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孟昌,卢向前
( 本刊编辑部)
2019年10月28-29日,第七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第十九次石油统计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下称“学术年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大变局与能源大转型”,来自三大石油集团和国家管网公司等石油企业以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与研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经专委高级顾问刘跃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少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温冬芬,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经专委名誉主任侯启军莅临会议并致辞。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覃伟中,广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志英,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明祥专程到会表示祝贺。三大石油公司和国家管网公司规划计划部门领导就如何高质量推进油气行业转型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前景、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新形势下油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经济形势异常严峻,表现出“乱、糟、难、变”的特征;得益于疫情防控有力措施,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呈“V型”反弹,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全球经济在整个复苏进程中,各国政府刺激政策空前,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和风险;疫情使国际秩序悄然生变,恐将形成“一个世界两个体系”的新格局。
“乱”——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危机来自经济和金融外部的冲击,是一场百年未有的卫生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比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程度更严重,因为这次是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大封锁”,影响高度不确定。
“糟”——全球面临的经济滑坡深度、经济形势糟糕程度,可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提并论,甚至更糟。世贸组织(WTO)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量下降9.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下降4.4%。全球所有地区的国际贸易、投资、生产、生活、供应、需求等都遭严重冲击。
“难”——今天面临的宏观、微观形势比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更难解决,卫生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叠加,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全球治理等面临严峻挑战,收入分配、全球发展,穷人与富人、穷国与富国之间矛盾空前恶化。
“变”——疫情冲击超预期,全球产业链、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等都需要调整或重塑;国际经济秩序支离破碎,重构或在所难免;新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提前进入拓展期,将推进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
IMF在《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中将中国经济2020年增速调高0.9个百分点,至1.9%,仍是唯一能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维持对中国在2021年将实现8.2%增速的判断。由于中国经济刺激措施前所未有,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由复工复产向复市复商加速推进,中国经济呈坡型反弹。全年经济将呈现下挫-反弹-恢复-复苏轨迹:一季度增速急速滑落6.8%,二季度止跌反弹3.2%,三季度开始恢复较强劲增长,四季度渐渐复苏,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这种状态将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支撑中国经济态势向好的因素包括:中国宏观政策出台早、力度大、落实快、到位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出台实施一揽子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对冲政策;经济加速转型,动能加速转换。疫情倒逼中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加快推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不少新产业和新业态,催生了一批新生企业,市场信心得以恢复。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美欧等经济重启,世界经济2020年第三季度将强劲反弹,下半年会延续复苏趋势,2021年将呈恢复性增长。在整个复苏进程中,全球经济短期呈“V型”反弹,主要原因是各国政府刺激政策空前,但持续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中长期由于防疫常态化,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常态化,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常态化,世界经济恢复将呈坡型。受疫情影响,未来,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国家政治极化、国际关系恶化,同时新的科技革命进程明显加快。
疫情致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速调整,在疫情蔓延下,全球供应链几近中断,供给与需求两端均受冲击。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区域化将加快。在新技术革命、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三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最终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北美、欧洲、亚洲三大板块,美国、德国和中国成为“三足鼎立”格局中的中心国家。
2020年9月,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名为《疫情期间形成“一个世界两个体系”》 的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剧了中美在地缘政治和战略影响力方面的竞争,全球化经济秩序已形成“一个世界两个体系”的新冷战格局。报告认为,中美在国际治理与经济体制、台海及南海问题上的战略竞争,全球贸易体系的破裂,中美对未来高科技产业主导地位与影响力的争夺,都将对亚洲和欧洲产生重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了灾难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国内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以及战后世界秩序的分裂;贸易战破坏了以世贸组织为核心、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已逐渐蔓延到地缘政治和战略领域,并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迅速升级。
尽管在当前高度互联的全球经济中,受制于转型成本和效率损失,全面脱钩几乎不可能。但是,随着全球性竞争与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将呈不稳定的发展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或美国结盟,且已就不同议题或多或少达成了一致。当前,由于美国实施“全政府”对华遏制战略,使得两国关系陷入至暗时刻,美对华进入“无限期全面竞争”之中,这种全面竞争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美中互为竞争者并长期全面竞争已成为“新常态”。
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与此同时,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不断涌现,国际形势中“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防范和化解当前外部环境重大风险,是亟须重视的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认为,把握国际局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重大风险,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他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政治方面,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充满曲折,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单边主义不断蔓延,现存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经济方面,全球化“双刃剑”效应凸显,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之间的矛盾激化,经济民族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推升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方面,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交织,全球战略平衡受到威胁,地区热点冲突更趋复杂,全球反恐任重道远,科技领域安全脆弱性增加;社会及文化方面,外部环境纷繁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一些国家政局跌宕起伏,民粹主义、排外主义等思潮涌动。
对于中美关系,贾秀东认为,中美两国的战略选择和互动日益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三大关键因素决定了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口。
一是中美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经济总量对美呈现快速赶超之势,国防现代化步伐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两国硬实力对比的变化及其趋势对美国战略心理和思维的冲击是巨大而深刻的,增添了美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焦虑,引发美国新一轮对华政策大辩论。
二是两国战略布局和态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从维护其全球霸权出发,面向亚太调整战略重心,先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印太战略”,寻求在亚太地区保持对华战略优势。中国则采取“借力使力”和“反向操作”两手并举,深耕亚太,同时进一步加深同欧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
三是双方战略竞争与合作出现新的复杂局面。战略竞争与合作并存,长期以来都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但近年来不同的是,双方战略互疑不减反增,在经贸、投资、军事、高科技等领域,包括网络、太空、深海等新疆域,以及全球各地区的战略竞争明显加剧。
贾秀东认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是高科技,关键是领导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中心主任、研究员高虎介绍了碳中和提出的背景。《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应在2020年报告和更新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NDC),同时鼓励提交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全球114个国家宣布将更新NDC目标,包括欧盟、美国加州在内的30个经济体相继提出了相关碳中和的目标。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讲话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6年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的我国中远期能源发展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
结合多家研究机构分析,高虎认为,为实现我国新的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2016年制定的能源发展规划现在看来趋于保守。未来,新的能源发展目标将对我国清洁低碳能源技术产生深远影响: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太阳能加速超过风电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储”和“调”成为转型关键;氢能应用前景广阔;终端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研发示范要加快;碳市场须加快建设。
中国石化集团联合石化公司市场战略部副总经理王佩用七个“最”总结了2020年疫情之下的全球石油市场。一是全球石油需求降幅创历史之最(4月份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下降超2300万桶/日);二是全球原油供应降幅创历史之最(2020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同比减少约600万桶/日);三是全球石油库存创历史最高水平(6月份全球陆上原油库存一度达到31.5亿桶的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全球原油海上浮仓量增至1.1亿桶的高位);四是全球炼油毛利创历史最低水平;五是国际油价创史无前例负价格;六是基准油价差和贴水创历史最大波幅;七是国际石油公司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展望2021年全球石油市场,王佩做出以下6个判断。
第一,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长期需求趋势或有变化。短期看,全球需求快速反弹,但鉴于受需求萎缩和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2022年才能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航煤需求可能到2024年才能完全恢复。长期看,需求结构性变化以及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将对石油需求造成较大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即将见顶的预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此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石油需求表现分化。预计2021年,美国、中国、印度等石油需求大国需求大幅回升,但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均难以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因疫情冲击导致经济复苏缓慢,石油需求增长仍将低于预期。
第二,石油供应将实现稳步增长。随着国际油价回升,加之“欧佩克+”陆续放松减产限制,2021年全球石油供应有望实现触底反弹,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欧佩克等主要咨询机构预计2021年全球石油供应将同比增加300万~500万桶/日。中国石化集团联合石化公司预计全球石油供应同比增加310万桶/日,至9750万桶/日左右,其中原油产量为7726万桶/日,同比增加327万桶/日。
第三,全球迎来新一轮炼厂投产高峰。受疫情影响,部分计划2020年投产的炼厂推迟到2021年,导致2020年全球新增炼油能力不足2000万吨/年,为近5年来新低;而2021年全球将迎来一轮炼厂投产高峰,预计新增炼油能力超过1亿吨/年,增量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包括中国的盛虹石化(1600万吨/年)、浙江石化二期(2000万吨/年)、古雷石化(1500万吨/年),以及沙特阿拉伯Jazan炼厂(2000万吨/年) 和科威特阿尔祖尔(Al-Zour)炼厂(3075万吨/年)等。
第四,全球原油贸易中心持续东移,亚太地区原油进口延续增势。中东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地区,但市场份额显著下降。美洲是新增原油供应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原油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继续增加,预计全年进口量约为5.5亿吨(1100万桶/日);2021年,新增炼能陆续投产,将推动我国原油进口量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进口量将达到6.1亿吨(1220万桶/日)。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将保持我国前两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地位。中东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区,预计2021年我国从中东进口原油570万桶/日,占比为47%。
第五,全球石油高库存有望逐步消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范围内石油库存大规模攀升,经合组织(OECD)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一度攀升至32.4亿桶,较过去5年均值高3亿桶左右,刷新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石油需求回升,全球石油库存有望回落,并于年底大体恢复至正常水平。
第六,2021年国际油价有望显著回升,布伦特油价可能回升至50美元/桶左右,但中长期不具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潜力,维持平缓增长或中低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3.2.1 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成品油市场需求造成严重冲击,但汽、煤、柴油差异显著。2020年1-8月,我国成品油需求量同比下降3.47%,其中汽油下降0.49%、柴油增加1.97%、煤油下降38.4%。过去10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增速整体放缓,从2010年的11.0%下降至2019年的3.4%。尤其是柴油明显减速,导致消费柴汽比持续下降,近几年降速趋缓,目前降至1.2左右。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群集群效应加大,成品油消费增长重心越来越集中在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东北和华北地区需求已过峰值。
从未来趋势看,得益于燃油车效率的持续提升和高铁、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的发展,预计我国成品油需求峰值有望提前至2025年(约3.78亿吨),之后逐步回落。预计“十四五”总体呈现“汽油达峰、柴油下降、煤油增长”的特征。
3.2.2 供应的结构性变化
截至2020年底,我国炼油能力预计达8.7亿吨/年,基本形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其他炼油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地方炼油企业已成为我国炼油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布局上看,华东、东北地区是我国炼油能力最集中的地区,形成了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未来5年,我国炼油能力区域布局集中度将继续提升,2025年华东地区炼油能力占比提高至44%,华南地区将超过东北成为第二大炼油地区,而西北、华中、西南占比将延续下降趋势。从原油加工量看,2010年以来,我国原油加工量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同期成品油需求的年均增速3.8%,导致成品油出口持续增长,2019年净出口量达到5178万吨。从结构上看,地方炼厂原油加工量占比在2015年获得原油“双权”后迅速提高,尤其是2020年1-8月占比提升至28%,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并由此造成国内供应日益过剩,主营炼厂开工水平总体下降。特别是隐性资源快速增加,对合规市场影响巨大。基于对炼厂生产经营的监测,将成品油收率调整至合理水平,并将调和油纳入统计范围,估计表外隐性资源占总供应量的比例达到18.4%。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将显著下降,但预计随着全球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和海外石油需求复苏,2021年成品油出口将会缓慢回升。同时,随着浙江石化获得出口配额,国内成品油过剩压力也有望得到缓解。
未来,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炼油能力增长,随着一批大型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202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增至10亿吨/年。预计2025年国内成品油产需差将达到7000万吨,主营单位保市场份额和保经营效益的压力将持续增大。此外,我国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外资全面进入炼化和销售领域,批发资质取消,零售审批权下放地市级政府,市场主体多元化深入发展,两大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有望逐渐被打破。
在能源转型加快的背景下,预计我国成品油消费将于2025年前后达峰,石化产品需求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高端下游产品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十四五”期间,立足七大石化园区,我国炼油化工能力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埃克森美孚等外资企业项目和国内拟建在建项目陆续投产,202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突破5000万吨/年,其中外资权益产能将达到1094万吨/年,占比升至19.3%,届时基本形成国企、民企、外企“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乙烯产能区域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2025年华南、华东两个地区的产能集中度将接近60%。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大量产能建设,成品油市场和基础石化原料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些复杂程度低、综合能耗高、原料适应性差、加工成本高的炼化企业在规范市场环境下将失去竞争力,而拥有规模优势、特色产品、领先技术的企业将得以生存和发展。通过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当今国际环境恶化、内需增长启动之际,戴家权认为,国内企业在完成纵向产业链布局后,应高度重视基础技术研发,发展下游核心技术,积极探索跨产业协同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新材料等行业均是石化下游产品的主要配套领域,若能实现与高端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将为石化产业升级带来强大动力。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产业政策协调和市场监管,促进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塑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柯晓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石化产品消费造成重大冲击,企业效益下滑明显,供应链安全问题突出。疫情之后,中国基础化工原料生产需求仍然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但结构性短缺与过剩、绿色化与高端化发展更加突出。未来5年是中国石化行业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行业需要摒弃“大干快上”的惯性思维,把调整和升级放在首位。主要路径包括:优化烯烃产业链结构、提高芳烃产业链竞争力、突破高端材料技术瓶颈;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渠道,提升价值链空间;跨行业合作,推进数字化与塑料循环利用。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加油站便利店的重要性和价值日益提升。进入新零售时代后,一切商品和服务均是围绕消费者展开,消费者越来越被认为是加油站及加油站便利店最核心的资产。为此,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非油中心首次完成了《2020年中国加油站便利店消费者报告》,潘志丽代表所在团队,从行业环境、消费者洞察、商品透视、业态发展及后疫情时代消费趋势五个方面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第一,未来便利店及加油站便利店的总体规模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加油站便利店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是品质、便捷、性价比。区别于传统便利店,加油站便利店消费者在消费时对家庭消费的关注度会更高。第三,个人即时性消费向家庭周期性消费延伸。结合加油站消费者属性及加油周期,方便开车携带的补给类、重货类、品质类商品,以及符合家庭周期型消费的品类将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第四,加油站便利店业态将总体向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五,全渠道与平台化将是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加油站网点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尤其是主营加油站便利店在全渠道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有望在全渠道零售趋势下把握先机。
随着国内加油站便利店的品牌化与规范化,未来分散但数量庞大的民营加油站可能被逐步整合。在这次疫情中,大型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可能成为未来加油站及加油站便利店整合的主导力量。未来,围绕“人·车·生活”,通过优质低价的商品和服务,深度连接供应商与消费者,形成正向激励、良性循环、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国际油价暴跌,加剧全球天然气供需宽松形势,国际天然气价格全线下跌,欧美和东北亚LNG现货价格创历史新低。油价和气价下跌导致LNG液化项目投产推迟,油气公司收入下降使LNG液化项目最终投资决定(FID)延迟,这将对2024-2025年LNG供应产生影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段兆芳认为,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将显著下降,2021年需求回升,预计“十四五”期间天然气需求增速将放缓。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和国家管网公司独立运营,中国LNG进口主体增多,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天然气市场格局将重塑,新的商务模式正在形成。
4.1.1 国际天然气需求疲弱、供需宽松
2020年,受疫情、国际油价暴跌等因素影响,全球天然气供需两侧均受到较大冲击,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速由正转负,预计全年全球消费量将下降3%以上。受此影响,天然气资源供应宽松,资源输出明显受阻:美国上游生产受阻,较多出口船货取消;卡塔尔北方气田新LNG生产线招标推迟,谈判进展缓慢;欧洲需求下降,俄罗斯上游气田被迫压产。
4.1.2 国际天然气价格创历史新低后反弹
2020年,美国亨利中心(Henry Hub)气价价格跌至近20年来历史新低,英国国家平衡点(National Balancing Point,NBP)价格一度跌破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未来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有望触底反弹。预计2021年,随着疫情缓解、油价回升,各国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显著回升,供需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供需差收窄;LNG供应能力低于预期,预计2021年全球LNG供应能力较预期减少1000万吨,供应过剩约8000万吨。
4.1.3 全球LNG 现货贸易占比持续提升,贸易合同更加灵活
2020年1-9月,全球LNG贸易量约为2.73亿吨,同比增长3.03%,其中现货贸易量占比为29.4%,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全球LNG现货贸易占比持续提升,2013年LNG现货贸易量占比仅为19%。同时,LNG贸易合同定价模式趋于多元,与油价挂钩的斜率下滑。全球LNG合同条款限制性放宽,近90%新签合同无目的地限制;首次出现了以煤炭指数定价的LNG供应协议;合同灵活性增强,期限短、数量小的购销合同增加。
4.1.4 “十四五”后期全球天然气供应将趋紧
LNG供应过剩将逐步缓解,预计“十四五”中后期可能出现缺口。受目前需求疲弱、气价低迷及国际油价暴跌等多重因素影响,共计有13个LNG项目投产延迟,2020-2025年全球新增LNG产能将由原计划的2.7亿吨/年降至1.3亿吨/年,LNG供应过剩逐步缓解,2025年可能出现缺口。受国际油价暴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大公司石油业务收入萎缩,LNG项目投资28%的资金来源于石油收入,受此影响,约10个项目推迟最终投资决定。新一轮投资周期将延至2023年左右,对应的投产周期将到2025年后才会出现。全球天然气市场先松后紧,价格触底回升。需求增速将由过去5年的2.3%下降至1.5%,供需差由2020年的2000亿立方米降至2025年的200亿立方米。
4.2.1 供需格局转为宽松,天然气消费增速显著回落
2020年1-9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2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低于去年的10.1%;估计全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加1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同期,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3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天然气进口量为10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2019年同期为9.5%),其中进口管道气19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4%,进口LNG接近4900万吨,同比增长9.2%。
4.2.2 市场格局面临重塑,天然气市场主体更趋多元
国家管网公司独立运营后,国内天然气市场主体将更趋多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LNG进口业务和上游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2025年,全国LNG接收能力将达到1.8亿吨/年,接收站运营企业将由现在的8家增至19家,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以外的企业的LNG接收能力占比,将由目前的14%快速增长至近40%。
4.2.3 价格政策持续调整,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新版《中央定价目录》将门站价格从定价目录中移除,提出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和2014年底前投产的进口管道天然气门站价格,将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适时放开。海上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液化天然气、直供用户用气、储气设施购销气、交易平台交易气,2015 年以后投产的进口管道天然气,以及具备竞争条件省份的天然气的门站价格均由市场形成。
4.2.4 “十四五”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供求维持宽松
“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需求在环保、市场化改革等因素推动下恢复较快增长,2025年天然气需求增至4200亿~430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将由“十三五”的11.1%降至6.0%,市场供求维持宽松。
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天然气消费内生增长空间广阔。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外部输入风险切断,国内经济稳步回升。中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0万亿”新基建、投资与消费两大引擎将有效拉动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发展。
二是清洁低碳发展战略为天然气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我国正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未来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中国主要一次能源需求将陆续达峰,煤炭在2020年左右,石油在2030年之前,受疫情影响可能提前到“十四五”时期,而天然气可能在2050年左右。
三是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关键性政策落地,天然气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上游全面放开、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进口无准入门槛;主体不断增加,“鲶鱼效应”推动行业效率提高,增加资源供应,降低气价。中游建设“统一高效集输、互联互通、公平开放系统”,资源调配和应急管控能力增强;下游充分竞争,用户选择性增加、议价能力增强,大用户谋求直供直采;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降低配气服务价格,促进消费增长。
四是中央高度重视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迈上新台阶。中央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石油企业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油气高质量供给。2019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7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5%,创2011年以来最高增速;2020年上半年生产950亿立方米,在疫情影响下仍然实现了9.9%的增速。
五是全球天然气供应总体宽松为我国资源引进创造良好条件。全球低碳能源发展进入加速期,国际石油公司油气业务发展战略重点纷纷向天然气倾斜,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LNG项目加快上马,资源变现动力迫切。全球三大天然气消费区中,欧洲和北美基本进入平台期,中国等新兴国家是主要的增量市场。“十四五”期间天然气液化能力整体呈供大于求态势,已建和在建LNG工厂可以满足2025年前市场需求,还有许多规划项目将进入投资决策。在疫情影响下,“十四五”时期国际LNG价格有望持续低位运行,亚洲LNG现货价格整体上有望持续低于长协资源,长期看长贸和现货价格将趋同。全球天然气供应总体宽松、低位运行有利于我国扩大天然气资源进口。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天然气所副所长周淑慧认为,“十四五”是落实天然气主体能源、拓展消费空间的关键期,虽然我国天然气供应整体宽松,但消费需求增长却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仍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对天然气发展成为主体能源的认识不统一,缺乏具体路径支持;二是天然气发电缺乏经济性,利用政策摇摆;三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崛起经济优势凸显;四是在交通领域面临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冲击。
2020年10月1日起,国家管网公司正式生产运营,中国天然气市场正式进入了管道独立、公平开放的时代。中国石化天然气研究中心专家李伟认为,随着运行机制的不断理顺,必将进一步推动“X+1+X”油气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形成,加快我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进程。
一是供应多元化进程有望加快。“一超双强”供应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新进入企业规模和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大。原来由某一家公司主导的区域市场将向多气源供应转变,单气源用户向双气源、多气源、自筹资源转变。
二是资源流向不断调整。干线管道独立后,管输费由供气企业收益转变为成本,远端销售效益将收到影响。随着中俄东线逐渐达产和低价LNG涌入,全国天然气资源流向可能发生较大调整,中部地区有望成为全国天然气销售的价格高地。
三是用气端差异化需求释放。随着下游用户选择增多、议价能力增强,天然气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供气企业需要协调下游用户差异化需求和管网公司调度要求,因此产业链统筹能力成为供气企业获取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是交易模式多样化。一是会出现一批聚合上下游客户、统筹资源组织和管输能力的专业化贸易公司,代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参与市场交易;二是交易中心将迎来快速发展,呈现上下游直接交易、贸易商居间交易、交易中心线上交易等交易模式。
五是合同管理精细化。由定量不定价、细节规定不明确、调整空间大、约束性差的传统合同,转变成对规模、时间、上下气点约束性强的合同。
六是定价方式多样化。新版《中央定价目录》明确,取消门站价格定价权,具备竞争条件省份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市场形成, 国内天然气定价将逐步由“一企一价”转向“一气一价、差别定价”,进入“气气竞争”新阶段。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上游企业传统的输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被打破,以资源稀缺性和设施自然垄断性形成的市场控制力丢失,面临不同资源、不同 主体同台竞争局面,资源供应成本、供应链统筹能力、终端市场控制力和平稳供气能力将成为上游企业获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城镇燃气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有城镇燃气企业2600多家,数量相当分散。未来燃气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企业集团,打造品牌、质量、服务一流的企业,以实现模块化、规模化经营。华润燃气设计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敏鸿认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未来城镇燃气企业可与上游气源单位合作,实现深度融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在上游资源开发、接收站建设、支线管网建设、下游市场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共同发展。城镇燃气企业应做大、做强城市天然气下游业务,并从产业链条延伸、自有客户价值、海外市场3个维度全面探索新业务发展机会,积极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推进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在燃气行业的应用,深入推动燃气行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一张网”的智慧燃气运营体系。
一是充分认识和理解碳中和,在思想上积极拥抱能源革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下,煤炭行业萎缩难以避免;油气行业,交通用油基本达峰,将更加聚焦天然气;新能源行业有政策加持,发展仍需火电平衡;电网迎来发展新高峰,应加强智能网络建设,开放发展。
二是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天然气系化石能源中唯一清洁能源,相对煤炭发电可减排40%~50%;零碳目标实现主要依靠可再生电力,可再生电力大规模发展除了需要发展储能技术,进行需求响应管理外,离不开火电的平衡。
三是油气企业守正创新,尽快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世界经济正在“绿色复苏”,新冠肺炎疫情赋予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决定性优势。成功转型为绿色能源公司并不容易,需要同时发展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业务;持续发展油气主营业务,重点发展天然气及相关业务,确保“七年行动计划”目标实现,发挥油气安全供应的压舱石作用,保证企业充足的现金流;抓住当前最佳窗口期,突破传统油气业务,积极发展新能源及相关业务。
四是树立底线思维下的新型能源安全观。传统上以粗放的供给满足需求增长的能源安全观已经过时,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的消费结构也是不安全的。要抑制不合理消费,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合理需求,树立新型能源环境安全观,促进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国内自产天然气资源可以满足底线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供应宽松的有利时机,实现进口资源来源多元化。
五是上中下游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天然气生态圈。天然气面临前所未有战略机遇期,“扩”仍然是“十四五”天然气发展主基调。扩供应: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方案”目标没有改变,且必须实现;扩消费:深入实施天然气气化工程,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扩设施:加快完善干线管道建设、持续推进互联互通工程、补齐储气能力短板、完善LNG接收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