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摘 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种单纯重视经济量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未来的稳定,为此必须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从货币政策角度去看,应当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保持货币政策的中长期稳健中性基调不变,在此基础上,让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更要重视货币价格的调控,淡化货币数量的调控,才能更有效地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助力;经济发展;高质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时期向高质量发展时期过渡,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此阶段,一定要重视经济结构的优化,淡化经济增长量的追求,因此,货币政策的转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经济增长的高速阶段中,我国所运用的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数量为主,基本方向为宽松,最终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想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重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应当关注价格调控,以发挥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定力,货币政策此阶段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转型及结构优化。
1、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
纵观我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历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我国总体经济目标作为指导进行定位。2007年的中央开展的关于经济的工作会议上,设定2008年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以从紧为主,主要就是避免经济增长的过快转变成过热,避免因为价格结构性上涨变成明显的通货膨胀。而在实际执行中,于2008年的10月份,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开始运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此时的目的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以扩大国内需求,进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降低国际的金融危机对于国内所造成的冲击。实际上也证明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
不同时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比如,22017年的时候,要“保持中性”;2018年的时候,要“松紧适度”;2019年的时候,则是“灵活适度”,而这些均达到对应目标,很好地降低社会层面融资成本,有助于“六稳”的实现,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合适的货币环境。
2、货币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2.1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我国中央關注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金融稳定、汇率稳定,经济增长是为重要的目标。经济的高速增长期间,国内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此时所用的与单纯锚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配合的货币政策,不能长期持续的应用。站在经济增长的动力角度分析,进出口、投资有着关键性作用,可是进出口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而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以及房地产的投资。而就原有宏观调控经验进行分析,想要促进经济高速度增长,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一个主要政策性工具。在经济增长面对着下行压力的时候,人民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就是降息或者降准等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使得我国信贷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不够完善,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很多国有企业,他们经济增长效率不高,可是却占据着很多低成本的金融资源,还有一些公共管理部门也使用着很多低成本的金融资源,但是那种生产效率高的民营部门,却很少能获取低成本的金融资源。此种金融环境中,宽松形式的货币政策会使得资金进入到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及房地产部门,也就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的债务不断增加的风险,房价不断提高,这是隐藏的金融风险,不利于金融稳定[2]。
而当我国迈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发展量上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会逐渐被淡化,经济增长的质量目标则成为货币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力点,同时要知道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才是经济增长在质量上提升的表现。所以,以调整货币政策目标为基础,转变货币政策,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货币政策的结构性。通常情况下,人们认同货币政策为总量政策的观点,其用来对全社会的货币进行调控。可是,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的转型期,当前的经济结构不是很稳定,所以,推出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一种结构性政策的工具,使得资金可以流入战略支持的部门或者行业。比如,央行于2013年的时候,推出了短期流动性的调节工具(SLO)、抵押补充抵押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一些结构性的货币工具,这些都是未来货币政策发展的创新尝试。第二,利用货币政策,营造出适合结构优化形式的货币金融环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就是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合适的货币政策能够促使信贷资金,朝着效率更高的私营部门流动;并且,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结合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搭建,其中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给系统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稳定,提供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也为其他的政策目标,留下更大空间[3]。
2.2货币政策的中长期稳健中性基调不变
虽然要对货币政策进行优化,但是千万不能改变其中长期稳健中性的基调,这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制造业等一些实体企业,它们是经济活力中占据重要份额的微观主体。提升我国全要素的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好方式就是对民间投资进行激活。保持货币政策的中长期的稳健中性的定力,才能让资产价格稳定,对金融资产进行优化配置的调整。
例如,德国的货币政策纪律以及经济结构,这是我国应该借鉴的内容。德国是欧盟领头羊,其始终运用偏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为通货膨胀率,对于经济增长的目标很少会关注。这种货币政策的基调,使得德国房价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在制造业类实体经济上,有着非常强的韧性。分析德国与日本所采取的应对1980年的货币升值危机的不一样货币政策,最终结果截然不同,可以得出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非常重要。德国货币政策所坚持的是,维持国内的物价稳定,不在乎短期的经济增长,整个货币政策以原有基调偏紧为主。但是,日本则运用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刺激经济,可是结果却出现通货膨胀、房价泡沫。紧接着,日本的经济泡沫也就破裂,这与德国进行比较,德国经济依旧维持着强劲的增长力量[4]。
2.3稳健中性基调的基础上,让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
为促使我国的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货币政策方面,就必须提高其灵活性,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体经济在发展中的融资成本。现今经济形势下,运用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作,可以使得市场的流动性,保持合理和充裕,并且逐渐优化信贷结构,指引银行对于制造業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给予支持,也要增加在疫情防控关键区域和受到疫情影响非常严重的区域的信贷支持程度。为更好地减少实体经济在融资中付出的成本,可运用降调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政策利率的方式,促使贷款市场的报价(LPR)向低价格发展,从而可减小企业的负担,也能让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更快进行,也就更有效地提升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力。
另外,必须不断对市场利率形成机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强化货币政策所发挥出的传导作用。当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有基本雏形,各个银行之间的市场,逐渐变成了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拆借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国内货币政策应当向市场化方向倾斜,调控手段是市场化。所以,必须对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所执行的定价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站在宏观调控政策需求上,指引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同时“三农”贷款可参考LPR定价,从而形成一种结构性的降息效果。
2.4重视货币价格的调控,淡化货币数量的调控
想要更好地提升货币价格的调控所发挥出的有效性,就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度改革,使得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的畅通,不断降低对金融市场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调控货币价格的着手点是利率和汇率价格,实施市场化的调控,因为利率及汇率可反映出金融要素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所制定的货币调控政策,最终目标为央行基准利率,以对目标利率进行调整,形成传导影响,作用到各期限、金融市场的利率。比如,美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其目标利率为联邦基本利率以及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欧元地区内为基准利息率,包括长期国债利率和货币市场短期利率。而中央银行可以对基准利率执行目标水平进行调整的方式,对货币政策的立场进行表明,在货币价格的调控中,基准利率就是中间目标,运用基准利率去指引货币市场上的主要产品利率水平,让其接近基准利率的目标,也就能对信贷市场存贷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当下,银行贷款的市场窗口出现了指导频繁的问题,行政性的干预不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需要对市场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才能减少货币政策对于信贷市场及金融市场产生出行政性的干预。
3、结束语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当适当调整目标,重视经济结构的优化;并且保持稳健中性基调不变,在此基础上提高灵活适度,更要重视货币价格的调控,淡化货币数量的调控,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货币政策调整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9, 000(007):23-29.
[2]朱妮. "破""立"结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J]. 清华金融评论, 2018, No.52(03):57-60.
[3]张向达, 刘冬冬.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操作测度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v.37(02):91-109.
[4]柳淑华.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金融经济, 2019, No.510(12):153-154.
(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 广东 广州 5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