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社会工作与我国民族乐器相结合,在分析我国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遇到的问题时,重点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探索解决方法,助力民族樂器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关键词:社会工作;民族乐器;传统文化;文化强国
0 引言
我国的民族乐器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乐器承载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乐器演奏出来的轻快、婉转、悠长、低沉的旋律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国的乐器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以及拉奏乐器等类别。发展我国民族乐器,有利于培育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我国民族文化才能在与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但是我国民族乐器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难题,本文探讨我国民族乐器发展过程陷入的五个困境。
社会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这样一段发展历史里,社会工作不断探索着多个领域的实务可能,由最开始的妇女、儿童、司法和医务领域,到如今的绿色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和文化社会工作等领域。本文将民族乐器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拓展社会工作领域,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社会工作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乐器、学习民族乐器,进一步增强民族乐器的影响力,以实际行动帮助民族乐器走出发展困境,同时承担起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社工行业的一分力量。
1 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困境
1.1 民族乐器自身问题
关于民族乐器自身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种类、指法技巧、记谱法等方面阐述。种类上,中国的乐器有吹、打、弹、拉四大类,每种类别下面都有几十种具体的乐器,过多的种类使人们眼花缭乱,不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例如,人们常常分不清古琴与古筝,笛和箫,柳琴、阮还有月琴等外表相似但实际上不同的乐器。指法技巧上,以琵琶为例,右手有弹、挑、滚、分、勾、抹、扫、轮等指法,左手有捺打、带起、撇、揉、吟、虚按、绞弦、推、挽等指法[2],复杂多样的指法让许多对民族乐器小有兴趣的人望而却步。记谱法上,由于中国乐器的记谱法不统一,出现了不同乐器有不同记谱法、不同地区有不同记谱法、不同乐手有不同记谱法的现象,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从上面三个民族乐器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繁多的种类、复杂的指法、不统一的记谱法提高了人们学习民族乐器的难度,不利于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1.2 民族乐器遭受电声乐器的冲击
步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音乐与电子科技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乐器,乐器拥有了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这种新型乐器便是电声乐器,最常见的电声乐器有电子乐器和电乐器两类。乐手通过触碰特定的电子发音体发出电子合成音的乐器叫作电子乐器,这种乐器完全由电路组成,可以模拟任何一种乐器以及任何一种声音,具体有电子琴、电子鼓和电子合成器等。电乐器则是一种具有活动结构的电动机械装置,比如通电使用的电吉他、电贝斯,由于其发音体仍然是弦则被归类为电乐器。电声乐器的出现,无疑对民族乐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传统民族乐器用木材、竹材以及动物毛发毛皮等天然材料制成,成品质量或多或少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乐器的音色上。而电声乐器由工厂流水线系统生产,除质量问题外,音色规范化、统一化,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电声乐器可以模拟任何传统乐器的声音,且性能稳定,受外界影响小,因此民族乐器的发展陷入又一个困境。
1.3 民族乐器遭受西洋乐器的冲击
西洋乐器的冲击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即制作工艺、音乐教育体系、西洋乐器交响乐团。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入,一系列标准技术的快速革新和推动,使西方乐器制造业变得规范化、科学化。西洋乐器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物理理论、科学依据探究乐器出音效果的最优化,比如哪种密度的板材最适合做吉他的面板,管乐器的孔开在哪个部位有最好的音色。制作者用科学的仪器调试每一款乐器,经过各种精密的设计,西洋乐器的用料比民族乐器高效得多。比如同样共鸣箱大小的乐器,西洋乐器普遍比民族乐器轻,西洋乐器在制作过程中,只寻找最适合的材料而不依赖于名贵木料和著名大师。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西洋乐器在不输音乐性能的前提下,性价比远远高出我国民族乐器,因此我国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人们的入门乐器是规范化生产出来的吉他。同时,西洋乐器有完整且自成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音乐的发展主要靠经验,而传承靠理论,西方的音乐早早进入了学术领域,开始向形式化、体系化、理论化发展,这些研究对音乐的实用性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而我国音乐由于记谱法不同,在理论这块稍有逊色。西洋乐器交响乐团的演奏在音乐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表现张力十足,曲库丰富多样,风格五花八门[3],因此影响力非同一般,而现今我国最好的民乐团还不具备交响乐一样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曲库,因此西洋乐器对民族乐器发展的冲击不言而喻。
1.4 人们的思维固化
人们对民族乐器的固有认识来源于主观层面以及日常接触场合,例如唢呐与双簧管是同源同类的乐器,双簧管的音色清新悠扬,唢呐的音色霸道张扬,人们对两者音色的感受,本质上只是审美品位不同,但主观上,人们往往会将双簧管与西方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甚至是贵族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会把唢呐与贫穷百姓联系在一起。因为旧社会的唢呐艺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学习唢呐的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4]。再比如提到二胡,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悲伤的《二泉映月》以及街头卖艺。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民族乐器的场合比较有限,人们对民族乐器仅有的一点认知变成了全部,这样的固有认识是非常局限且具有偏见的,极大地影响了群众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情。
1.5 大众媒体的误导
民族乐器在电视荧幕上的展示,从正面影响来说,有利于更多群体认识与了解民族乐器,但剧组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以及对民族乐器认识不深入,時常出现“假弹”现象,使推广效果适得其反。最常见的现象是观众听到的曲音与演员表现指法技巧不符合,古琴、古筝混乱配音,笛奏箫音以及笛箫不分,演奏口型不对以及乐器胡乱摆放等等。这些影视剧里不用心的行为投放到大众媒体上,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些错误信息会让不了解的观众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产生误区,更会让民族乐器的学习者以及热爱者寒心,不利于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2 社会工作介入对策
2.1 社会工作者充当宣传者
社会工作者利用其专业特性,可在推广民族乐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当宣传者角色。社会工作者本身是具有多重社会关系的角色,将社会工作的角色优势赋予到发展弘扬民族乐器上,无疑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厚度和专业深度。具体操作可以是社会工作者组织民族乐器赏析大会、民族乐器风采展示舞台、民族乐器零距离体验活动等。在赏析大会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宣传每个民族乐器独具特色的外形和流传下来的历史,以故事、书画的形式,激发观众了解民族乐器的兴趣;风采展示舞台则是由社会工作者邀请乐器演奏者现场展示,让观众沉浸在民族乐器表演的氛围里,将琵琶行里的“轻拢慢捻抹复挑”变为现实;演奏者表演完后可以组织观众参与近距离的民族乐器上手体验活动,激发每个参与者对民乐的学习热情。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民族乐器,能提高人们对民族乐器的接受度,这便是我国民族乐器发展的一条途径。
2.2 社会工作者充当号召者
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充当号召者的角色,积极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建言献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出发,号召党中央及各级政府加大对民族乐器发展的财政支持,资金支持是本民族乐器传承和发展的保障,足够的资金可以增强民族乐器表现实力,丰富民族乐器宣传渠道,提升民族乐器影响力。宣传民族乐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增强我们对自身音乐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对既有优良传统民族乐器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应主动承担起发展民族乐器的担当,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凝聚民族奋斗力量,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便是这样一根可以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社会工作者做一个强有力的号召者,号召本民族的全体成员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音乐,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
2.3 助力民族乐器教育
民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提升素养、陶冶情操,还能开发智力。发展民族乐器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要求,弹奏民族乐器,欣赏民族音乐作品,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西方音乐教学占据了主要空间,《闪光少女》电影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这部影视作品以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为出发点,展示了民族乐器生存与发展的艰难,以坚持和热爱的信念激发起国人对本民族乐器的热血情怀。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活动,社会工作者需要有过硬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回应需求的职业能力是社会工作者职业与专业的核心[5],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社会工作者应与领导层和从教者顺利建立关系,以事实为依据,将民族乐器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陈述清楚,让他们有意识地重视民族乐器的教学。
2.4 链接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做实务的一大特征就是链接资源,组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在促进我国民族乐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链接高校、社区、政府以及媒体的资源。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与高校共同组织民族乐器支教活动,社会工作者负责支教时间、地点、对象的安排,高校负责向中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授民族乐器演奏技能,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情。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民族乐器文化节,举办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推广活动,这样的活动重在参与,意在营造民族乐器在身边的氛围感、亲切感。然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政府建议,为当地特色的民族乐器传承人提供政策补贴,特色乐器应该保护,但也别忘了那些乐器的传承人。政府的政策导向会发出一个信号,就是这类东西是有文化价值的,值得被重视以及保护。最后社会工作者积可以极邀请媒体,记录与宣传民族乐器的风采,狭义上是在当地采访挖掘民族乐器并做出宣传,广义上是在全国范围推广。例如哔哩哔哩动画(俗称“B站”)近年致力于将民族乐器元素融入跨年晚会,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不小的民乐狂潮,这便给我国的民族乐器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组建社会支持网络,政府、社区、高校、媒体、传承者多方合作,以点连线,以线为网,可以为民族乐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结语
民族乐器是我国悠久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族音乐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承载了本民族的思想情感,民族乐器也记录了荡气回肠的美好故事,这些都凝结成了人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社会工作者参与这一实务领域时,应正视民族乐器面临的困境,积极充当宣传者、号召者以及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民族乐器发展与崛起。这便是社会工作介入民族乐器领域的意义,民族乐器的继承和发展是人心所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琰.声音的传承,精神的弘扬——探索中国传统器乐的传承发展之路[J].牡丹,2018(18):53-55.
[2] 张健.“解析”琵琶基本指法与运用[J].北方音乐,2017,37(13):56.
[3] 冯卉.高校音乐教育中西洋乐器和传统民族乐器的教学对比[J].艺术教育,2016(11):89-90.
[4] 高长春.浅谈唢呐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11.
[5] 柳拯.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做“五有”人才[N].中国社会报,2011-12-08(003).
作者简介:郑岚萍(1998—),女,四川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