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2020-03-11 23:54吴宪富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施作仰拱软岩

李 伟,吴宪富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1 工程及地质条件概述

连城山隧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境内,为宝汉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石门)段的控制性工程,双向六车道,隧道按左右线分离式设计。隧道(右线)全长5812m,属特长隧道。

隧址位于秦岭南侧,秦岭中生代末以来全面隆起的褶皱山地,洞口缓坡地段为早期滑坡堆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开挖实际揭露为绿泥石云母片岩,含少量方解石、云母及滑石成分,呈薄片状,风化严重,遇水快速崩解,开挖后在流动空气及水的作用下迅速风化,呈粉末状。同时掌子面小构造发育,常见的构造类型有揉皱,岩体整体赋存环境差,局部地段地下水较发育,自稳能力极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b)和最大水平主应力(SH)的比值Rb/SH 远小于4,套用《铁路隧道规范规定》,这种围岩属于极高地应力,2016 年11 月19 日被国内知名专家定义为高地应力软岩的特殊地质条件。

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的特殊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三车道大断面隧道施工在国内可参考的经验少之又少,尤其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净高小,为扁平结构,受力结构条件差,更为隧道的施工增加了难度。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常见病害类型

2.1 初期支护侵限

在高地应力作用下,隧道开挖应力重分布,层状岩体发生弯曲,引起隧道轮廓侧向变形。围岩产状为倾斜型,开挖后,岩层倾斜面两端向内侧挤压,具体表现为顶部拱腰及下部拱脚的内敛变形。

隧道高地应力段第一层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1.5m,第二层支护紧贴,上台阶整体施工至180°位置,受力结构改善,左右侧下台阶交错开挖支护,第二层支护紧跟,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仰拱施工,使隧道闭合成环,形成更好的承载结构。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第一层初期支护上台阶变形速率较大,中台阶施工完成后减小,第二层施工完成后进一步减小,至仰拱施工完成,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期间在中台阶开挖支护、下台阶开挖支护、仰拱开挖浇筑过程中,变形速率呈台阶式陡增骤降。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具有变形大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初期支护变形难以稳定。

虽然优化开挖工法工艺,加大开挖支护的预留变形量,增强了初期支护强度,加设了大锁脚钢管,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沉降变形的措施,但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局部的初期支护变形仍不可控,初期支护最大沉降量达1.92m,最大收敛值0.44m。最终侵入二衬空间,必须对这些部位初期支护进行拆换,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

2.2 仰拱隆起、开裂

在前期的隧道施工中,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技术储备不足。受仰拱及仰拱与二衬联结部位设计支护强度不足、受力结构不理想、仰拱基底承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在高地应力作用下,二衬及初期支护在两侧拱脚位置受到较大的挤压,原仰拱无法抵抗强大的地应力,造成局部地段仰拱的隆起、开裂、破坏。

2.3 衬砌混凝土开裂、破坏

在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下,隧道的扁平结构受到来自四周的压力,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强,但抗剪强度低,围岩应力分布复杂,仰拱发生隆起开裂后,约束条件改变,形成再平衡状态,隧道开挖跨度大,加之地下水的影响,衬砌施作时初期支护的变形未能完成释放,随着后期应力的释放,衬砌无法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造成了衬砌结构破坏,混凝土产生开裂、掉块、剥落等现象。

3 常见病害的预防及处治施工方案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不断摸索、总结,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病害预防措施及拆换作业施工方案,下面主要从初期支护、仰拱、混凝土衬砌的病害预防及拆换施工方案进行阐述。

3.1 初期支护大变形常用防治措施及初期支护拆换施工方案

(1)初期支护大变形常用防治措施。由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的特殊性,极易造成初期支护侵限现象,不得不进行初期支护的拆换,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增加,且延误工期。如何避免拱架拆换,是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面临的一项难题,目前常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5 点。①加强监控量测,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将监控量测工作纳入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分析数据,绘制时间—变形量曲线、变形速率—施工工序曲线图,根据分析结果对预留变形量进行合理预测,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做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②总结经验教训,确定合理施工工法、施工工艺。采取三台阶预留大核心土的施工方法,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频次,充分保护围岩,上台阶直接施工至120°位置,受力条件相对较好,中台阶紧跟,上断面第二层支护快速施工,对减小变形速率意义重大。仰拱、混凝土衬砌及时施作,尤其是仰拱施工完成后,变形速率减小明显。严格控制安全步距,对软岩隧道施工意义重大。③适当释放,及时注浆。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在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后,围岩产生一定的松弛孔隙,此时及时采取措施,注浆加固岩体,改良围岩条件,能够有效控制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减小初期支护侵限的概率。④加强支护参数,调整断面形式。由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的特殊性,围岩自承能力十分有限,要求支护强度必须能够承受住这份压力,才能避免受力结构的崩溃。加强支护参数的同时,也要改善受力结构,如优化仰拱曲率,调整钢支撑弧度等。⑤多措并举,避免初期支护拆换。增设锁脚大钢管,适时施作,及时注浆;适当时机设置临时支撑,及时控制突发变形;加强拱架联接构件,使拱架形成整体受力;预制混凝土垫块,扩大拱脚受力面积,增强拱脚承载能力;增强拱架薄弱部位刚度,确保结构受力安全等,多措并举,尽量避免初期支护的拆换。

(2)初期支护侵限拆换施工方案。①原初期支护注浆加固。为确保初期支护拆换作业安全,防止破拱过程中产生漏渣、坍塌等事故,改良围岩,加固岩体,需要对原初期支护背后进行注浆加固,采用Φ50mm 注浆小导管,1.5m×1.5m 梅花型布设,采用单液水泥浆,水泥∶水=1∶0.75,通过注浆压力及预期注浆效果控制单孔注浆量,注浆完成后,通过探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初期支护拆除作业。②“拆”除初期支护混凝土。采用风镐配合破碎锤对需拆换部位初期支护混凝土进行破凿,每循环1 榀,先拆除变形较大一侧,然后拆除变形较小一侧。逐层破除,凿除顺序为先拱后墙,破凿至钢筋网或连接筋时,采用乙炔焊或者电焊机先行切断钢筋网及连接筋,避免对相邻拱架造成破坏,全部切断后再对剩余喷射混凝土进行破凿。初期支护拆除完成后进行扩挖作业,合理规划预留变形量,扩挖至设计断面后对岩面进行初喷封闭,开始施作新初期支护。③“换”拱作业,重新施作初期支护。安装第一层H20型钢拱架,拱腰、拱脚部位打设4.5m 长Φ50mm 注浆小导管,两侧拱腰、拱脚及边墙部位每节拱架打设2 根。安装双层Φ8mm 钢筋网片,保证纵横向搭接长度;采用Φ28mm 螺纹钢做为纵向连接,环向间距1m;及时施作28cm 厚C25 喷射混凝土。钢架安装按照先拱后墙的顺序进行,拱脚加设C25 预制钢筋混凝土垫块,第二层拱架一次性安装完成,下台阶斜向下45°打设6m 长Ф108×10mm 锁脚钢管,并注浆。

3.2 仰拱隆起开裂预防措施及仰拱拆换施工方案

(1)仰拱隆起开裂预防措施。隧道工程受力结构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因仰拱基底承载力不足,隧道结构受力复杂等原因,仰拱开裂经常发生,以下措施对仰拱隆起开裂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①优化仰拱曲率,加强与二衬联结部位。在大断面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中,仰拱曲率半径非常大,但仰拱的设计深度有限,那么在仰拱与二衬结合部位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里出现应力集中,混凝土易产生开裂、破损。在设计中可以将仰拱曲率半径减小,适当加大仰拱深度,加强联结部位钢筋,使仰拱在结构形状上更有利于承载。②仰拱与仰拱填充一次性浇筑。在连城山隧道仰拱隆起、开裂部位破凿检查中,发现仰拱与仰拱填充在在分界位置产生较大的缝隙,仰拱为C30 钢筋混凝土,仰拱填充为C15 片石混凝土,二者未能形成整体受力结构,且在仰拱与仰拱填充分界位置有地下水渗出,仰拱填充破损严重,仰拱钢筋受压,在仰拱两侧呈倒“S”形。在设计施工中,可将仰拱及仰拱填充设计为同标号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增强仰拱的完整性,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③仰拱基底改良、加固。软岩隧道基底承载力较小,存在无法满足隧道承载的需求的可能,且隧道施工后,地下水重新分布,仰拱基底地下水丰富,对承载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在连城山隧道施工中,通过对仰拱及二衬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发现在软岩段仰拱、二衬过程中存在整体下沉的现象,这就说明隧道基底承载力无法满足承载需求,这就需要对隧道基底岩层进行改良,增强其承载能力,可以采取隧道基底注浆及钢管桩等方式进行加固。

(2)仰拱隆起开裂拆换施工方案。仰拱拆换根据围岩状况及所处位置不同,分情况分段落进行处理。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二衬未施工,仰拱开裂隆起,仅拆换仰拱;第二种情况为二衬已施工,仰拱开裂隆起,仅拆换仰拱;第三种情况为二衬仰拱开裂,二衬及仰拱均需拆换。这其中以第二种情况最为复杂,下面就以第二种情况为例,对施工方案进行阐述。为确保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进度,连城山隧道仰拱拆除采取分段拆除,两个作业面间隔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案,两个作业部位间距30m 以上。①阻断带施工。仰拱拆除采取控制爆破和破碎锤破凿施工,局部仰拱拆除完成后原受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必然对相邻部位仰拱及二衬造成影响。因此,在仰拱拆除前,必须先对仰拱拆换部位两端进行延伸加固,减小拆换作业对原仰拱的损害。阻断带位于仰拱拆换段落两端,向前延伸15m,采用仰拱基底注浆的方式对原仰拱进行加固,并在仰拱拆换分界位置采用切割机割缝,作为阻断带。②二衬底脚基础加固。仰拱拆除后,原闭合的承载结构遭到破坏,二衬底脚约束条件改变,容易引起二衬的变形开裂。因此,在仰拱拆除前必须对二衬底脚基底进行加固处理,减小仰拱拆除对二衬的影响。二衬底脚基础加固采用6m 长Ф108×10mm 钢花管,纵向间距1.5m,注浆加固二衬两侧底脚,加强二衬底脚承载力,稳固二衬。③原仰拱拆除。单侧仰拱及仰拱填充破凿至原仰拱初支拱架,每次破凿3m,对衬砌钢筋及原仰拱初支拱架进行切割移除,预留接头,完成后进行另一侧施工。④重新施作仰拱。拆换仰拱初支拱架,在二衬拱脚部位采用连接板与原仰拱初支拱架连接牢固,打设锁固钢管,锁牢钢架,绑扎仰拱钢筋,与原仰拱钢筋有效连接,预埋注浆孔定位管,一次性浇筑C35混凝土。⑤注浆加固仰拱基底。沿预埋的注浆孔定位管打设注浆管,深入仰拱基底,采用单液浆注浆加固仰拱基底。

3.3 二衬开裂预防措施及二衬拆换施工方案

(1)二衬开裂预防措施。二衬混凝土裂缝是隧道工程常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较为常见。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二衬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影响二衬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材料耐久性,影响二衬质量,较为严重时则需进行拆换,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①加强混凝土衬砌支护参数。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二衬作为承载结构的一部分而存在。采取增强混凝土标号,调整主筋型号及间距,加大衬砌混凝土厚度等措施加强衬砌混凝土支护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②重视监控量测,适时施作二衬。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具有变形大且变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当初期支护的变形趋于稳定,应力释放基本完成时,适时施作二衬,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衬砌开裂,但在高地应力软岩施工中往往难以具备上述条件。③二衬底脚基底加固。二衬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为二衬底脚基地承载力不足,可采取钢管桩注浆加固的措施来对二衬基底岩层进行改良。④延长拆模时间,及时养护,使混凝土形成强度。延长二衬拆模时间,在二衬混凝土强度足以抵抗应力时再进行拆模作业,及时养护,使混凝土尽快达到设计强度。

(2)二衬拆换施工方案。为确保施工安全,根据设计要求,二衬拆除采用分段拆除方案。二衬拆除前应在局部开裂严重段增设I20 型钢套拱,环向间距1m;并在仰拱填充顶面施工临时横向钢架与套拱连接牢固,采用C20 混凝土浇筑临时仰拱。同一里程断面的二衬与仰拱均需要拆除时,先拆二衬换初支,后拆换仰拱,最后施作二衬。①拆除部位两端加固、隔断。为减小二衬拆除对周围二衬的不良影响,采用型钢拱架对需要拆除段二衬进行套拱加固作业,在二衬拆换部位两端打设切割眼,减小对保留二衬的损害。②划界切槽。拆除前应对二衬保留区与拆除区交界处测量划线,确定切割边界,在二衬拆除边界切割20~30cm 的凹槽作为减震槽,避免拆除时对未拆除段结构造成不良影响。③突破口施工。突破口宽度为2m,每一次拆除之前要测量划线,明确标出拆除范围,在分界线处用切割机切割,与其它段落分离。拆除时从距分界线1.5m 处,从二衬墙脚开始往上拆除,逐步向拱顶推进,直至对面边墙墙脚相应位置,最后再对临界处1.5m 进行仔细拆除。拆除整环二衬砼,深度达到初支表面,不得破坏初支。突破口形成后,然后按次序进行拆除。拆除的方法,采用预裂控制爆破和破碎锤拆除方式进行控制拆除,一般在突破区采用浅眼控制爆破开槽。④衬砌拆除。破凿混凝土,采用乙炔焊、电焊等对原二衬钢筋进行切割,根据拆换段落长度对水平仅进行切断处理,拆除二衬长度首次按2m,后续每段4m 确定,保留初支。⑤初期支护拆换。同初期支护拆换作业施工方案。⑥仰拱拆换。同仰拱拆换施工方案。⑦重新施作混凝土衬砌。初支恢复长度≤12m 且变形速率≤2mm/d,周期≥7d 的情况下及时重新施作二衬,拆换部位二衬按照10~12m 每模施工。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初期支护、仰拱及拱墙衬砌拆换方案,现场合理施工组织,连城山隧道在确保安全和质量下顺利通车。

猜你喜欢
施作仰拱软岩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
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
软岩中高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的分析及优化
五子山隧道仰拱开裂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
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
层状软岩隧道围岩破坏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仰拱病害的电磁波响应特征模拟及三维成像
自行式仰拱栈桥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填补国内隧道仰拱施工设备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