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2020-03-12 04:52
养生大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低密度高密度

流传度:6000000+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缺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无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还是晚期病变,均和脂质代谢关系密切。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增多,脂质沉积增多,纤维增生,最终形成斑块,故降脂治疗能减少动脉硬化。动脉壁上的不稳定斑块是引起斑块破裂而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其结构为偏心性,也含大量的坏死脂质。经过降脂治疗,可使不稳定斑块中的脂质被重新吸收,最终使斑块稳定,从而降低急性缺血事件。

故有些人认为,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应该降得越低越好,这个观点正确吗?

大家来辟谣

主持/孟庆义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与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低碳饮食营养干预与推广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 理事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一、不是所有的血脂指标都需要降

通常说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由于脂质是疏水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只有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才能以脂蛋白形式而存在。因此,血脂升高也导致血中某些脂蛋白水平升高。严格地说,“高脂血症”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脂蛋白因其脂质和蛋白質组成不同,而致其大小、密度、分子量等相异。根据脂蛋白密度大小的不同,可分为5大类:1.乳糜微粒;2.极低密度脂蛋白;3.中间密度脂蛋白;4.低密度脂蛋白;5.高密度脂蛋白。这5种脂蛋白的密度依次序增加,而颗粒则依次变小。其中,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它们的残粒因富含甘油三酯而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测定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然后根据所检测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

但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质成分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助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所以前两个指标(TG,LDL-C)如果增高则需要降低,而后一个指标(HDL-C)如果降低则需要增高。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需要降

近年来,流行病学及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甘油三酯血症在3个水平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一是高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升高的标志;二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与之并存的其他脂蛋白异常;三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有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促凝状态。有些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能穿过内皮屏障并进入动脉壁,通过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被巨噬细胞直接摄取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或通过局部内皮损伤,诱发炎症反应,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因此,为避免动脉粥样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需要降低到正常水平。不过,亦有研究表明:轻度肥胖的危重病患者的存活率要高于低体重的患者;过度的血脂降低,同时伴随结核和肿瘤发生率的增加,故不建议过度减低。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降

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较强,可能与下列4个因素有关:一是颗粒小易穿透动脉壁;二是颗粒表面极性分子减少,与动脉内膜上蛋白聚糖亲和力强,滞留时间长;三是载脂蛋白(apo B)等结构改变,不易被受体识别,清除缓慢,在血浆中停留时间长,进入动脉壁的机会多;四是颗粒表面保护层单薄,抗氧化成分少,易被氧化。其次“百年胆固醇理论”也证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故目前国内外多项权威指南,均将“降低LDL-C水平”视为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首要靶标。

不过,近期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的论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颅内出血的前瞻性研究》中指出:LDL-C水平<70mg/dL的女性發生脑出血的风险是LDL-C水平为100~130mg/dL的女性的2.17倍。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参加女性健康研究中的近2.8万名女性受试者,平均随访19.3年,共发生了137例出血性脑卒中,LDL-C水平<70 mg/dL者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0.8%,而LDL-C水平≥70mg/dL的女性为0.4%,其中最常见的是颅内出血(n=85),其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n=43)。LDL-C水平与脑出血风险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与LDL-C水平为100~130mg/dL的患者相比,LDL-C水平<70 mg/dL的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其2.17倍;LDL-C水平≥160 mg/dL时,脑出血风险也呈升高趋势,但这并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LDL-C水平较低的人可能相对不那么健康,更易于发生脑出血。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升

高密度脂蛋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加强了胆固醇逆转运,促进组织细胞(包括泡沫细胞)内多余胆固醇的清除,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apo Al)被认为是胆固醇的重要接受体,能促进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肝脏成纤维细胞中胆固醇的外流。此外,有报道高密度脂蛋白能对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毒性作用,增强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防止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还能延长前列环素2的半衰期,防止血栓形成。再者,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低密度脂蛋白所缺乏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成分,能调节胆固醇流出,并影响脂蛋白代谢。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35mg/dl(0.9mmol/L)是危险因素,而大于60mg/dl(1.6mmol/L)是负向危险因素;即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提倡采用血脂异常(dyslipidemia)这一名称,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

因此,从哲学上讲,存在即是合理的,血脂“越低越好”肯定是错误的。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人体内保留了血脂,这说明它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才是机体状态的最佳诠释。

温馨提示

建议所有年满20岁的成年人都应检测血脂,至少每5年进行1次。尤其是以下几种人群: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逝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低密度高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高密度互连技术强劲发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