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兰欣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最为基础性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人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魂聚气、强本固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量变基础上发生部分质变。深入研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上的持续探索,弄清楚人、价值、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把握价值观演变的一般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和动物都需要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能量的交换,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动物的需要是本能性的,其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也仅限于本能之内。人与动物的自在生存不同,人是以“生产”,也即自为性的实践活动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都具有社会历史性,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超出了动物本能的范围。“需要”触发“生产”并且形塑着“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再触发“新的生产”并形塑着“更新的需要”。正是在“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这一矛盾运动中,人生产和形塑着自身。“需要”与“生产”如同人的左右两条腿,一前一后交替互进,构成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人的“需要”和“生产”是在社会中进行的,由此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类型。“关系”就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凡是“关系”,都是为人而存在,“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1]533。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可以理解为客体对人的作用、效用[3]。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客体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的需要,其本身是客观的。这也就是说,从客体之于主体需要的关系角度来讲,客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实际上是客观的。
价值作为客体之于主体的功用是客观的,但是由于主体自身的差别,以及价值关系的复杂性,人们对价值有无、价值大小以及价值实现的方式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认知。利益、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价值关系的认知、评价和选择可能就会大相径庭。“‘价值’及其标准的本质或秘密在于人,确切说在于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客观上是一切价值现象、价值问题的‘普照的光’”[4]。人们对价值及价值关系的观念性把握就是价值观念。多重价值观念构成的体系就是价值观体系。“无论是谁的一套价值观体系,它本身都有自己的核心”[5]。在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价值观起支配和统领作用的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社会的精神追求,反映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或者说人们一旦接受了某种价值观,也就形成了一种认识事物的视角,看待人事的思维方式,界定和排序是非善恶的原则与参照系。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实质上是特定个人、集团、阶级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理想的文化表达,是对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需要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任何价值观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不是永恒的,也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迁。所谓“普世价值”, 实际上是把特定的具体价值观当作抽象一般的价值形式、原则来绝对化,进而追求某一具体价值观的对外统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言:“他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603社会存在作为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依据,从起源上决定了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构成价值观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要矛盾从社会的“需要”和“供给”两个基本面及其关系上,体现着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阶段性总体特征与问题,表达社会的整体性诉求与关注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
首先,从需求角度来看,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重心出现了转移。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7]。从吃饱转向吃好,从穿暖转向穿好,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从物质满足转向政治参与和精神享受,需要的内容、结构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次,从供给角度看,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生产供给的总体速度与规模都发生了变化。从绝对落后到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生产的规模与速度,而是质量和效益。第三,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来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整体结构来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与发展不能在短期内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8]。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从“物质文化需要”转为“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诉求的方向与重点、矛盾化解的途径和机制等都有了新的内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反映了国情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供给和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要“硬”起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经济体量和全社会物质基础不断壮大,硬实力持续增强。改变精神文明的“短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其次,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变化要求核心价值观导向的侧重点适度转移。从“欠发展”到“发展起来以后”,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起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理论和文化支撑。邓小平曾经讲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少”[9]。初步发展起来以后,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需求被激发,但“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决定了社会总供给还很有限;利益分化,贫富差距拉大;不同利益群体激烈博弈,形成了利益固化的藩篱;思想泛化,社会共识越来越难以达成;社会进入诉求表达与矛盾凸显期;等等。我们经历了从追求实现价值的条件向追求价值目的本身的飞跃,“从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即以物为本,到注重人本身发展的以人为本,再到注重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以人民为中心”[10]。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多元和广泛,对精神文化生活、民主政治表达和参与的需要日益强烈,核心价值观必须对此予以观照。第三,发展起来以后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核心价值观应适时转型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的新历史方位。要从以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为主要任务,转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为主要任务;要从物资匮乏阶段的速度、规模取胜,转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胜;要从效率优先、先富带后富,转向注重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依然艰巨,核心价值观的聚焦点应从站起来、富起来的主题适度转向强起来这一新主题。
概括来讲,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以及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历史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凝魂聚气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乘势而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尽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没有改变,但是初级阶段的内涵、发展中国家地位以及党的中心工作的侧重点与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要把人当成目的,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客观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条件也是客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当确认“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现实性,肯定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其次,充分尊重多样化生活,引领奋斗幸福人生。“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含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还包括心理性需要,因人而异,不是可以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固定僵化的。“美好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心理感知,同时具有无限的扩张性,既美好又没有止境”[11]。“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肯定“美好生活需要”的开放性,充分尊重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发挥主流引导功能,倡导绿色、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倡导人生“奋斗幸福观”。
一方面,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核心价值观基本追求。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国家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聚合新发展理念,在观念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中实现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协同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引领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引导先富带后富,彰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原则。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推动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同时,积极营造“先富带后富”的价值观氛围,营造实现共同富裕的舆论氛围,从而坚定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内核。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发展进入新方位,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承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强国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构筑中国精神与力量,实现“魂有所向”“魂有所依”“魂有所化”。一是服务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魂有所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只有始终坚持并服务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在多元思潮和复杂价值观环境中更好发挥主流引导、整合共识功能,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魂有所向”。二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魂有所依”。人是价值观的生成主体、实践主体,也是价值观传承、发展的活跃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是主体、人人是环境、人人有责任。但是从长远来讲,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寄托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青年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观。牢牢抓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着眼点,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够“魂有所依”。三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魂有所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进行“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需要“伟大精神”。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的利益、需要和关注点更加差异化、个性化,同时多种思潮、多样价值观并存的文化生态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然更加复杂。改革开放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12],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更好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更好整合社会共识、凝聚人心力量。只有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产生的一系列新环境,内化于心构筑中国精神,外化于行汇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魂有所化”。
首先,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开放、生成的体系,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与实践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三个层面、24个字、12 组范畴适时进行合理再阐释,在持续不断的阐释中注入新的内涵和意义。其次,抓住有利契机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表达与传播。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把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推到了前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出场时机。世界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中国贡献方案和智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立场、价值与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更加注重强化国际表达与传播,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树立“中国形象”。第三,在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升华。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3]。人类共同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与挑战给出的中国方案,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践行和捍卫。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在坚持人类共同价值原则,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于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理念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