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霞, 曹孝明
(1. 陕西省西安唐城医院 血液消化科, 陕西 西安, 710000;2. 陕西省长庆油田职工医院 急诊科, 陕西 西安, 71020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常见出血性疾病[1]。胃是幽门螺杆菌寄生的主要部位,其感染可引起诸多消化系统疾病及非消化系统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病、慢性荨麻疹、冠心病等)[2-3]。近年来,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4-6]已经证实,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经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治疗后患者可痊愈。本研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将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18~56岁,平均(7.1±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血液病学会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7-8]。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者。同期抽取1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18~55岁,平均(7.0±1.2)岁。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有可比性。
采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法对观察组、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将采集的样本置于呼气试验检测仪(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CBT-01型)中检测,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抗体阳性者进行检测。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42例阳性患者平均分为根治组与未根治组,各21例。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给予患者奥美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口服, 2次/d, 连续治疗14 d, 6~8周后采用14C呼气试验复查血小板计数及CagA、人体丙种球蛋白(HGG)浓度。根治组中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0.5~2.0 mg/kg泼尼松)原治疗剂量的基础上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只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同时辅以血宝、血康等中成药治疗。未根治组不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他治疗方案同根治组。对2组治疗效果及随访1年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评价根治组与未根治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无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 有效,无出血表现,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提高2倍以上或(30~100)×109/L; 无效,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提高不足2倍或低于30×109/L。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总例数×100%。治疗后随访1年,以血小板计数再次降低至50×109/L以下为复发标准,观察2组复发率。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4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结果呈阳性,感染率37.50%(42/112); 健康体检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中24例呈阳性,感染率为21.43%(24/112)。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根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 未根治组为76.19%,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根治组与未根治组疗效对比[n(%)]
治疗后随访1年,根治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9%(3/21); 未根治组8例复发,复发率为38.10%(8/21)。根治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根治组(P<0.0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免疫介导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合并自发出血,如果症状严重,可引起肺出血、颅内出血等重要脏器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该病积极治疗对保证患者健康意义重大[9]。依据该病病程长短,可将其划分为新确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确诊3个月内)、持续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确诊3个月~1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确诊1年以上)。临床一线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仍有20%左右患者治疗无效,导致疾病进展为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0-12]。因此,对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仍然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可能与免疫、药物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杆菌为多鞭毛、单极微需氧菌,该病菌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13-14]。目前,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研究结果认为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血小板稀释液对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可以识别,而CagA对幽门螺杆菌毒性有决定作用,并产生免疫介导反应,诱导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产生破坏作用,经幽门螺杆菌根治后,患者血清CagA水平持续下降[15-16]。其次,幽门螺杆菌对机体刺激作用下产生黏膜先天性免疫应答,使尿素酶B表达增加,该物质与血小板糖蛋白GP Ⅰb或GP Ⅲa存在交叉表达,可促使抗血小板抗体产生[17-18]; 再次,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2Ⅱ类系统存在相关性; 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诱发机体某些成分转变为血小板交叉抗原,被血小板吸收后产生相应抗体,导致机体抗血小板抗体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从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情况来看,根治组与未根治组在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患者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早期治疗中,幽门螺杆菌根治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说明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因素。根治组随访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根治组,表明对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法治疗对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后复发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非主要致病因素,所以早期治疗中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法对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幽门螺杆菌根治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所以对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且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建议采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法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情况。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治疗时建议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