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要义与文化使命

2020-03-12 10:47周智鹏
新丝路(下旬) 2020年2期

摘 要: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自信是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其对文化精神的自觉维护。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目前我国的文化受日韩文化影响较为严重,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不利影响。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要义与文化使命展开探讨,意在明晰文化自信思想的主体性逻辑,从而还原中国千年文化,实现文化自信的使命。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想;基本要义;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上自觉、坚定地维护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除了有助于中华民族复兴外,还能从根源上解决民族精神问题,如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确定、独立文化自信的确立等。但是,文化自信所解决的并非一般性问题,而是解决中华民族当前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正确把握文化自信思想的要义,必须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近代170多年的争斗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去剖析,才能领会其中的真正价值。

一、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要义

1.理清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同时结合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组成,习近平对其具有精确的把握,在国内外众多重要场合中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引据经典,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地进行展示。例如,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引用了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从而推动区域合作,这不仅能巩固中华民族的根本,还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1]。面对全球局势,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出了新要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为重塑与弘扬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从而推动其创新发展。

2.价值引领

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重点及灵魂是核心价值观,其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对文化软实力的性质与方向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要义之一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培育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展开的,因为其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丰富的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是一股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习近平指出要分层次地对少年儿童、青年学生、文艺工作者等不同群体进行民族复兴的宣传教育,强化其文化自信,将其培养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主要力量。首先,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鼓励全民参与;其次,在教育、实践和制度上下功夫,重视对少年儿童、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营造一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与氛围,使全民在这样的氛围下增强情感认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在心中并付诸行动。

3.夯实根基

夯实根基才能令文化软实力获得稳步提升。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突出优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内涵与思想精华,再以生动、创新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的目的,对我国民族文化优势的发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建设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价值理念等了解清楚,挖掘其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独特标识[2]。此外,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面向时代、未来和世界的科学文化。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明确其前进方向,并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使市场活力得以释放,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平衡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将文化发展工作落实到位。

4.开放包容

习近平开辟了文化自信的新途径,提出文明互鉴的融合理念,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应以“自我”为主,即将发展重点放在本民族文化上,对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给予尊重,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去了解世界文化,并通过汲取、兼容的方式不断完善我国文化,以实际行动体现文明互鉴的理念,这也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的体现。将文化自信展现于全球视野中,做到优势互补,以开放的视野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建设,为其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从而推动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5.人民中心

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更是历史的经历者。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根源与动力,也是文明自信的基础。在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根本指导方针是以人民的共建共享为主的,所以文化的发展与自信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是创造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运用专业手段提炼、生化文化元素,引入新型文化潮流,并对文化艺术进行再造,从而令其产生与推广速度加快[3]。文化人才的兴盛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文化的繁荣,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时应当将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高素质文艺人才的培养。

二、文化自信思想的文化使命

1.塑造和展示一种与西方近现代文明不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文明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获得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往的简历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形态不同,也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态有所区别。资本主义文明是一个庞大的资本主义体系,在此情况下所建立起来的文明是经过战争、掠夺而得来的,可以说是通过不文明的方式取得的。而文化自信承载着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使命,是一种通过和平的方式而获得的新文明,即社会主义新型文明[4]。这一文明的崛起是中国对世界格局影响至深的过程,而文化自信在新文化形成过程中可对其合理性产生维护作用。民族在发展中获得安全感的前提就是文化自信对文化本质的维护与认同,通过树立文化自信,向世界充分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将我国的精神与意志体现出来,这是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的必经途径。

2.从当代世界意义的战略高度认识文化自信问题

在世界范围中,中国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体国家”,提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国道理、中国经验的成功实施。在当前世界文化视域中构建文化新形态是推动和实现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在面对“经济发展以后怎么办”的疑问时,可以运用文化自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合理性,对中国道路进行阐述,将其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意义进行清楚、详细的描述[5]。同时,还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区别,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要有较强的经济硬实力外,还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价值观、社会主义发展、制度模式等融合,以增强其吸引力。

三、结语

中國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硬实力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缺少一种对日益增大的的物质力量进行支撑与协调的精神形态。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自身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但其所含有的哲学理论或意识形态较弱,因此,为将中国智慧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向世界展示出来,我们需了解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要义,并牢记文化使命,将其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广斌.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使命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冯诗琪.实现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使命[J].改革与开放,2019(02):117-119

[3]郭凤志、冯诗琪.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蕴涵和实践要求[J].红旗文稿,2017(09):12-14

作者简介:

周智鹏(1972--),汉族,中共黑龙江肇源县委党校教师,讲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