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

2020-03-13 22:02颜昌茂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1期
关键词:空间图书馆互联网+

摘  要:高校图书馆馆内公共空间是社会重要的公共空间,发挥文化引领、知识传承、服务创新的社会价值。文章结合图书馆建筑特点和空间功能拓展趋势,提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改造设计的具体方略。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空间规划、建设和利用工作,确保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空间、学习空间、信息交流空间以及阅读共享空间等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B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知识变革,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是这个时代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之一,以“互联网+”为特征,人们对互联网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越发离不开网络已经成为现实。与此不同,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却相继出现传统纸质资源利用率不断下降的事实,传统阅读推广活动也难以有效开展,读者纷纷把阅读目光转向网络,这种变化让图书馆感到不知所措。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图书馆应该审时度势,认真思考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空间优化和再造,把馆内相应的公共空间改造成数字化阅读空间,并加强空间环境建设,不失为一种提升图书馆公共空间利用率和读者入馆率的有效途径。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聚焦读者心里需求,讲究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度融合,追求的是读者得到最佳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图书馆属于社会的一部分,自然就是社会的一个公共空间。读者进入图书馆大多期望能够自由地浏览、获取并交流信息,平等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每位社会成员都有权利进入图书馆看书、学习、休息。图书馆不仅是查阅文献资料的场所,更应该是公民自由使用的公共空间[1]。本论文涉及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主要指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即建筑物实体之间实际存在的开放空间体,包括图书馆大厅、过道、走廊以及闲置的其他物理空间。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具备的功能和意义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具备多重重要的社会功能,担负着文化引领、知识传承、服务创新的职能。虽然图书馆公共空间发挥多种社会职能,但最重要的是能不断吸引读者,假设图书馆失去了读者,就仿佛一艘轮船没有了乘客,只能永远停泊于码头。因此,图书馆公共空间功能的多样性是提升图书馆建筑品味必不可少的要素。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具备的功能如下[2]:

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尊重读者人格、严格保护读者隐私,积极营造体现人文关怀,温馨、自由、平等的阅读空间氛围,满足读者撷取知识的需要。

教育功能

高校圖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文化思想阵地,要理所当然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担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舆论宣传教育的任务。

阅读、交流功能

图书馆公共空间使读者能够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充分释放自我。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提供传统意义上的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等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互动、学术讲座、阅读交流等多种公共空间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改造设计方略

笔者从湘南学院王仙校区图书馆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思路了解到,现代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交流、休闲中心,从最初的选址开始,在每一项设计中就应考虑诸如交通方便、环境幽雅、区域划分灵活、设施人性化、阅读氛围浓厚等公共空间必备要素,有的图书馆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揉合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遂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我们在进行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改造设计时,要充分将馆内环境、出入交通、功能区域等因素融入阅读空间设计,不同结合形式应体现不同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公共阅读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公共阅读空间必然要与其他功能空间进行联系,同时公共阅读空间的设置肯定要考虑与馆内建筑周边环境相结合的问题。

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大楼都是将主要入口层设计在第二层,中间通过大阶梯相连,门厅之内通常就是一大片公共空间,大阶梯与门厅的巧妙相连可以突出图书馆空间视角效果,能使体现图书馆大楼宏伟大气的外观形象。同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空间的采光效果要求比较高,中庭空间顶棚通过玻璃幕墙接受自然光线是一个常见的设计方案,因此,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改造设计方案注重结合庭院、外走廊等环境设计就会得到很好的外观效果,有利于提高读者到馆率。

公共阅读空间与纵向交通方式的结合

图书馆建筑不同楼层功能空间的物理联系主要是通过纵向交通来实现的,阅读空间规划设计时要综合利用纵向楼梯间、电梯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立体的公共空间,有利于阅读交流氛围的形成。因此,这种结合纵向交通的公共阅读空间多见于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和电梯等候区。

需要注意的是,把楼梯休息平台改造成公共空间时,设计者首先要认真考虑在楼梯休息平台进行公共活动的安全性问题,或者是否存在紧急情况下楼梯间处人员疏散问题,其次,需要综合运用人体工程学、交往心理学等理论进行规划设计。由于这种公共活动空间通常属于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不具备太强的隐私性,故此类空间常用于小规模读者群体开展简单的学习交流活动。

同理,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改造时不能忽视电梯等候区的功能拓展,通过与其他公共空间的巧妙结合能让读者在等候电梯时感到从容和愉悦,由于电梯等候区这种公共空间往往依赖人工采光,使用不当或任何设计上的缺陷都会导致读者对电梯的使用造成困惑。因此这类公共空间规划布局多见于高层图书馆建筑,在具体设计改造时要规避一些不利因素,如多层电梯等候时间过短,通风及采光等实际问题。

公共阅读空间与横向交通的结合

横向交通空间(各种过道、走道等)是有机衔接同一楼层各个功能空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备通达便捷、功能显著的特性。高校大学生现实的阅读交流体验对公共活动空间的结构和功能要求愈发强烈,因此在阅读空间改造时要充分结合二者的优势,力争使进入该空间的读者迅速被良好的阅读交流氛围所感染。具体到设计中,我们可以在这些空间张贴一些名言锦句、励志故事等,甚至一些经典书目推荐也可在这里展现,充分彰显图书馆的阅读学习氛围。

公共阅读空间与绿色景观相结合[3]

研究证明绿色植物对于空间微环境具有非常显著的调节和改善作用,能够净化图书馆公共空间空气,有效缓解读者视觉疲劳,不断补充大脑氧分供给,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清新舒缓的阅读交流环境。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是读者学习交流、闲暇休息的理想场所,置身此地可以让读者瞬间收获紧张阅读学习后的一份放松与舒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在实施公共空间改造时融入绿色景观因素可以带给读者愉悦的感官体验和上佳学习效率,但是綠色景观并不是专门针对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借景、引景等方式实现。

公共阅读空间与图书馆建筑的扩建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许多高校图书馆大楼建于十年甚至更久以前,不同程度地存在馆舍建筑面积不足的实际情况,因此,通过对图书馆进行改扩建就成为完善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的一种有效举措。图书馆建筑经过改扩建后能与现有图书馆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便于集中统一管理,实现大流通(统借统还)工作模式,长远来看还能节约管理成本。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这种大规模改扩建后,许多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会在新馆与旧馆之间有重合,这部分空间通常以厅廊相连,也有利用小中庭作为新旧馆公共空间衔接方式的。高校图书馆实施空间改造时,要通过特别的的设计将这部分衔接空间改造成为公共阅读空间,这样原有图书馆与新建图书馆的结合部既巧妙进行了衔接又活跃了整个图书馆空间感觉,值得建筑设计师参考利用。

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发展趋势

合理规划图书馆文献资源空间结构

文献信息资源配置是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进行图书馆空间规划时,应合理确立书库藏书空间、公共空间、学习阅读空间的比例。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学科种类划分馆内公共空间,力争实现书刊合一,中外文合一,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合一,教师读者与学生读者合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考虑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直观性、便捷性,即读者仅需根据自己从事的学科研究方向到相应的阅览室(阅读空间)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到想要的信息资源,减轻读者查阅资源的劳动强度,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专业性及人文关怀,让广大读者身心愉悦地体验读书阅读的全过程。

营造自由、舒适的空间环境

高校图书馆自由公共空间设置的最终目的是读者在任何时候都能以轻松随意的方式利用图书馆的一切资源,让他们有一种在馆如家的感觉,也就是用不着刻意束缚个人的想法或行为。因此,图书馆进行公共空间改造时应尽可能为读者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环境氛围,积极引导读者自由化、个性化的创造能力。当然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体现亲和自然的风格,又要考虑到读者想象力的发挥。为此图书馆可以专门开辟休闲阅读区,设置展览厅、演讲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学术活动厅等,以利于开展作者与读者见面会、互动交流等休闲活动;还可以成立读书人协会,组织开展专题休闲俱乐部的活动,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参加,在轻松休闲的状态下充分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创意和艺术空间建设的尝试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大学生在完成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近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涌现各类文化艺术创意群体,对公共艺术空间、创意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高校图书馆相继将展览、讲座、演出等形式的服务作为一种业务创新呈现给读者,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能提供诸如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研讨室、展览厅、影音体验室、电子阅览室等空间来满足本校师生的不同需求。湘南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在空间改造时特别规划出一个美术展览厅,自2016年9月以来成功举办了七次大型美术展览。通过举办美术画展,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入馆人气,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子的创作热情[4]。

当今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聚集地,在“互联网+”背景下,其作为艺术空间和创意空间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越来越为读者所熟知,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切实加强创意和艺术空间的建设,满足广大读者艺术追求,助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阅读空间是图书馆空间规划改造的发展方向[5]

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空间,是教师、学生进行科研、学习的理想场所。学习阅读空间在实质上可以看作公共空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共空间相对侧重读者的休闲娱乐、交流沟通,学习阅读空间的配置则对图书馆各项设施有更高要求。学习阅读空间建设不仅要聚集传统的纸质资源,还可将电子资源、PPT教案等动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再发布到统一的平台供读者使用,有益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切实加强文献资源空间建设,也要加强阅读交流空间的建设。阅读交流空间是图书馆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空间既可以是知识实验室平台,也可以是文化创意展示平台。没有任何一个空间可以媲美图书馆集文献、知识、信息、空间、艺术服务、科技服务于一身的特性,这是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改造建设的核心和优势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图书馆空间建筑群应该以公共活动空间来串联整个图书馆建筑,因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存在形式是最为灵活、最能活跃图书馆建筑的。图书馆是现代大学校园的重要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在高校图书馆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效用。高校图书馆应在履行自身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自身使命、远景、价值理念为指导原则,有条件、有选择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实现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中的“人气”回归,确保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公共空间、学习公共空间、知识共享空间以及阅读交流空间”等空间功能的实现[6]。这与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理念与价值本质相一致,也是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铁.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理念、开发与管理[J].图书馆建设,2011,(11):31—33.

[2] 孙九胜,张洪峰,莫晓霞.开拓图书馆公共空间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建设,2012,(11):39—41.

[3] 刘辉.现代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5).

[4] 湘南学院新闻网.2016媒介中的插图—全国水彩“画”插图展剪影[EB].[2016-10-11].http://news.xnu.edu.cn/article.aspx?id=5211.

[5] 于沛,冯东.现代图书馆空间布局发展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37—40.

[6] 倪代川.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功能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5,(3):8—10.

作者简介:

颜昌茂,男,1976年10月生,湖南郴州人,现任湘南学院图书馆技术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从事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已发表论文20篇。

工作单位:湘南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空间图书馆互联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