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精准扶贫之路与乡村振兴

2020-03-12 16:44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牧区牧区贫困人口

刘 墨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一、内蒙古农牧区扶贫工作的开展背景

作为全国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2个省份之一,内蒙古曾经有31个国贫旗县和26个区贫旗县,3681个贫困嘎查村,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6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7%。101个旗县市区中,有57个被列入贫困旗县,占全区旗县的一半还多。

内蒙古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牧区,而农村牧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农村牧区。这些贫困旗县有着十分明显的共性特点。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分析,多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多为沙漠、丘陵、山地和水土流失区。自然灾害高发,生态环境脆弱。公共基础设施也十分薄弱,特别是有些偏远农牧区,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仍然没有保障,居民供水、用电、无线电设施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吸引投资能力有限,抗灾能力很弱。教育资源人均占有率低,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信息闭塞,高素质的技术性劳动力严重不足。从产业结构上看,生产往往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生产方式简单粗放,依靠传统种植业或者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可用于耕作的农用田多为山坡旱地,产出农作物数量和种类较少,农民收入水平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会有极高的概率致贫返贫。

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级政府为主导,各方努力支持下,内蒙古的扶贫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20年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内蒙古所有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为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总目标的实现,按时交出了自己的一张圆满答卷。

二、内蒙古农牧区脱贫之路回望

内蒙古农牧区的扶贫之路经历了小规模的扶贫阶段、“输血式”扶贫阶段、“三七”扶贫攻坚阶段、巩固温饱阶段、精准扶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扶贫工作的侧重点,也形成了该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小规模的扶贫阶段(1978-1985)。1978年,内蒙古地区的农村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土地经营制度,实行统分结合,这时期的农牧产品加格大幅度提升,有力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在牧区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很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牧区的贫困现象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这一时期的扶贫虽然没有专门组织带领,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输血式”扶贫阶段(1986-1993)。国家开始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开发式扶贫。国务院划拨专项扶贫资金,制定扶贫专项优惠政策,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并以“输血式”的方式,制定计划划分所有的自治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承包一个贫困旗县的扶贫工作,经过这一阶段的努力,全区贫困人口数量由600万人下降到357万,贫困率下降到30%。(数据来源,用引文)

“三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公布,标志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该计划力争在2000年时,基本实现解决全国农村目前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这一目标。依据这一计划,内蒙古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三七”扶贫攻坚计划,即1994年至2000年,基本解决全区3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中央财政划拨支出5亿元人民币用于每年投入无偿财政扶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贴息扶贫贷款等项目;自治区财政则划拨6亿元人民币用于区内的19个区级贫困旗县,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自1994年的323.9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195万人,贫困人口的发生率自之前的30%下降到10%左右。

巩固温饱阶段(2001-2010)。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年)》文件,大规模地调整扶贫攻坚重点,瞄准贫困村有的放矢。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开展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以及农牧业产业化扶贫战略,围绕“发展、增收、就业”这个主题,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扩镇等创新性扶贫新措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1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投入123亿元,解决了1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重点扶贫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543元提高到4142元。

精准扶贫阶段(2011-2020)。2011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我国全面脱贫,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蒙古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等扶贫政策文件,切实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使老、少、边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要求,内蒙古深入推进“三到村三到户”工程、“五个一批”、“十个全覆盖”、金融扶贫等帮扶项目,精准发力的做法,使得内蒙古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到2020年3月,最后的20个国贫旗县摘帽退出,内蒙古贫困旗县实现“清零”。在2013年至2019年的8年间,内蒙古的贫困人口数从157万人降至1.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7%降至0.11%,区域性的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纵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内蒙古在扶贫工作中呈现出由政策性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多元化扶贫的转变,做到既结合本地区实际,又做到大局服从意识下跳出自然条件限制的创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兴边富民之路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

三、巩固扶贫成果、实现农牧区振兴

摘“穷帽”不易,拔穷根更难。现阶段内蒙古地区的绝对贫困得到了遏制,但相对贫困永远存在。就目前而言,内蒙古贫困地区要想巩固住脱贫成果,走可持续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还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政策性因素。各级政府各部门必须做到压实责任,强化保障,确保资金、政策、金融、科技保障到位。强化问题导向,做到三个“聚焦”即聚焦剩余贫困人口、聚焦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聚焦薄弱环节抓好清零帮扶和整改工作。尽早补齐农村牧区小康短板,进一步改善基础公共设施,继续抓牢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搞好厕所革命、健全完善农村牧区人民生活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等工作,全力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全面提升农村牧区基层治理水平,确保农村牧区治理有效、和谐稳定。

地域性因素。精准扶贫,走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关键在于“精准”二字,在于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各个地方要做到明确农牧业发展重点,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准农牧业发展路径,解决好“水”“土”“草”等重点问题,借助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沿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带领老百姓致富。

人口因素。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牧区教育水平偏低,特别是之前划定的一些国家级贫困旗县,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明显较低,城乡差别仍然十分明显。近几年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虽然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但是因为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专业技能不强,工资收入整体偏低仍是事实。伴随着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渐出现农牧业劳动力女性化、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等经济社会问题,农牧业生产、老人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协作,提供长效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强控辍保学实时监控,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辍学。

每个地区每个家庭的致贫因素都不尽相同。要对剩余贫困人口逐人逐户研究分析,精准落实保障措施。对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将发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作用,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将新致贫返贫人口纳入帮扶范畴。对年富力强有能力的贫困户可以给予资金项目和技能培训上的支持,通过发展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让他们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等方式,靠分红提高收入。还要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潜力,做到致富路上不落一人。

科技因素。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各级部门需要帮助贫困户稳就业、增信心、强志气,让贫困群众主动参与到项目中来,营造人人想做事,个个有事做,脱贫致富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对有需要的帮扶对象要给以技能培训和资金项目扶持,并建立长效跟进措施。

新的时代,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也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自媒体时代,足不出户,联通世界。只要通网络的地方,即使是偏远农牧区,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推销产品,很多农牧民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这种营销方式为自己的农牧产品做宣传,提高自己的收入。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正如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政府要一如既往,持之以恒抓好帮扶工作,让贫困户摘了帽、站得稳、走得远,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信勤劳勇敢智慧的内蒙古人民会继续发扬“蒙古马精神”,趟出一条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共同致富的新路子,不断谱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农牧区牧区贫困人口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隐形贫困人口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