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更要谨慎正确

2020-03-13 08:15崔永元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唐人街获得者诺贝尔奖

崔永元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内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儿童的对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里面的内容一定特别好玩。可是当我真正看了这本书时,我感到极其震惊,因为里面没有一句是在哄孩子,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根本不在乎孩子当下能不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他们每个人说话的语调和措辞都和他们跟同龄人交流时一模一样,严谨而客观。

为此,我曾经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儿童教育专家桑新民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讲,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说话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跟孩子就是要说正确的话,否则就要面临一次或者很多次纠正错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耗时又费力。”

我问桑老师:“教育孩子的时候,什么样的话才叫‘正确的话?”

他举了一个反例。比如,孩子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这再正常不过,但是有些家长在哄孩子的时候就会说“喝水水”“吃饭饭”,这样说看似很童真,却包含了纠错成本。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水水”“饭饭”这两样东西,喝的是“水”,吃的是“饭”。

我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出国,同行的还有几个朋友。到了唐人街,她好奇地问唐人街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这种好奇,大人都会担心:讲那么多大道理,孩子听得懂吗?于是大人按自己的这种理解去解释,毕竟时间是十分神奇的存在,等孩子慢慢长大,他自然而然就会明白。

我的一个朋友显然就抱着这样的想法。他逗我的女儿说:“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卖糖的人非常有名,所以这里就叫唐人街。”我当时并没有很在意。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偶然听到女儿在给别人复述这个故事,带着“我知道你不知道”的骄傲,我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告诉她,唐人街的“唐”不是吃的那个糖,它说的是我们古代的一个朝代,叫唐朝。那时候我们国家很强盛,所以外国人就把中国人叫成“唐人”,唐人街就是我们中国人到了外国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的地方。我女儿听得似懂非懂,虽然听了我重新的解释,但她还是喜欢我的那个朋友先前讲的那个“糖人”,因为甜。

這两个故事都关乎一个概念:纠错成本。在这里,正确是关于事实的呈现,我们需要严谨。

我之所以觉得正确很难,就是因为正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如果我们把正确作为一种价值判断,那问题就会复杂得多,不是几句话、几篇文章、几本书能够说明白的。

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正确”。于我而言,于孩子而言,正确的维度各不相同,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正确去判断别人错误。

正确的另一面不一定就是错误,可能是另一种正确。

我们要明白,正确的说法可能有限,但正确的方式不止一种。不要给正确贴上唯一的标签。

关于正确,我还有两件事想说:第一,正确很难,正因为这样,我们既要尽量正确,同时又要小心正确;第二,不能因为一句谎话的纠错代价小,我们就肆无忌惮地说不正确的话,但是反过来,如果说一句正确的话代价很大,而意义更大,我们就要勇敢一点儿。

(摘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有话说》,采采绘图)

猜你喜欢
唐人街获得者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光影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热闹的唐人街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张子枫,她才是《唐人街探案》的最大赢家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