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益 杭州市富阳区鹿山中学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对“小组——游戏——竞赛”这一具体合作学习模式实践策略的研究,进一步论证该主流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当中的应用价值与不足之处,继而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整与完善。
此外,合作学习模式的科学应用,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有研究成果当中之团队合作模式具体应用流程设计与指导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基层教师在开展以此为背景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可参考成果十分有限。基于此,笔者希望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的部分模块及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弥补现有研究成果之于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
笔者将“创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视之为本次研究的主题,并选择本校七年级(1)班及七年级(3)班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本次研究,其中七年级(1)班被预设为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的实验班,七年级(3)班则被预设为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的对照班。此外,两个班级学生人数均为48人,且男女比例均为1:1。
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常见研究方法。
1.实验开展起止时间
本次对照实验从2020年2月底开始至2020年5月底结束,历时3个月,共计12周,总计36个标准课时。
2.实验实践开展地点
笔者将本校操场设置为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的主要实验开展场地。
3.实验所需辅助工具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所需的辅助工具涵盖如下几种:根据实验内容与学生综合现状设计而来的《体育学习兴趣问卷》与《德克萨斯行为量表》、时间测量工具、长度测量工具等。
4.教学方案当中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及不同项目所用课时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笔者主要选择以下几个用于实验的体育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所涉及具体技术技能涵盖3课时的颠球学习、3课时的传球学习、3课时的运球滓)、田径类(4课时的专项速度训练、4课时的专项耐力训练、3课时的综合训练)、跳跃类(4课时的跳绳专项学习与训练、4课时的立定跳远专项学习与训练、2课时的蹲踞式跳远专项学习与训练)。
本次研究过程当中,被用于正式学习的时间为30个完整课时,而剩余6个课时则以3课时为一个单位被分别应用于针对既定项目的实验前后测。
5.教学方案设计
(1)实验准备环节
1)为实验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
合作学习模式背景下的学习小组划分主要囊括同质划分、异质划分两种形式。首先,在进行同质性学习小组划分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群体的综合现状,并取其现状当中的某一条,并按学生群体该方面的具体水平对其进行分组,将相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置于同一组内。其次,异质性学习小组划分,则是根据当前班内学生群体的综合能力与水平,进行更具均衡性的分组,保证各学习小组内学生群体的体育各水平层次(体育技能水平、体育学习兴趣、性别等)的学生均有均匀分布。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笔者选择通过异质分组法对班内学生群体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按班内学生人数,笔者将参与实验的七年级(1)班的学生群体平均分为8个6人小组,且各小组男女比例相同。且各学习小组内均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涵盖其中。
2)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场地的规划
首先,为确保对照实验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实验准备阶段做好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方案设计应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开展形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多个方面。其次,在对照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项目与内容,在校内划定合适的训练场地,并提前准备好训练过程当中所需的所有辅助器械。
(2)实验开展模块
1)课堂导入环节
所谓课堂导入是通过一个过渡环节将主要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则旨在通过更为灵活有趣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体育课堂参与兴趣,同时通过参与该环节,帮助其建立起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基础认知。
教师可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热身运动、体育拓展游戏、韵律体操等形式,构成小组合作背景模式下的教学导入环节,同时,教师应对该阶段的学生运动负荷进行科学的把控,以不影响课堂主体教学活动为宜。例如:在组织开展足球变向运动教学活动时,笔者根据该项教学内容的运动特点,选择将与之具有类似特征的“蛇形跑”应用于教学导入环节,并将该环节时长控制在5至8分钟之间,并在初步运动结束之后,以颇具引导性的语言建立起“蛇形跑”与“足球变向运球”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之对后续课堂学习主体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讲解示范环节
在该环节当中,教师首先应就既定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集体讲解与多角度示范,而学生群体则应该在教师讲解示范结束之后,根据相关技术特点及要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练习。例如:在某一堂课当中,教师对接力跑教学范畴当中的接力棒的传接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解与全方位的示范,在讲解与示范结束之后,学生群体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相邻两人为一个单位进行初步的动作模仿与练习,在此过程当中,若学校接力棒数量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使用,学生则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择使用自制器材进行初步练习。
在初步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群体进行正式分组,并为其划定合理的练习场地,同时应在练习正式开始之前对学生明确练习标准与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练习要求,为其练习过程指明方向。最后,在完成相应练习之后,组织学生群体展开小组比拼,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群体学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给予其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3)游戏竞赛环节
在体育课堂上的游戏竞赛环节当中,竞赛主体是不同的学习小组,而这种组间竞赛中小组不同成员所出场的顺序,肩负的任务可由组内成员共同商议后决定。例如,在接力跑范畴内相关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会组织突出某一重点的接力跑比赛,而在接力跑比赛过程当中组内所有成员均应在正确使用相关技术要领的基础上,自主安排组内成员的出场顺序,如选择合适的成员率先出场起跑,选择合适的成员最后出场进行冲刺,从而在小组竞赛过程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为强化学习小组内成员对自身及其他成员的客观认识,相关竞赛应至少组织开展2至3次,并在每次比赛结束之后,引导组内成员进行反思与总结,汇总记录本小组成员在竞赛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并就相关问题与困惑向教师寻求指导与帮助,从而使组内成员对相关技术技能的掌握得以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为之后更为深入的学习夯实基础。
4)学后评价环节
在传统教学理念背景下的学后评价环节,教师通常会将学生的学后测试成绩抑或是小组竞赛的最终成绩视之为学后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因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此种只对学生收效进行评价的方式看似公平,实则有失偏颇。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在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将对学生的个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师生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组间互评等形式纳入其中,此举可使班内所有学生的客观学习现状得以全面凸显,看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信程度的有效途径。
在为期三个月的对照实验结束之后,笔者对参与实验的七年级(1)班与七年级(3)班的学生群体进行了实验后测。实验后测试内容与实验前的测试内容相同,同样包含50米跑、800/1000米跑、立定跳远、颠球几项。在得出具体测试数据之后,将相关数据与实验开始之前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掌握学生运动能力的变化。
1.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群体速度素质的影响
通过对表1中实验班级学生与对照班级学生在干预实验前的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验干预之前,两个班级学生的50米跑平均成绩并无较大差距,且实验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略低于对照班级。
表1 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50米跑测试成绩汇总表(N=48)
通过对表2当中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比可见,在立足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班学生的50米跑测试成绩较之实验开始之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班学生实验干预后的50米跑测试成绩则较之实验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而此时,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间的差距已然拉开了明显差距。
表2 实验后两个班级学生的50米跑测试平均成绩(N=48)
在本次对比实验当中,实验班级采用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而对照班级则以常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周期内,两个班级教学活动的开展次数与时长均相同。而在通过一个月的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班级学生的50米跑成绩较之实验干预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且班内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也得到了有效拉近。对照班级学生的50米跑成绩在通过一个月的常规教学之后,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整体低于实验班级,且班内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较之实验干预前无太大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创新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使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速度素质得以有效提升。
2.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群体耐力素质的影响
通过对表3、表4当中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创新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之前,两个班级女生800米跑测试成绩水平基本持平,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干预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测试成绩由之前的387.51±1.69提升至369.47±1.25,实验前后成绩之间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而对照班学生的测试成绩仅由之前的384.49±2.13提升至381.25±1.74,实验周期结束之后,测试成绩虽略有提升,但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800米跑是衡量女生耐力素质的主要参考依据。基于此,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初中女生的耐力素质水平。
表3 实验前两个班级女生800米跑测试成绩汇总表(N=24)
表4 实验后两个班级女生800米跑测试成绩汇总表(N=24)
通过对表5、表6当中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创新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之前,两个班级男生1000米跑测试成绩水平基本持平,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干预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测试成绩由之前的489.21±2.37提升至469.75±2.34,实验前后成绩之间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而对照班学生的测试成绩仅由之前的487.25±3.14提升至474.24±2.11,实验周期结束之后,测试成绩虽略有提升,但提升幅度却远低于实验班级。而1000米跑同样衡量男生耐力素质的主要参考依据。基于此,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初中男生的耐力素质水平。
表5 实验前两个班级男生1000米跑测试成绩汇总表(N=24)
表6 实验后两个班级男生1000米跑测试成绩汇总表(N=24)
通过对表7、表8内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见,两个班级学生实验后的立定跳远成绩较之实验前虽略有提升,但提升幅度十分有限。在此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又对实验所涉及项目与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审视,其中与跳跃相关的内容设置相对较少,仅依靠“跳绳”“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三项内容的短期训练是无法有效改善学生群体跳跃水平的。
表7 干预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汇总表(N=48)
表8 实验干预后两个班级立定跳远测试成绩汇总表(N=48)
通过对表9、表10内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见,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的颠球水平大致相同,而在为期三个月的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班学生的颠球成绩由之前的2.5±1.5提升至3±2.5。而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则由之前的2.5±1变化至2.5±1.5基本无变化。基于此,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系统应用,可有效改善学生群体对课堂所学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
表9 干预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颠球测试成绩汇总表(N=48)
表10 实验干预后两个班级立定跳远测试成绩汇总表(N=48)
(1)创新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使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速度素质得以有效提升。
(2)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
(3)仅依靠“跳绳”“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三项内容的短期训练无法有效改善学生群体跳跃水平的。
(4)创新合作学习模式的系统应用,可有效改善学生群体对课堂所学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
(1)教师应在当前所面对学生群体综合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应用,因所面对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不可完全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
(2)应将合作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进行常态化处理。无论是何种教学开展形式,短期的实践应用是无法发挥出其潜在价值的,若将该教学开展形式的应用常态化,则不仅能够实现既定的运动能力提升预期,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得以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