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抹美丽的色彩

2020-03-13 18:31张桂云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枇杷事物绘画

张桂云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了幼儿园美育的培养目标与要求:“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针对这些目标与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上就要有所侧重,培养幼儿的基本思维,并启发幼儿的创造力,为他们的长大提供最早的对美好事物的概念。

以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及策略:

策略一、让幼儿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的色彩、对环境的美有最初的体验。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机的结合点。我们应让幼儿走出园门,走向生活,带领孩子寻找、发现,开启孩子创作的火花。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带小朋友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对小朋友日常接触到的事物有意识的启发,如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吐芽的枝条、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蝌蚪、胖胖的蚕宝宝、唧唧喳喳的鸟鸣声、背着书包欢快上学的哥哥姐姐。要求小朋友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最直接最简单的描摹,有很多小朋友会相互议论着“白云很美。”“云姐姐,你别走,我要和你拍照。”“小鸟唱歌很好听,我要和你做好朋友。”“我家有蚕宝宝,很可爱。”这样,真的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乐趣,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好的激起创作的热情。在课堂上作起画来得心应手,内容非常丰富:鸟儿在树上唱歌;海鸥在湛蓝的海面上飞翔;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爸爸和妈妈拉着她的手一起观赏美丽的花朵等等。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感受到周围环境、生活的美。

策略二、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1.通过分步观察多角度认识绘画对象

陶行知先生有“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某一事物,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步进行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在观察枇杷的外形及特征时,我将枇杷分成几部分请幼儿观察。首先观察的是成串的枇杷,其次观察的是枇杷珠,最后观察的是剪掉枇杷的枇杷梗。这样,幼儿的作品中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图画,虽然每幅作品画的都是枇杷,可展现出来的却是形态各异:有的幼儿画的是成串的枇杷,有的幼儿画的是成串枇杷掉下了几粒枇杷珠,还有的幼儿画的是吃掉了枇杷珠的枇杷梗……

因为每个幼儿的关注点不同,观察程度不同,幼儿自身贮存的知识经验不同,经过大脑加工的具体形象也不同,所以当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这一信息再现时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时应通过恰当的分步观察顺序更好的促进信息再现。

教师只有解放幼儿的双眼,让他们多看、多感受,才能使幼儿抓准事物的主要特征,为其在绘画活动中再现、想象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幼儿绘画表现能力。

2.通過随机观察丰富绘画资源

除了组织幼儿进行专门的观察活动,我们还可以在平时一日活动过程中随机的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感知多种绘画对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如:在组织幼儿散步时,看到路边的小野花开了,大树上长出了嫩叶,小草发芽了等等都随机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日积月累,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将越来越多,这些认知为绘画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策略三、多渠道展示绘画作品,为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当幼儿完成绘画作品后,我们总是习惯于让幼儿将作品拿给老师,老师笼统的一句“很好”或“还不错”即完成了评价,然后得到“很好”评价的幼儿高兴的将画放到自己的成长袋里,得到“还不错”评价的幼儿无所谓的也将画放到成长袋里,绘画活动好像就此结束了。然而,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本次绘画活动学会了什么呢?仅仅是学画了一幅画,老师说画得好或画得还不错吗?如果稍稍转换一下,采用请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评价彼此的作品;或是请个别幼儿先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再表达看法;或是集体展示作品,以“我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等等诸如此类的让幼儿展示、欣赏、评价的形式是否更好些呢?答案是肯定的。这能轻松、高效的帮助幼儿提高自己的能力、技能,因为同伴间自身经验储备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形成了一种交互的学习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幼儿自由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同时,幼儿通过展示作品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敢于表现的信心。

策略四、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另外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以成人的视觉方位、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来评估幼儿的作品,应从儿童的绘画特点出发,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护他们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有时刻牢记《纲要》精神,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的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

猜你喜欢
枇杷事物绘画
枇杷
枇杷糖浆
单独中的洞见
吃“乒乓球”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枇杷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