原始的理论授课。这种方法学习效果较差,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唐佳等研究的系统型培训模式采取护士分级[8]、专科分组的方法,建立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的三级培训及管理方法,各层级护士培训各有重点。这种培训方法使手术室护士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王曾妍等提出的一站式分层培训与考核采用护士分层的方法安排授课人员和听课人员[9],各层护士护士培训各有重点。这种培训方法可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使护士长能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手术室安全运作,有利于手术室人才建设。钱晨等提出核心能力培训可以结合多种形式和方法[10],如疑难病例讨论、情景模拟、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应用等,采取分层培训和脱产培训的形式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综合实力。周亚芬、王惠平等研究指出[11-12],在青年护士的培训中根据能级确定培训重点,制订理论与操作培训大纲,按照培训大纲进行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过程中结合专科培训方法,进行专科考核评估,结果均显示: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青年护士核心能力。唐佳等采用系统型培训模式[8],即调查分析护士培训需求,制订培训手册,进行护士分层级培训,结果显示:该模式能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医生配合满意度。
2004年开始,国际上陆续有专家从不同维度提出关于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在国内,郭杰等初步构建了一套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虽然没有广泛使用,但对建立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徐宏坤等采用质性访谈从柯氏四层次构建手术室护士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13]。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从短期、长期关注培训效果,反映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经过培训后的行为的改变和对提高组织效益的实际贡献。梅娜等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4],为手术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考核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张莹、曾玉英、钱晨等人均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10,15-16],结果均显示:手术室护士伦理法律实践维度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评分最低。该结果可能与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相关。穆莉、王琤、姜鲁平等采用自制的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对北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6名手术室专业护士进行调查[17-18],结果显示:护士的层级、职务、职称、年龄分别是影响其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管理能力、专业配合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维度得分的重要变量。研究表明,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制订护理计划时要根据这些因素考量制订培训计划有助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此外,高侠、王斌全等研究表明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较低水平[19],相关管理者需要针对其能力薄弱的方面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核心能力。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是国内外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人口学因素[20-23]。此外,层级、职务、职称也是其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4]。其他影响因素如下:
随着手术室的发展,专科化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步显露优势,曾玉英[21]的研究表明固定专科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与效率。固定手术专科有利于护士对本专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反复练习、总结,集中配合同一专科手术能对手术医生习惯、手术过程等进行不断强化练习,其护理能力、熟练程度及解决本专科患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更好提高,对本手术专科也能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现有成果应用于临床实际中,同时也利于专科组长进行培训与考核。
张莹的调查结果显示[15],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年轻护士由于临床技能及经验的欠缺,工作及心理压力较大,精力及时间大多集中于日常工作无暇顾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影响掌握各项核心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在职培训计划的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适当安排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考核。
钱晨通过调查显示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与核心能力成正相关[10],即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越强,核心能力越高。这是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护士必须准确判断并进行及时处理。护士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文献的查阅等使护士核心能力得到提升。护理管理者应寻找自主学习能力及核心能力培养共性的方法,提高护士自主学习能力。
吴菲、叶茂等研究表明护士核心能力得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增加[24]。调查显示,临床护理方面中专学历护士得分最低,大专学历护士在专业发展得分优于中专学历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得分最高,在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大专、中专学历护士得分。因此伴随教育程度的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逐渐加强,但在临床护理方面能力差别不明显。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呈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万敏指出,好的培训模式能调动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25],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管理者在培训过程要注重各层级护士不同的培训重点,进行分层培训,培训中根据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如个案汇报、疑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等,鼓励护士自学。低年资护士经过手术室专科通科培训后,采用固定专科的方法能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中关注护士在教育与科研、评判性思维的提升,提高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评判性思维中的求知欲、系统化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6]。护士培训课程的设计要依托护士的学习需求,从护士的需求出发才能制订合适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进行培训,方能提高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