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涌现出大量具有复合功能综合体集聚的商业社区,这类社区通常包含了零售、餐饮、休闲、服务、办公等多种商业业态[1]。由于商业社区具有的危险源较多、楼宇密集、疏散通道不通畅、人员高度密集等特点,商业社区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便容易形成灾难连锁反应。因此,围绕超大型城市商业社区应急管理开展针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目前学者的研究结论,应急管理中需要面对的研究问题,一般有资源管理问题、人员撤离问题、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置中在线决策支持、教育培训问题等[2]。本文从资源管理问题出发,选取某超大型城市某行政区的四大中心重点商业社区为一级抽样群体。
本文调查表参考张宾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应急资源数据库[3],并引用改进后的CAR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系统[6](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adiness)对某超大型城市四大重点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开展定性评估。评估邀请了某超大型城市内消防工作、交通安全、地震研究、应急联动等部门中的六位专门负责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专家。
本文特依据《我国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指标》[7]建立适用于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1)应急资源清单(R1)。本文重点分析商业社区中配备的市政类应急设施及应急器械的数量是否足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是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5]。(2)应急救援队伍(R2)。商业社区救援队伍通常由周边警力、消防队、医疗人员、商场安保人员以及社会志愿者组成。(3)应急培训与演练(R3)。(4)安全隐患排查及清理(R4)。(5)应急预案体系(R5)。社区内各商场应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编订出可行应急预案,包括综合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应急预案[4]。如图3-1所示。
图3-1 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体系
(一)某超大型城市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评估
某超大型城市六位专家对本文中选取的16个评估指标逐一进行打分,专家具体评分结果如表3-1所示,专家评分的平均值分析结果如表3-2所示。
表3-1 某超大型城市四大重点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表3-2 专家打分结果汇总
(3-1)
根据CAR评估方法,若评估结果的计算得分在1至1.5分之间,代表评估结果显示需要改进,结果归为红色区域;若评估结果的计算得分在1.5至2.5分之间,代表基本达到基础要求,进入绿色区域[4]。本文中总得分在绿色区域内,说明其基本达到应急准备标准的基础要求。
(二)某超大型城市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分析
分析某超大型城市商业社区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结果表明其应急准备能力虽基本达到要求。部分一级指标评估结果在红色区块的类别内,显示其应急准备情况应加以改进。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了如下基本结论:(1)在当前超大型城市与商业社区迅速发展的情势下,建立了商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采用某超大型城市商业社区作为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估样本,并给出了商业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