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玥祺
摘要:民族音乐在我国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现阶段,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一些阻碍,所以我们要明确民族音乐存在的意义,并向人们传播其所存在的价值,促进民族音乐与时代发展相融合。本文主要针对民族音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族音乐;发展现状;传承
在当今时代,民间依旧流传着很多本土性的音乐。由于民族音乐的特点,所以很容易将不同的民族进行区分,也包括了众多的艺术形式,例如器乐和说唱等。在我国中华文化之中,民族音乐占据重要的位置,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同时在进行创作时还具有一定的即兴性。民族音乐不但没有一成不变的演奏技巧,也没有死板的演唱形式,所以不管由谁来进行演唱或演奏都会体现出独特性。根据近几年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其发展的状态并不是十分乐观。
(一)艺术需要创新又来源于实际
民族音乐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其形式也十分陈旧,这样一来更加使得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阻碍。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所以民族音乐得不到广为流传,不能很好地被大众所接纳。不管是哪一种的艺术形式,都不是永远不变的,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创新发展,所以民族音乐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传统的民族音乐没有与时代进行融合,不进行创新改革,那么其发展就会面临严重的阻碍,与时代相脱离。要不断进行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创新,根据时代的需要,促进民族音乐不断发展进步,进而受到人们的歡迎。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部分保留,结合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创新。所以,艺术不仅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音乐与群众也是相脱离对,所以不能获得听众的共鸣。
(二)中西音乐相结合
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民族音乐中属于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包含了很多音乐的表现形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十分讲究细致性,十分复杂的做工,具有独特之处。但是西方乐器却截然不同,其具有简单大方的特点,和声和节奏是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中西方乐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将两者就行融合所产生的反差则会让听众更加感兴趣,乐在其中。民族传统音乐在进行创作时,更加注重自由,而西方音乐却十分注重科学。所以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只有融入西方的音乐之后,才能够更加完整,能够有效提高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不管是从中西方的民族乐器还是创作形式来看,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正因为这种区别的存在,所以使得中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后,更加具有感染力,为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新的力量。此外,这也使得民族传统音乐更加具有特色,与时代相适宜,具有时代精神。
(三)传统音乐元素,展现古朴风韵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继承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继承为发展提供了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同时发展也促进了继承。所以,不管传统音乐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都离不开传统的形式,要让传统音乐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为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源泉。在当今时代,要格外注意时代的变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促进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近些年来,涌现出很多现代古筝曲目,这些曲目的由来离不开传统音乐,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吸收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元素,并结合时代特征对音乐进行创新。现代古筝音乐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时代精神相适宜,是对高层次精神的进一步追求,充分的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发挥其独有的魅力。
(四)创新传统音乐发展途径
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人们的感官受到了不同的刺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歌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我们对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未能做到深入了解。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发展中处于相对立的状态,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对音乐本质具有深入的了解,掌握传统音乐的精髓之处,有效地将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融合,促进其共同发展进步。
(一)民族音乐自身的特点不断消失
1.国内。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民族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在每一个民族音乐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都会使得保存下来的乐谱出现丢失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出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始交流沟通,国外很多流行的音乐传入我国,深受人们的喜欢。由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挑战,所以国外音乐的传入使其再一次遭到冲击,在发展中逐步被人们所遗忘。
2.国际。国际间的交流发展,使得音乐开始传入我国,受到人们的关注。爵士乐和摇滚乐深受人们的喜欢,由于这些新鲜音乐种类的传入,使得民族音乐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根据我国目前音乐的发展现状而言,未来的音乐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我国民族音乐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偏向于外来音乐,对民族音乐没有兴趣了。所以,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吸取外来音乐的优点,为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国内民族音乐人才减少
随着我国与国外交流日益密切,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还要向外输出一些音乐人才,因为深受国外音乐的吸引,所以很多音乐人才流到了国外。同时,在国内对于音乐人才的重视度不高,没有支持力度,这也是人才流向国外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外来音乐,深受外来音乐的吸引,从而导致民族音乐被遗忘。就当前现状而言,民族音乐有很多的内容都已经在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消失,虽然对民族音乐在不断进行创新,但是再也不能够让民族音乐还原到最初的发展状态。所以,大多数的音乐创作人,看不到民族音乐的发展前景,所以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三)对于民族音乐的普及能力不足
就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缺乏对青少年民族音乐感的培养。虽然在小学就开始设置了音乐课,但是落实的并不完善,一般只注重教唱和欣赏,而忽略了对民族音乐内涵的理解,也没有相对专业化的民族音乐课程。此外,由于当前所接受的乐理知识和文化都来源于西方,高等院校开设民族音乐课程的一般都是音乐院校,那些非音乐院校没有关注到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所以民族音乐被逐渐淡忘,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发展。比如,当前在音乐学院中对于乐器的学习十分普遍,但是大多数人在选择乐器时都会偏向于钢琴、小提琴这样的乐器,很少会有人选择民族音乐乐器二胡、唢呐等。在进行唱法练习时,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美声唱法,而忽视民族唱法,这也使得民族音乐发展出现一定的问题。
(一)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依然保留着其独特之处,承载着我国千年的民族精神。所以,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参与音乐文化传承的工作,对民族音乐充满热情,并将音乐的传承视为自身的任务。如果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意识,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采取行动,热爱民族音乐,就会使得民族音乐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比如,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并对其产生热爱之前,积极鼓励人们传承民族音乐。就当前的现状而言,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所以民族音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在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规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不能全盘的否定或接收,要关注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不管是什么音乐都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音乐,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进步创设一个好的条件。比如,在社区或者学校组织民族音乐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音乐,帮助家长和孩子切实接触到民族音乐,并对其产生兴趣,使得民族音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这对传承我国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大中小学也应该积极开设民族音乐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各大高等院校,可以设置民族音乐课程,为其他专业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
(二)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创新
就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而言,之所以出现了当前的现状,是与时代的发展不太相符,所以了解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少。
不管是哪一种文化要想得到传承,就要不断创新,促进其发展进步,才能为其良好的发展提供源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审美和听觉都得到了发展进步,同样对于美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民族音乐要想得到传承发展就要进行创新改革,适应时代的步伐,否則就会停滞不前。我们可以根据古代所流传下来的古谱进行创编,不但保留了民族音乐的特点,而且还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过去音乐发展中,民族乐器更为注重自身的单独演奏没有注意到乐器之间的合作。乐器间的交融,可以在保存各个乐器特点的基础上,使得乐器产生共鸣,让听有所思。此外,还可以鼓励人们进行乐器的创作,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还要积极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鼓励他们进行民族音乐的创作,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创作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宜的作品,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打好基础。
(三)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力度
不管是哪一个时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途径进行传播,所以出现了内容丢失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建立民族音乐研究所,对流传下来的曲目有效保护,避免出现丢失的现象。此外,我们还可以多进行民族音乐演奏会和演唱会,而且门票价格也要合理,有条件的可以供人们免费欣赏,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准确的了解民族音乐。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有效促进民族音乐走向人民群众。作为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响应,举办一些民族音乐竞赛,为民族音乐的更好发展创设条件。此外,作为音乐方面的人才,也要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宣传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让民族音乐走出国门,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丽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大舞台,2013(02):260-261.
[2]王文澜.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5(03):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