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习俗文化

2020-03-13 00:59:50汪婷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习俗小学学科

汪婷

摘  要: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先人们留给我们诸多宝贵财富,尤其是传统艺术;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传统艺术的载体是传统节日的习俗。为了让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的引导孩子们去主动认知传统艺术,在认知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从而加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这也是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小学;艺术;习俗;学科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2020年初显得那么特殊;孩子们也迎来了长达两个半月的寒假生活。按照惯例我给班级的同学们发去了节日的祝福;顺便问一问假期生活如何?原设想的争先恐后的热闹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孩子们歇斯底里的“感慨”。“难道过年在家就不能有别的好玩点事情做一做嘛”?“除了吃饭、玩牌、看春晚,真的没别的事情”。说到这我也不禁回想起來,似乎这几年我过的也是这种套路下的春节。难道我们的传统节日真的只有这些吗?

以上便是我想要探讨传统节日习俗的一个契机。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例如清明节。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比较早的时期可见《周髀算经》中的记载,古人用立竿测影,区分出二十四节气,清明是第八节,中午日影影长0.6555丈。而《逸周书》的书里有两次记录。以上典籍都可见到清明的来历。清明节在古时候也被称为踏青节与行清节;清明前后正是万象更新之时,人们会结伴而行外出踏青赏花从而演变出很多好玩的习俗;有踏青、祭祖、插柳、拔河、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等。

根据美术学科的性质我决定带着孩子们一起试一试重拾这些有意思的习俗活动。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过课程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关注文化与生活。根据这两点我在不同的节日中挑选出适合孩子们的习俗,将它安排到课程教学中。以下是我关于端午节的课堂教学实例。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本案例通过引入端午节传统文化背景,创设如何过端午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策划活动的欲望。引导学生结合节日文化理念和生活实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策划一场趣味端午节活动。采用项目式学习,经历头脑风暴、主题活动策划、活动实施,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迁移实践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主动性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根据相关内容的收集以及对学校学生的学情进行思考,决定本次的活动可在中高学段进行。

认真对照《课标》内容,我理解到教学应该是要反映教育、科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现当今教育理念。在这样的层面上我综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制定了四个目标,及科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艺术目标:材料的选择以及外观装饰,保持合适的比例。体育目标:学习设计比赛环节,让赛事更加有趣;讲究合作精神与体魄锻炼的需求。音乐目标:认识战鼓,对鼓点的学习。

接下来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1.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国家,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比如端午节,但是现在很多人对这些传统节日越来越不重视,优良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那么如何让传统节日流行起来,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进而弘扬传统文化?为此,我们以端午节为例确定了本次项目主题:有趣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旨在带领学生运用历史、艺术、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开展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

2.教学环节

(1)调查了解端午节,确定策划主题

(2)活动主题方案设计:以赛龙舟为例

a.围绕龙舟的设计,小组间开展头脑风暴,使用思维导图保存记录讨论过程。

b.制作龙舟

学生讨论龙舟的制作所需材料、方法、制作步骤。

步骤一:使用草稿纸初步设计龙舟外形、结构、图案、色彩,测量标记出龙舟实际尺寸。(图:做出简易模型,便于学生拆卸;这里有两种模型。)

步骤二:将制作材料废旧纸箱展开,按照设计草稿尺寸裁出基本外形和所需零部件。

步骤三:根据设计结构将龙舟整体框架拼接完整,运用粘合材料将龙舟整体进行加固。(图:学生对龙舟进行加固、装饰。)

步骤四:装饰龙舟,画出龙舟细节,运用装饰材料将龙舟外形进行美化装饰,最后小组讨论确定给龙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步骤五:小组成员乘龙舟赛跑实验,观察龙舟的牢固性,提高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的能力。(图:学生进行“旱地”龙舟比赛。)

步骤六:解读不同时期的赛龙舟视频,找出共同点;认识战鼓,学习鼓点;战鼓对赛龙舟的作用。

步骤七:为了更好的达到端午文化的传播,组织学生进行龙舟游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c.道具测试和活动实施

确定比赛时间场地

明确比赛规则

1、每组仅限三人合作完成;

2、在规定的时间场地集合;

3、裁判发号施令,参赛成员最快速度完成跨栏项目到达终点

4、以速度快,龙舟没有损坏为获胜者。

d.作品分享与评价

根据小组作品完成度(从造型、稳定性、精细程度)、过程性学习(组内参与度)和沟通表达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采取多元化评价主体。

参考文献:

[1]《端午考》----闻一多

[2]《端午的历史教育》

[3]周髀算经》

[4]《逸周书》

猜你喜欢
习俗小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习俗
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