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
水利工程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为保障用水安全,转变治水思路,国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水利部党组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治水方针,确立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运用到南水北调工程,查找出运行期工程实体及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统计总结分析问题本质,找出和消除短板是贯彻落实治水总基调的重要一环。作为南水北调某一管理段,如何在运行期间建立问题发现体系,如何加强对问题发现体系的监管,是文章讨论的主题。
问题发现体系能否发挥最大效益,在于能不能全面、彻底发现实体和管理的问题。全面发现问题涉及到人员配备和时间利用,彻底发现问题涉及到人员业务能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境内的工程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特性是线性工程,渠段分布长,闸站多零散,沿线村庄多人流量大,每一处工程设施的每个环节都将影响全局,每个环节产生的问题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无论是从运行管理,还是问题排查都难度大,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将南水北调管理段辖区内管理人员、运行维护人员、安保保卫人员、工程巡查人员、警务巡逻人员、视频监控人员、卫生保洁人员、闸站值守人员纳入内检体系,分组配备联网报话机,建立信息上报平台,日常开展对工程辖区内违规行为、工程实体的检查。利用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参与人员,将问题检查的人员配置扩展到最大化。将问题检查深入到所有参与人员意识之中,形成随时查、随手报的全员意识,发挥参与人员的最大化效益。
采取多形式检查,形成随时查、随地查的意识;充分利用现场检查时间,提高问题排查工作效率,是问题检查体系工作效率的保障。
2.2.1 “两个所有”检查
“两个所有”是南水北调管理单位针对运行期问题检查推出的一种创新工作方法。两个所有即:管理处所有管理人员会查辖区内所有类型的问题。将南水北调管理段辖区根据渠段长度,设备设施、风险项目和建筑数量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管理处管理人员同时检查。检查频次根据工作安排,一周开展多次,达到将各自责任区的问题全部发现。每个责任区在规定频次内需将责任区全部巡查到位。
责任区划分责任明确,界面清晰,是运行管理单位人员开展问题检查的重要方式。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单位对管理人员问题检查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所有管理人员会查所有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业务知识范围更广,参与问题检查程度更高。各责任区检查内容主要为问题检查手册中项目和临时制定的检查计划中项目。检查计划项目为临时增加同期下发的各类检查报告中需举一反三的排查项目、同阶段重点工作需要注意事项等。责任区人员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录入工程巡查维护管理系统。
2.2.2 日常巡视检查
日常巡视检查是指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法律法规开展的各专业巡视检查。日常检查一般由运行维护队伍和专业人员开展,是按照专业来分别开展的,巡查频次、内容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日常巡视涉及到运维辖区内各个专业,是参与人员最广,最全面的一项检查手段。
问题检查结果通过手机终端的巡查系统APP上传,上传时写明检查问题的相关信息,包含发现问题位置,问题专业分类,发现时间,问题等级。问题上传后,由指定管理人员按流程流转至各运行维护单位,运行维护单位接到问题信息后,组织人员整改,整改完成验收后上传相关整改资料,闭合销号。巡查系统还设置了统计分析功能,即将各时间段内的发现问题数量,整改过程情况,整改率,到期超期维护情况数据自动统计,也可查询到问题所属的专业、等级、所在闸站、所在设备等信息。
2.2.3 专项检查
专项检查是指南水北调管理段管理人员不定期对某一事项进行的全面、系统检查,如违规行为、维护缺陷、合同执行情况、内业资料、档案管理、物资管理等,每季度开展一次,内容由组织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专项检查是针对当期发现的典型违规行为和实体维护问题的系统检查,是发现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
专项检查目标性强,重点突出,对于某个专项展开的检查工作彻底,达到的效果好,是对工程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典型部位开展的专项检查,往往可以系统性更加全面的排查出相关问题,一次性解决掉。
2.2.4 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党员责任区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是运行管理单位组织自由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相关运维单位人员开展的对辖区内运行管理行为和实体安全隐患检查。每月开展一次,检查内容为日常安全事项和同期需要检查的重点事项,检查前制定检查计划。
党员责任区检查是运行管理单位在渠段内的重要部位设立责任区,由单位里的党员开展监督检查,是党建和业务相融合的一项重要工作。责任区党员组织指导责任区内的安全生产,督促问题整改,做好责任区范围内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每月对党员工作开展评议。
2.2.5 上级检查时同步自查
上级同步自查是提高检查效率,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体现。即在上级单位检查时,人员做好陪同检查的同时,同步在现场开展问题自查,并做好检查问题信息录入。
2.2.6 开展其他业务时同步检查
所有人员开展问题整改、跟踪检查、专项项目实施等一切现场活动时,应同步开展问题自查,并做好信息录入。同步检查培养了运行人员问题检查意识,提高了问题检查效率。
2.3.1 加强日常培训和实操演练
日常业务培训一方面是利用集中课件教学的方式,讲理论,讲案例,让大家学习到各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到工程现场开展实操练习和应急演练。
日常业务培训是将各专业的理论知识、巡查重点、典型问题制作成教学课件,然后通过集中教学的方式给大家讲解培训。理论知识是问题检查必不可缺的装备,巡查重点是问题检查的武器,典型问题是经验总结是警示。培训一是要全面,二是要重点突出,三是建立长期培训计划。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培训,让参与人员达到一岗多能,百通千晓的检查能手。
实操练习是针对某一设备如何使用开展的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实操是检查设备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些问题不操作设备是发现不了的,如:电动葫芦的限位装置、闸门抓取情况、轨道运行情况等。而且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也是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实操练习对发现问题和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都是重要的一项培训。
应急演练针对某一专业易发生的突发状况,编制处置方案,开展演练。演练时全员观摩,观摩过程中由专员全程讲解和即时问答,重点讲解突发状况发生的原因,如何由于某一个或多个环节产生疏漏导致突发状况,日常检查过程当中应注意哪些状态,应检查哪些部位来避免状况发生。发生后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看到哪些现象,看到哪些信息说明发生了此突发状况。
以及发现问题后如何上报,开展维护,开展维护过程当中应注意哪些不规范行为,这些不规范行为又会引发哪些安全事故或者设备故障的发生,这些都是在问题检查过程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检查的内容。
2.3.2 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单位为了运行管理规范化、运行维护标准化,确保安全运行,制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局企业标准。根据运行管理的岗位分类制定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包括岗位职责与权限、岗位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报告记录等要求。根据设备分类制定了各种设备维护的技术标准,包括设备的运行标准、巡视标准、维护检修标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根据运行维护专业分类制定了各专业运行与维护的管理标准,包括各级运行维护管理单位的工作内容、各单位的核心业务及工作规范。
在硬件方面,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单位又提出了渠道、闸站、中控室的标准化建设。针对渠道长、闸站多,管理复杂的特性,将渠道、闸站、值班区域设备设施的标识,渠道维护土建绿化维护形象,人员形象面貌提出了统一要求。不仅提高了工程形象,人员设施的规范化管理,也为各种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可以让各级人员系统性、规范性的掌握各种标准要求,是开展各项运行维护工作的本,是检查发现各种问题的源,为建立问题检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2.3.3 深入专业岗位提升业务能力
为更深层次的发现问题,提升发现深层次问题的能力,将管理人员全员轮岗参与某一项专业工作,经过兼岗长期工作的形式使得所有人员更深层次了解此岗位的职责,掌握精通此岗位的专业知识,积累本岗位的工作经验,以便能游刃有余的去发现某个专业的问题,分析问题本质和去解决问题。
为了深入专业岗位提升业务能力,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单位制定了专门的方案和计划,最终达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目标。对于一些重要的、涉及运行工作广泛的岗位,已经开始推行全员轮岗,例如:输水调度运行值班和应急防汛值班工作。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正在逐步从部门内部到全员参与过渡。
对参与南水北调运行维护的单位,根据工作内容和不同要求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涉及到人员配置、维护效果、当期责任追究情况等多个方面。通过对人员配置的考核约束运维单位从人员数量和业务能力上来满足问题发现要求。通过维护效果相关指标评价运行维护单位当期巡视检查和设备故障处理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对运维单位当月运行维护情况打分,得分情况与运维单位报酬挂钩。
日常考核是运行维护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考核的标准都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为目的,通过考核能客观反映出当月问题检查和整改的效果,是对问题发现体系中运维环节监管的重要措施。
责任区人员对本区范围的设备设施问题检查,另一层面责任区内各种设备设施又由各自运行维护单位、专员来巡视检查,每月对各自检查问题汇总分类后,可以互相验证各方在本月内是否发现此类问题,未发现问题的原因,达到互相监管的效果。
责任区人员当期发现问题情况与运行维护单位对比后,又可以作为评价运行维护单位维护效果的一个指标,起到对运维单位的监管效果。
对运行管理单位的人员建立问题检查的奖罚机制,将问题检查和整改情况列入奖罚细则,考核情况和年终奖挂钩。
对反复出现运行管理违规行为的责任区,根据实际情况和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渠段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并与年终评先、评优、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依托上级部门的检查结果,将当期上级检查发现而管理段未发现的问题汇总,查明未发现原因,分解到各责任区,对各责任区当期检查结果开展评价,实施监管。上级部门成立了飞行检查的专职队伍,各部门也定期组织人员对管理段辖区开展专项检查。检查队伍根据下发的相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检查,检查问题对照办法条款逐一判定问题性质和填写判定理由,每期发文通报。
责任区内上级检查发现问题本区人员是否发现,对当期责任区发现问题工作开展是否扎实是一个检验,也对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是一个评判,对检查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至今,问题检查越来越细致,对问题检查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发现问题也越来越及时。相信随着问题发现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方式有效性不断增强,运行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将越来越少,监管力度将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