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在民族精神沃土中的生成逻辑

2020-03-12 10:47王永平
新丝路(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王永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北京猿人钻木取火的智慧,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景之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的雍容大度,戊戌变法的图强之志,驱逐列强的浩然正气,抗击日寇的同仇敌忾,创建新中国的浴血奋战,改革开放的勇气与胆魄……历史长河中的星星点点,无不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它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无不彰显了中华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坚守。

一、厚重的民族精神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

回望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伟大的事业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精神。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至此,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字被深深印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之上;“两弹一星”精神被作为众多“中国精神”之一被广泛弘扬,成为民族精神的个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成为民族精神优秀基因的一个重要组成片段,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钱学森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联系一起,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科研工作环境,义无反顾的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怀抱,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他们呕心沥血、隐姓埋名,甘当无名英雄,将自己的智慧、幸福以乃至生命毫无保留的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们身上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为世人留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生动的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特质。

二、两弹一星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表现为个体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每当中华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遭遇到困难、挫折,精神家园总会给人们以智慧和力量,战胜千难万险。《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代圣贤身体力行、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体现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民族风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承担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推翻三座大山,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为振兴中华打下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深厚情怀。

百年回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振奋着民族复兴的梦想车轮奋勇前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抗战精神、地道战精神、吕梁精神、太行精神、北大荒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和平建设时期,张思德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光辉。40年回眸,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荡神州,激励着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开拓奋进。中华民族精神又有了崭新的高度,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九八抗洪精神;我国航天工作者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我国人民在可歌可泣的抗击地震过程中凝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精神谱系越燃越旺。

三、新时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强大的精神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两弹一星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了人民心中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情感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爱国主义的情感激发人们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积极奋斗,并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活力。所以,两弹一星精神对于党的事业有着精神动力作用。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无论是应对自然灾难还是复杂的国际斗争局势,各民族中华儿女总能像石榴仔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能克服一切困难的战斗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可在社会中形成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能激发了人们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具有引导、感召的动力作用。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和形成过程中,都是观念创新起到先导作用,都是在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突破“洋教条”和“古教条”的观念束缚。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就是要克服保守思想、克服教条主义、克服经验主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而“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然成为创新的锐利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进入到深水区的今天,创新创造必然会释放巨大的活力。

两弹一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要把精神支撑与价值导向相结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塑造人,以英模人物的事迹和伟大建设成就鼓舞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学习和发扬,提升公民主体意识、进取精神、系统知识和实践能力,增强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动力感。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先后20余次提到“两弹一星”和“两弹一星”精神,他特别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因此,“两弹一星”精神仍然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