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应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物实验技能和综合科研能力。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改革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已成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主要着手于实验课的内容、比重、教学方式等。根据我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实验动物的使用者,结合医学实验动物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近二十年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并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理念和生物安全意识融入实验教学
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选修实验动物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所掌握的实验动物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甚至有学生从未接触过实验动物,统一的教学要求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了解学生情况和他们急需获得相关实验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实验课将学生适当地分组,在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掌握上略有区别。对实验技能熟练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增加动物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将动物实验与各自的专业和研究课题相结合,突出专业的动物实驗设计。
课堂上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以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知识需求为导向进行授课。面对常用实验动物的麻醉、采血、给药、安乐死的多种方式,学生有时无从把握,尤其是未接触过实验动物的学生,采用哪一种方式是恰当的,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要求授课老师强调学生掌握易操作的实用方法,如麻醉大小鼠多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兔子多采用耳缘静脉注射麻醉。进行动物解剖时介绍并比较不同种属动物的特性(如大鼠無胆囊且盲肠不发达,豚鼠和兔的盲肠发达等)。此外,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种类多,其建立也有多种方法,不可能面面俱到,授课中注重不同学科动物模型的共性需求,主要介绍典型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和动物实验的新方法等。
实验课不应是简单的教师示教,学生去动手操作的过程,而应当融入相关的实验动物知识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实验课离不开实验动物,而小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其和人的基因具有99%的同源性,与猴、猪和犬等动物相比,小鼠具有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力强和周期短等优势,且近交系小鼠多。有学生问,同为近交系小鼠,为什么构建转基因动物或基因敲除用黑色的C57BL/6小鼠而不是白色的BALB/c小鼠,其原因在于这两种小鼠的不同特性,C57BL/6小鼠是首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小鼠品系,遗传背景的高度稳定性,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而BALB/c小鼠具有白化、免疫缺陷的特征,对致癌物敏感,常用于癌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为了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理念(“3R”原则)引入实验课教学中,也就是具体落实到实验操作和动物实验的各个环节,如采血时,先对动物进行麻醉再采血,可减轻动物痛苦。强调动物实验操作不规范或错误操作,不仅易被动物咬伤、抓伤,而且会对动物造成一定损伤,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及时制止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或错误操作。提醒学生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使用具有防护作用的手套抓取动物等,实验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及时套上针管,以免误伤到自己或其他同学,动物尸体、注射器、口罩、手套、棉球等分类存放在指定处,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使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将自制及来源于其他途径的动物实验操作视频与多媒体课件组合,课前让学生观看视频,课上教师示教和指导,对实验的重点内容进行点拨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课堂授课的效率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此外,动物模型的建立需要时间,课堂有限的学时无法完成,学校实验动物中心作为教学科研的平台,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积累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资源,可利用中心自身的资源,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制作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动物模型的课件和手术操作过程的视频,如哮喘模型、脑缺血模型、裸鼠移植瘤模型、糖尿病模型、肥胖模型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等,引入课堂,增加亮点,本人曾将承担的科研课题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和广州管圆线虫模型的制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课时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安排动物模型的观摩实验。在过往的带教实验中,意识到实验课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应探索建立教学、科研、服务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的具体模式,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协助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动物实验,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三、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我校实验课传统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考勤、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综合评定。这样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体现学生的綜合能力,应摒弃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增加动物实验设计的开卷考核方式,而动物实验设计需将实验动物学知识与学生专业及研究课题相结合,完成有关动物实验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评分。这就督促了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和制订实验方案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近几年,我校将学生选修实验动物学的考核成绩与动物实验的科研项目准入相关联,考核通过后获得准入证,可作为开展动物实验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实验课应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要求而进行调整或改革,调查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知识关注及要求不同,今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相应调整实验课教学内容,如药学专业学生侧重药物安全评价的动物实验;生殖专业学生侧重动物阴道涂片观察其发情周期等实验;外科专业学生增加外科手术操作实验等。此外,广泛使用基因工程小鼠,在自行繁殖其后代用于研究时,开设小鼠基因型的鉴定等实验,使实验动物学教学真正适应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冷扬,鲍波,朱少平,等.应用科研案例教学法的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4):274-276.
[2]刘慰华,林双峰.学生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5(3):256-258.
[3]张青峰,冯昆,刘星,等.基于实践的学生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72-274.
[4]张爱华,曾文滔.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3):93-95.
作者简介:李勇淳,(1978-2),男,朝鲜族,吉林,郑州大学药学院, 讲师,博士学历, 研究方向:药物毒理学, 药物安全性评价
(郑州大学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