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0-03-12 06:34
观察与思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恩格斯马克思

段 光 鹏 王 莉

提 要: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理论逻辑上看,“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根本追求,反映了共产党人在价值追求上的初心和使命。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面前坚定而执着地确立了初心和使命,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实践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需要,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在全党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词是初心和使命。其中,初心是人最初的理想、愿望与信念,是人从事实践活动时坚定的立场、树立的信仰、确立的目标,它回答的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初心绝不是只停留在立场、信仰、目标层面,它必须外化为实际行动,以展现行为主体的历史使命。使命回答的是“为了谁”,干什么、怎么干?初心与使命是统一体,初心是使命的本原和要求,使命是初心的升华和归宿。忘记了初心就记不住使命,违背使命就必然改变了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源自于“为人类求解放”的价值追求,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用初心换得民心、靠民心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探索,源自于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现实要求,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逻辑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动力,从根本上来讲,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规定,而“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马克思主义正是关于“为人类求解放”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正是“为人类求解放”的运动。“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根本追求,并随着马克思提出和应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而不断完善,因此反映了共产党人在价值追求上的初心和使命。

(一)“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事业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暴露的19世纪,为了加强欧洲各国社会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情况,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马克思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相继在一些城市设立支部。1847年6月,他又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与此同时,马克思通过撰写《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等系列文章,从理论上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现在和未来,给世界各国工人运动以科学理论指导。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系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这一方面导致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加剧;另一方面又使各国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战胜他们共同的敌人。为了顺应新的斗争形式及其发展需要,1864年9月底至10月初,马克思不得不中断《资本论》的写作,开始领导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并亲自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章程》等重要文件。在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马克思认为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并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在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作了《法兰西内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认为要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工人阶级新政权,代替被打碎的旧国家机器。由此可见,马克思具有“为人类求解放”的伟大情怀和使命,是社会主义最为坚强的支柱。

(二)“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主题

马克思一生的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但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一经确立,就从来没有改变过。1835年8月,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这样的职业,蕴含着“为人类求解放”的思想主题,成为马克思理论创作的思想源头和逻辑起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不合理性,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原始积累下人的不自由和不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马克思之前的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理论上的批判和情感上的控诉,但是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恰恰是马克思发现了“为人类求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探讨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时,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27页。。因为马克思看到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但仍然难以掩藏“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使工人变成更加贫困的历史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这一切都致力于探求无产阶级摆脱苦难以实现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引和现实条件。

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为人类求解放”的物质力量,还找到了“为人类求解放”的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27页。革命的目的归结于“为人类求解放”,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赋予人以自由、尊严、荣誉等人之为人的基本要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加彻底的解放。而“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其原因进行了集中分析:第一,“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第二,“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第三,“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马克思、恩格斯最后得出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由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压迫地位,在现代工业组织起来的生产力中所起的代表作用以及在资本主义演化中阶级矛盾本身的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必然要肩负起消灭私有制、谋求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可见,“为人类求解放”并不是无产阶级的一种主观诉求,而是历史赋予无产阶级的一项光荣历史使命。

(三)“为人类求解放”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强调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6、41、42、42、43、53页。。这一价值目标所确定的初心和使命,成为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指引和力量源泉。作为领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开展共产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实现“为人类求解放”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的性质、观点、意图进行了公开的阐明:“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4、42、632、609页。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共产党人来自无产阶级,由无产阶级中最积极、最坚定的分子组成,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4、42、632、609页。他们不仅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实践上的先进代表,也是思想理论文化上的先进代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4、42、632、609页。这就使得共产党人能在理论和规律上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条件、进程和前景获得正确认知。共产党人的实践坚决性和理论先进性使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为人类求解放”这一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通过阶级斗争,“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彻底改变自身被奴役、被压迫的异化现象,把自身从剥削与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从而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可见,共产党人是彻底的革命者,是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把“为人类求解放”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

二、历史逻辑

以民族救亡和复兴、人民解放和幸福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面前坚定而执着地确立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伊始就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初心和使命引领下,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史、强国史,也是一部在初心和使命引领下,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努力的奋斗史、贡献史。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出场

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封建统治后期,由于统治者的闭关锁国和自甘堕落,错失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渐渐落伍于西方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4、42、632、609页。1840年鸦片战争后,欧美列强连续发动对华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贸易制度和国际法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4、42、632、609页。从那时起,为摆脱侵略压迫,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就成为中华儿女最强烈的梦想。为此,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与斗争,但都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领导而失败。

新的斗争实践呼唤新的理论自觉,催生新的政治势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1921年7月,十几位热血青年胸怀救国壮志,将青春与热血融入信仰,在繁华都市上海共商建党大业。然而阴霾突袭,一次秘密的红色盛会被迫中止,但建党伟业并未半途而废。一行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分头转移,先后抵达嘉兴南湖。就是在那艘八块大洋租来的南湖红船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当星星之火初燃于暗夜,哪怕是一些当事人都未曾料到其波澜不兴后的“四海翻腾,五岳震荡”,但其燎原之势已被时代所预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诞生于那个受欺辱、挨打的旧中国,孕育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南湖起航到奋楫金沙江,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从引领改革潮到领航新时代,虽然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指向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人都在遂行时代任务的历史实践中为实现初心、完成使命而不懈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发展锻造

基于对初心和使命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以契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思维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批评了“不认可以一部分的牺牲,换多数人的福利”的错误主张,认为实现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希望在于广大的劳动群众,共产党人要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1925年,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到,“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其目标是为了“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809、1004页。。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演说时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809、1004页。1944年,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809、1004页。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初心和使命,代表着多数人的利益永远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的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梦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随后由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伟大历史使命征程中一度遭受了重大挫折。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秉持初心和使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首位,成功规划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1987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访问时答道:“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265、372页。在改革开放中,有部分人对“共同富裕”口号感到质疑。对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265、372页。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三个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265、372页。以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志,邓小平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规划,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改革在深入,时代在发展,国内国外环境在不断变化,党的执政理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站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⑤《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胡锦涛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⑥《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6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时代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历史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远大目标。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一名老党员回信时,第一次引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从八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化了这一认识,在主题中突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⑨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2018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更加精练地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⑩《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18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后来的一些重要讲话中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认识,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把党的领导同人民群众的诉求统一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依照人民的意愿、群众的期盼研究和确定发展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在切身实践中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形成合力,从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注入前进动力。在近百年的砥砺前行中,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初心和使命为切入点把政党的使命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三、实践逻辑

对于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执政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尽管因时代、环境、矛盾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但无论走多远、取得多大的成绩、面临多么大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却是如磐石般坚固而永不改变、永不能忘的。因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15、61页。,忘记了初心和使命,人民群众就会对党感到陌生,就会有对党不认同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守初心和使命,把初心和使命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源”和“发动机”,时时回望和确认,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一)坚守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担负着远大奋斗目标的使命型政党,奋斗目标就像一盏明灯不断照亮着中国共产党人前行。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新时代提出的一个宏伟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作为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出耻辱、谋求盛世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进取心。但民族复兴大业是十分伟大、十分艰巨的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15、61页。。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也不希望更不允许全党忘记初心和使命,并且为继续坚持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15、61页。,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不断造福于人民,与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合力,就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奋斗目标。

(二)坚守初心和使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15、61页。我们党依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而且还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严峻的。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多重考验、危险和“陷阱”等复杂形势,在少数党员中确实存在着“四个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薄、生活作风腐化、贪污腐败严重等不良现象,这在本质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党内一些人初心和使命的缺位。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①《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64页。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以个别党员初心和使命缺位的现象来遮蔽全党所呈现的良好态势,也不能低估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任由这些不良现象盲目蔓延。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是在一个复杂的现实场域中进行的,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各种问题盘根错节的现阶段,“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会被历史淘汰”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秉承忧患意识,时时自我警醒,认识到我们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三)坚守初心和使命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有过去改革积累下来的问题的羁绊和牵扯,比如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能力、实体经济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脱贫等民生领域依然有不少问题与困难,还存在着如何更好促进公平正义和增加人民福祉以及打破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等“硬骨头”问题。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页。。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党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一方面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从国家层面上整体谋划、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促使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尤其注重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之,只有“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层面、多样性、个性化的生活需要,才能有效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