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转向与理论建构
——乡村旅游理论建构”线上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0-03-12 12:55旅游导刊编辑部
文景 2020年6期
关键词:导刊建构领域

《旅游导刊》 编辑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期刊社《旅游导刊》杂志于2020 年12 月12 日成功举办了“旅游研究转向与理论建构——乡村旅游理论建构”主题研讨会。此次会议是“旅游研究转向与理论建构”系列研讨会的第四场。

会议伊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导刊》执行主编助理王金伟副教授对各位嘉宾和参会者表示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他指出:乡村旅游,是旅游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领域。大量学者都曾在此领域躬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随着研究的深入,乡村旅游领域的知识外溢效果也初步显现,在引导旅游学科走向成熟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似乎并未广泛意识到理论建构的重要性,而是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实践领域密切相关的方面,导致该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实践、轻理论”的研究偏倚。这不仅不利于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引,也不利于该领域在学术研究中的纵深化延伸。庆幸的是,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意识到这种偏倚带来的“风险”,并有意识地探索乡村旅游的理论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建设,《旅游导刊》“旅游研究转向与理论建构”系列研讨会邀请到3 位在这一方面有深刻思考的学者,向大家分享他们的观点。

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李燕琴教授作题为“从旅游现象到理论阐释——透视我们的乡村”的主题演讲,她从“中层理论是出路吗? ——社会学与管理学夹缝生存体验”和“中国乡村社区参与——长老式文化中间人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困境,也谈及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与西方的差异性。她提出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理念,强调任何理论都是来源于现象、来源于经验,即使再宏大的理论和现象及经验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有的理论都是对于现象和经验的透视。她指出,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存在差异,针对源于西方的社区生态旅游如何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这一问题,“长老式文化中间人”或许是能够实现引领社区均衡发展、沟通社区内外文化并且可复制的方案路径之一。

接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苏明明副教授作题为“乡村旅游研究理论建构的社区视角”的主题演讲,从社区的视角探讨乡村旅游的理论建构。她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对乡村旅游社区的研究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她向大家分享了其介入乡村社区研究中,在理论层面不断思考的过程,即从参与视角到从生计、增权、福祉视角,最终到以一个更全面的概念探讨乡村旅游社区美好生活的研究过程。她以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脚下的社区以及三清山世界遗产地周边的3 个自然村为案例,详细诠释了其社区研究思路在社会发展大环境中不断拓展延伸的演化路径。她指出,当下的乡村需求变化很大,更加关注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而研究者的研究框架也应跟随新时代、新的社区发展需求进行变化,更好地关注到整个社区美好生活的理论建构。

最后,湖北大学商学院的李志飞教授作题为“从乡村性到后乡村性——乡村旅游的理论展望”的主题演讲,从“何为乡村性?”“乡村性的流失与解构”“后乡村性:乡村性的重构”“乡村性的测量:乡村性指数”“后乡村性指数PRI”5 个方面进行观点分享与研讨。他在对乡村性作简单的理论层面的回顾后,指出乡村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乡村性正在消解和流失,而“后乡村”概念是对乡村性的反思与超越,强调乡村不是先存的实体,而是经由社会实践所建构的产物,乡村研究应该关注“他者”形成多元化的话语,不是一味强调权威知识而支配乡村发展。他建议从乡村去农民化、乡村的“再地方化”、文化城市化、居住(living)到栖居(dwelling)、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连续体、社区参与到社区营造6 个维度去理解“后乡村性:乡村性的重构”,并提出在原有一些乡村性测量指标基础之上,可以考虑构建新的后乡村性指数PRI。他强调,从乡村性到后乡村性的变迁中,对后乡村性维度和后乡村性指数的建构,最终目的是优化乡村治理结构。

讨论环节中,专家们主要针对社区参与能否成为乡村理论建构的一个突破点以及如何突破,东西方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乡村旅游增权的不同以及如何在我国更好地实现制度增权等问题发表见解与探讨,并回答了在线会议及直播平台观众的其他问题。与会者和专家们积极互动交流,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主题明确,有针对性地探索了乡村旅游的理论问题,对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建设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导刊建构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房地产导刊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