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梅华
(大连大学)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如今已然成为全球服务贸易行业竞争的热门领域。文化产业素有投资低、回报高、资源耗费小等特征,属于现代化绿色新兴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逐渐成为他们对外出口的基础产业之一。而中国文化是中华历史文明的积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重点推进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并借此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加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由李小牧编著的《国际文化贸易》一书具体阐述了国际文化贸易的相关概述与发展情况。作者以详尽的叙述有效地帮助读者初步认识,并深入学习国际文化贸易。本文围绕该书中国际文化贸易概念进行展开,通过对书本理论内涵的梳理、分析及综述,分析全书的逻辑结构,进一步探讨新时代下我国文化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研究。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部普通高校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适用于各大高校国际贸易、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广大师生作为课程教材,也可供社会各界兴趣爱好者作为参考读本。全书共十章,分别包括国际文化贸易概述、美国对外文化贸易、欧洲对外文化贸易、日韩对外文化贸易、文化贸易标的、文化贸易结构模式、文化贸易交易模式、国际文化贸易动因、国际文化贸易效应以及国际文化贸易政策。从结构设计来看,该书贯彻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及其内涵特征,注重展现问题导向;二至四章分别阐述了美国、欧洲及日韩的对外文化贸易相关内容,注重对实践方面的知识归纳,表述理论源于实践的深层内涵;五至七章内容涉及贸易标的、结构模式和交易模式,在行业实践基础上展开关于理论抽象概念的阐释;八、九章两章聚焦于贸易动因与贸易效应,铺设国际文化贸易理论的经典范式,帮助读者对国际文化贸易具有更加深层的理解;最后一章通过贸易政策将内容引回具体实践的层面,以“理论必将应用于实践中”完成收尾。总体而言,作者通过创新性思维路径和循序渐进的表达,使读者了解全球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和社会格局,初步掌握文化贸易的结构模式和交易模式,同时为读者系统学习国际文化贸易搭建出结构框架。通读全书,本文将根据书本内容中的国际文化贸易特征,再结合音乐文化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共同研究探索。
第一,文化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文化生产、技术发展、传播途径、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尤其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全球音乐文化市场几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一众发达国家进行垄断。然而,随着数字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对外文化贸易得以进一步发展,全球音乐迎来多元化,音乐文化市场变得更加自由、开放,我国大量音乐开始销往海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第二,文化贸易约束具有相对灵活性。由于出版图书、影视广播等文化产业与国家信息安全、国家主权认知及意识形态保护等敏感领域有一定关系,各国政府对文化贸易市场的限制和保护尤为重视。为了满足国际文化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选择更加灵活地约束文化贸易,“文化例外”也就被世界贸易组织中各国政府所接受并运用于文化贸易政策中。“文化例外”对我国音乐文化国际贸易而言,既规范了文化产业的健全制度,同时又促进了对外文化贸易的自由发展。
第三,文化贸易产业具有强烈融合性。现代社会中各个产业和相关贸易领域都少不了文化的参与,种类繁多的文化内涵和各具特色的文化服务,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文化、着装文化、旅游文化等,由不同的文化环境进一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价值取向。
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快步前进,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保障;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我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加快音乐文化的普及,最终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内容紧凑,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是一本优秀的国际文化贸易学习教材。作者在详细阐述了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每章内容进行章末小结,同时增加复习思考题与案例讨论题,有利于加强读者对概念原理的认知以及实际问题的应对,力求使读者全面且深入地掌握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