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阐释

2020-03-11 23:10任金花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本国情中国特色民族

任金花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忻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个漫长的伟大进程之所以能取得一步步胜利,均得益于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得益于领导集体尤其是领袖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正确理解。一方面,我们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搞清与之相结合的中国具体实际,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作出了深刻阐释。习近平在2013年3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及2014年4月1日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场合都提到这个观点,即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说明“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2]。同时,也表明他对于“中国特色”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梳理并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的论述,对于认清中国具体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独特的历史命运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发展繁荣的基础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历史的学习、总结、借鉴和运用。“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3],“历史总是要重视的”[4],如果不把国家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党在历史上走过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党也因为对历史作了及时的回顾和总结,才能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把握好前进方向,推进民族的伟大事业,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就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独特的历史命运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发展繁荣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所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5]

(一)认识历史才能认识现实中国,才能知古鉴今、古为今用,才能掌握治国理政本领

首先,认识历史才能真正认识现实中国。“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6]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了解过去的中国、过去的中国历史,才能发现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白为什么现实中国是现在的样子,明白现实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强调,要以大历史观,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国。不仅要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还要认识中华文明自产生以来的一切历史。“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7]

其次,认识历史才能知古鉴今、古为今用。习近平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等等。他认为,历史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能给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验借鉴,使我们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习近平还指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8]历史是一个国家产生、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认识历史有助于培养历史思维,学会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因此,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9],陶冶情操,汲取经验,以史为鉴,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鉴史、用史的能力。

最后,认识历史有助于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历史是治国理政的宝藏,其中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10]这表明习近平对我国历史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具有深刻的认识。他还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11]。比如,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暗含的民本思想,启示治理国家应以人民为中心;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启示治理国家应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伦理建设;主张“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启示治理国家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运用;主张“居安思危”,启示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和化解风险的高招;等等。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及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汲取历史精华基础上的治国理政思想才能更贴近中国社会现实。

(二)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注重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正确认识新中国史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一是要承认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要“懂得历史的客观性、人民性、庄重性,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合力选择的结果,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能随意轻薄历史,要与丑化历史、篡改历史、糟蹋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12]。二是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事件、人物和规律孤立化和碎片化,撇开历史条件谈论历史事实,忽视历史发展整体过程,从而达到否定和虚无历史真相、歪曲和虚构历史人物,夸大历史错误的后果。“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老祖宗’‘挖地基’,否定了历史的客观性,从根本上否定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党,隐藏了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13]对党和国家的历史的无视、割裂和否定只会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和政局的动荡,离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远。我们要反对任何丑化和歪曲民族历史的错误倾向。三是要树立大历史观。要把党的历史和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结合起来认识,才能“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14],才能认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是在宏大历史视野中把握国情、为民族复兴谋篇布局的;同时表明,对历史的学习不能仅限于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还应把中国的历史和发展放到世界历史中来看待和理解。

其次,要注重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有助于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是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史和苦难史,是中国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千辛万苦争取民族独立的探索史,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史,要从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重视学习党史、国史。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称为“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他还指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5]。1921年以后的历史,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提升守住初心、明确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有助于树立人民的居安思危意识,有助于人民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凝心聚力。

最后,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16],因此,我们的探索既有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同时也有挫折失误和深刻教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自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力的改革举措,从而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政治、文化改革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民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并稳步向前。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明确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7]。我们应明确的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正确认识好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达到凝聚共识、共同奋斗的目的。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传统一般都是人们生活中最权威的行为模式”[18]。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习近平对为什么要了解以及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都作出了深刻的阐释。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需要,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首先,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是民族存亡的关键。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9]这充分指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民族文化是文化伟力之根源,当代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永葆中华民族生命活力。其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20]。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根据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保持民族文化基因的连续性。因此,习近平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1]。

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需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当然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即中国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习近平对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的关系作出了条件和结果的解读: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需要文化支撑,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那么,既然提到的是文化的“复兴”,那一定不是纯粹的现代文化,而是在具有民族标识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能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使人民对本民族形成高层次认同,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这种价值观应是本民族长久以来得到人民高度认同的并独有的,因此,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国民树立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文明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智慧。习近平经常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文名句,展现出他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源泉所在。例如,在党的建设方面,他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贪污腐败,保持清正廉洁本色;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知政失者在草野”表明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执政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取得人民的支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他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强调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的重要性;等等。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同时这也是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5]的身体力行,表明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说明治国理政理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沃土,充分汲取其中蕴含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凸显中国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

(二)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与他国文化交流互鉴

首先,对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而且,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必然存在与时代要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最广大人民利益不相一致的地方。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6]。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积极部分和消极部分进行分析鉴别,对糟粕予以否定,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

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强调,在学习、研究、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27],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8]。这里包含转化和发展两层意思:一方面,传统文化的部分内涵与形式因其不适应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加以改造,使之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符合现代人的认知和表达形式,形成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做法和气派;另一方面,要在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潮流、社会发展需要,对其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通,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现代民族文化内容。

再次,继承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遍访西柏坡、井冈山、沂蒙山、古田、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提出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无不体现出他对革命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为谋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是共产党人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是构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土壤。

最后,与他国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29]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产生的土壤的不同。中国古代就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30]。我们要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包容、尊重、欣赏、和合、善鉴的态度,“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31],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不断发展中华文化。

三、独特的基本国情是党制定正确方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依据

习近平指出:“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32]基本国情即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社会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的统一。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依据

基本国情是党制定纲领、路线和策略的根本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来说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正确与否对一个政党以及一个国家发展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科学预测,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未来社会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限于这是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设想,他没有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否还可以分阶段的问题做具体阐述。列宁是将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第一人,他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分阶段的,只是在不同场合划分为几个阶段和阶段名称不同而已。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一次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可以分阶段的,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成以及分为几个阶段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33]。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有科学的并符合本国实际的基本国情理论作指导。

从历史层面来说,对本国的社会性质以及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斯大林时期开始,之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对苏联所处的发展阶段都作出了过高估计,也由于政党自身原因,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在我国,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左”的思想倾向的发展和苏联的直接过渡理论的影响,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一直处于不清醒的状态,没能作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正确判断,由此带来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挫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之后,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明确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基本国情的判断,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既包含对本国社会性质的描述,同时也明确指出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与政策的根本依据。在此指导下,我们又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总结了基本经验,提出了基本要求,直到党的十九大我们概括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使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一直阔步前行,逐渐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表明准确认识基本国情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从现实情况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没有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没有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在取得改革、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34]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民族复兴的梦想还没有实现。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逐步提升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逐步实现的过程。

(二)认识基本国情要做到三个“牢牢把握”

首先,牢牢把握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没有变”,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变”,即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的科学认识”[35]。对主要矛盾的把握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现实问题的主要依据,决定目前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心。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会发生变化的。其次,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不能仅限于这个论断,而更应注重其进程中具体发展阶段的内涵。

其次,牢牢把握不断变化的改革发展实际。对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6]。为什么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了,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呢?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奔小康”,再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搞建设的这60多年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把握基本国情,就要随时关注不断发展变化的改革发展实际。新时代,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更需要全面、客观地掌握不断变化的改革发展实际,以指导发展战略的制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最后,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邓小平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虽然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37]。而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基本路线的坚持做出新的解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结合起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要着眼于如何更好地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成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要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上,“充分发挥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38];就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把握好“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

“社会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39],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国情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实践,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4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

猜你喜欢
基本国情中国特色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1949—1952年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特征探析
牢牢立足基本国情 科学把握历史方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浅论初中政治中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学习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我国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知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