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城镇如何发展生态产业?
——瑞士经验对我国山地地区(贵州)的启示

2020-03-11 09:46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城镇瑞士生态

陈 军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 贵阳 550001)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农耕经济后,正处在工业经济不断完善并逐步向更高级的生态经济阶段迈进。与过去的经济形态所不同的是,生态经济本质上是以创造人类福祉为宗旨,并不是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1]生态经济的物质载体主要是产业实体,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形成的高级经济形态,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1]对中国而言,生态产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瑞士是位于中欧的多山内陆国家,地形险峻,其山地面积占到全部国土面积的70%,平均海拔约1350米。这与贵州极为相似,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省份,其中山地面积为61.7%,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同属于多山地区,两者气候条件也十分相似,具有多样性的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宜人,适宜旅游。但是,瑞士作为世界发达经济体,除了有化学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精密仪器等先进工业外,其农业和服务业也相当发达,尤其是它的银行业、旅游业、保险业。同时,瑞士的经济布局十分均衡,特别是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经济的重要承载主体。贵州虽然地理条件上与瑞士具有相似性,但是产业结构还十分落后,主要依靠的是资源型的粗放产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且小城镇的经济承载力相对较弱,急需在后发中寻求可行的路径推动跨越发展,瑞士的经验对贵州这样的后发山区省份具有难得的借鉴价值。

二、生态产业的形成、特点和演化过程

(一)生态产业的形成

生态产业形成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逐步演进成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技术创新是生态产业蓬勃发展起来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现代生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将自然生态系统的丰富物质资源转化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生态产业是由人的活动起源的,必然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但它改变了人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由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向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变革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必然走向更加环保、更可持续的道路,产业生态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不可逆转的方向,并最终形成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

(二)生态产业的特点

在传统的经济过程中,价值的生产是表现为获取、加工和消费的单项过程:即人类在自然界中获取生产原料;劳动者用工具将原料加工生产出产品,之后将产品卖出以得到回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堆砌在自然界中某个角落任由其对环境造成破坏。[3]而生态产业正好相反,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损害最小的特征,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遵循资源自始至终往复循环利用的基本要求,遵循以自然为根本,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的生态产品,构建起体现巨大生态优势的现代产业链。[4]因此,生态产业的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的绿色化、技术创新的绿色化、人类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三)生态产业的演化过程

1.生态产业的技术演化过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催生新技术不断涌现,进而持续改变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过去的“靠天吃饭”逐步演变成了人对自然界的“主宰”。由此,进一步演化成了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5]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对环境破坏的熟视无睹,以及对生态风险的低估和视而不见。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人类急需找到破解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因此,在人类社会的进程里不断出现技术的升级进步,从而引发了技术革命不断向越来越生态化的方向转变。与此相适应的是,技术变革又催生出了制度变革,从而在深层次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关系,形成了与生态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制度体系。完备的制度体系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再度升级换代,进而发育形成更高级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最终建立起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产业体系。

2.生态产业的动力演化过程。在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制约和环境约束问题的背景下,技术已经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有效工具或手段,它是促进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变的外在驱动力。因此,生态产业发展成为主导是必然的趋势,也可以消弭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产业是属于中观层面的问题,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要从微观层面的企业方面去寻求答案。也就是说,生态产业的发展起源动力是由外部的条件约束趋紧的状态下引发的,但真正推动其发展起来的动力还是来自微观的企业主体。外部的压力形成推动力,使得企业主体不断地寻求技术创新,由此催生更高级的产业形态、更可持续的产业模式。这也印证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市场外部压力会推动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生产方式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那么,企业又是怎样选择技术创新?这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够从技术创新所形成的产业发展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因此,技术创新最终成为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方式的内在动力。当然,创新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源自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外部竞争的影响。[5]

3.生态产业的制度演化过程。制度是保证产业规范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产业长久发展的软环境。尽管生态产业的发展是外部资源环境危机所带来必然选择,但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使得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零散的自我要求发源,逐步构建起了统领所有领域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确立,激励着企业愿意花大力气从事技术创新,进而建立起系统的生态产业体系。从理论上讲,制度安排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在正式制度没有出台之前,非正式的制度就起着关键的约束作用,它为技术创新以及由此促成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必要前提。但是,随着其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产业要得到长效的发展,正式制度的保障就成为必然。例如,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为技术变革所催生的生态化产业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4]在生态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还衍生出一些具有公益性的物品,而这些是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加以保护,从而使得从事生态产业的企业主体能够对生态技术研发具有稳定的预期。因此,生态产业的制度演化经历了从非正式的制度向正式的制度的发展过程,形成稳定的制度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三、贵州与瑞士的城镇产业结构比较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贵州与瑞士的城镇都是属于分散状的形态。瑞士地区经济的产业结就是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优势,构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地区产业格局和体系,形成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良性结构。通过类比分析和经验研究,可以总结出与瑞士外部地理条件极其相似的贵州,完全可能借鉴其好的经验,通过推动小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后发内陆山区省的跨越式发展。

(一)瑞士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特征

1.瑞士小城镇产业的区域分布及特点。瑞士是一个山地之国,也是一个内陆小国,其城市规模都较小,最大的城市苏黎世的人口仅45万人,首都伯尔尼则只有15万人。尽管这些城市较小,但都是瑞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瑞士的工业化有比较明显的特点:(1)瑞士工业化过程中,生产部门主要分布于城乡,没有出现大的工业中心,像有化工中心之称的巴塞尔和有纺织中心美誉的苏黎世,并没有形成工厂的集聚,无法成为产业中心区;[6](2)瑞士工业化没有伴随出现大规模的城市化,也没有形成大量的大型城市,中小城市(镇)是主导,所以它的城市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相对较少。[7]它的产业分布具体表现为:一是化工制药产业,瑞士共有大约一千家左右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巴塞尔、苏黎世、楚格和西部的日内瓦湖地区。二是机电金属产业,瑞士共拥有2500多家机电金属企业,其中较大的一些企业有ABB、立达和迅达,在区域上分布比较分散。三是钟表业,瑞士大约有600家钟表企业,其中大部分位于西部的日内瓦和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地区。四是旅游业,在瑞士从事与旅游相关联的市场主体大约有3万多户,瑞士最重要的旅游地区集中在格劳宾登、伯尔尼和瓦莱这三个州,它们地处阿尔卑斯山区,拥有雄奇秀美的高山风光。五是金融业,瑞士有大约三百家银行,其中瑞银和瑞士信贷共拥有49%的市场份额,其余51%的市场份额主要由24家银行分享。六是农业,瑞士共有大约58000个农场,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的家庭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伯尔尼、卢塞恩和圣加仑三个州。[8]

2.瑞士小城镇的工业。瑞士工业发展基础奠定的时期,主要是在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瑞士保持中立,远离战火的破坏,从而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构筑了坚实的工业基础。20世纪80年中期至90年代初期,瑞士开始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其工业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0年之后,瑞士工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9]瑞士主要的工业有机电金属业、化工医药业、钟表制造业。

(1)瑞士工业占比最大的是机电金属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增加值则超过了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其出口规模为全部国内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二,大部分产品都是高端产品,主要有医疗仪器、机械计量、电力设备、航空航天等。机电金属业的研发投入也是最高的,占到全国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化学制药行业。瑞士的机电金属业企业具有被全世界信赖的信誉。[10]

(2)瑞士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是化工医药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该产业95%的产品出口国外,只有约5%是在国内销售。化工医药行业是瑞士国内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产业,占据总研发支出的一半左右。化工医药业的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但通过兼并重组也形成了一些跨国企业,使得其医药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10]

(3)瑞士工业的第三大产业是钟表制造业。瑞士的钟表备受世界各国消费者青睐,其中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产量占到了95%以上,主要是出口到东亚国家,占总出口额的55%。瑞士钟表业经历数次重组,全国的企业数量从1600家减少到600家,就业人数大约在4万人左右。目前,瑞士具有3家规模较大的钟表生产跨国公司,分别是劳力士、RICHEMONT和斯沃琪。[10]

3.瑞士小城镇的服务业。自1940年以来,服务业始终是作为瑞士的首要支柱产业,并被定位为其国民经济的命脉。[11]2014年,其服务业产值占到GDP的72.7%。从路径看,瑞士的服务业注重的是创新、精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从政策看,注重区分层次性,积极发挥主动性,既强调量的规模,又注重质的提升,实现了政策由最初的平衡地区差异逐步向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变迁。瑞士主要的服务业有银行业、保险业、旅游业。

(1)银行业。瑞士的金融十分发达,是世界第一的离岸金融中心,其管理的资产总额3万亿瑞士法郎以上,并且其中有50%是第三方国家的资产。管理这么巨量的金融资产,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加值,占到了国内经济总量的10%以上,吸纳了35%以上的就业人口,也是瑞士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10]

(2)保险业。保险业在瑞士也具有相对重要分量,也是世界上拥有实力很强保险公司国家之一。尽管瑞士的保险业收入不是排在世界前列,但其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却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它的保险深度达到了13%(国际上为9%),排在全球第3位,而且保险密度排在首位。瑞士保险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再保险业务,据统计,每年它的再保险业务收入占整体保险业收入的将近四分之一。另外,瑞士的保险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高的,其保险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大多数国家,这也为瑞士赢得了大量的外汇收入。[10]

(3)旅游业。瑞士是旅游之都,它的旅游业也是其第三大支柱产业,并为其创造了不少的外汇收入。瑞士的旅游业收入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6.2%,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发达的旅游业促进了瑞士旅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拥有5000多家住宿酒店,就业规模超过6%,因此旅游也成为瑞士的富民产业,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

4.瑞士小城镇的农业。瑞士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以前,瑞士农业还是传统的、低水平的农牧业。第二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到20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影响着瑞士的产业结构变化,使得瑞士由以农业为主不断向工业化进程迈进,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步减少,同时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也在持续降低。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1994年,瑞士政府为了保证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是对农业进行大力补贴扶持。第四个阶段是1994年之后,瑞士于1994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其对农民补贴受到限制。瑞士的生态农业也相对发达,拥有面积近11.62万公顷的有机农场,全国超过11%的农场都是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场。瑞士农业还有一个重要产业是畜牧业,它在瑞士农业中占比高达75%,瑞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主要是稳定其粮食安全。[10]

(二)以贵州为代表的山地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及特征

在我国的山地地区,大多都是比较落后的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城镇产业粗放落后等问题,但是其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巨大。以贵州为例,贵州依托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各个小城镇逐渐找到各自的发展重点,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的山地特色农业优势突出,以大数据为方向的先进工业逐步走出困境。

1.贵州小城镇的工业。贵州的工业基础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到“十二五”时期,贵州工业取得长足进步,进入到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正逐步形成“一区两翼多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重点建设黔中核心区的工业走廊、高铁和高速公路经济带,推动建设精细磷化工、现代煤化工、新型功能材料等产业集群,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向重点园区集聚,资源型产业向优势产业带集中。

2.贵州小城镇的农业。由于地理条件、农业技术、交通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随着近几年投入的加大,发展的总体趋势越来越好,生产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正在成为贵州的名片之一,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农业结构上,茶叶、中药材、水果、优质蔬菜、特色林业等十二大特色优势农业成为主导。茶、辣椒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土豆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蓝莓、刺梨等精品水果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8.84万亩。

3.贵州小城镇的服务业。贵州服务业主要是以传统的交运业和零售业为主,其次是住宿和餐饮,这几个传统服务业占了60%左右的比重,再加上其它传统服务业,整个传统服务业比重将近在70%左右。这样的结构比例是工业化中前期最典型的结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产和二产还是主导。当然,服务业的增长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兴服务业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长为新的增长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服务业的整体增长。从区域的分布来看,贵州的传统服务业主要是分布在各市州中心城市。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细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了集聚化的趋势。例如,在游客量大的知名景区及休闲养生地,如贵阳花溪、安顺黄果树、铜仁梵净山等依托相应的重要景区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规模和效应;在传统产品交易集散地和大中城市形成了区域性新型专业市场或市场群;在传统物流集散地形成了集聚发展聚集区;现代金融业则主要集中在省会贵阳市。

总体来看,贵州小城镇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山地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优势,以“小、精、特”为特点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以大数据为方向的先进工业起步良好。但产业发展的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并未实现向生态经济这一更高阶段的跃升,因此需要借鉴先进地区和国家的有益经验,以缩短向更高阶段跃升的时间。

(三)主要启示

1.在产业的选择上,注重结合资源要素实际。瑞士的产业选择充分考虑到其资源要素的条件。由于缺乏资源支撑,瑞士选择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机电金属、化工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因为这些产业资源依赖小、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大、品牌效应好,能够充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瑞士利用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将旅游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瑞士的年均旅游收入居世界前列。可以看出,瑞士的产业发展,是通过提高经济附加值,以寻求更广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具有内陆山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特点,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及产业竞争力,进入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阶段。[10]

2.在人才的支撑上,注重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结构。瑞士在人才支撑方面十分重视,构建了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瑞士的职业教育相当发达,其职业教育更多注重满足市场需求,强化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设置专门的旅游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和训练能够满足旅游业需求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瑞士,有将近70%的学生首选是职业学校,从而使得瑞士拥有庞大的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同时,瑞士政府也会加大对教育的支出保障,在其联邦预算支出中,每年的教育支出高达10%左右,教育投入比重位居世界前列。[10]

3.在市场主体的培育上,注重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瑞士工业和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本都是销往国外市场,因此其国内的市场主体往往都有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外向型的企业居多,从而也形成了大量的对外投资。除了这些大型的国际化跨国企业外,瑞士也存在不少的中小市场主体,这些中小企业为瑞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稳定市场供给,起到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为此,瑞士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部门,主要是从政策角度为中小市场主体提供相对稳定的营商环境。同时,瑞士还在金融、司法等领域为中小市场主体尽可能提供资金和法律的帮助。例如,建立为中小市场主体提供商业担保的专门机构、出台保护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等,全力帮助中小市场主体解决资金难题。另外,瑞士政府还通过驻外外交机构协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结构,为瑞士的产业发展构筑起来牢固的基础,并充满活力,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协调互动的良性经济生态。[10]

4.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注重实现集聚化发展。瑞士的产业布局与其城镇的空间布局密切相关。瑞士的城镇空间结构是以多个核心为主,重点是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洛桑五个核心城市。以大城市为核心,并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从而形成一个以五大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城镇格局,这样就有利于引导资源要素向城市(镇)地区集聚,进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但是,瑞士也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一个是以五大城市为主的经济中心,像苏黎士、巴塞尔和日内瓦等成为瑞士最发达的区域;另一个是瑞士高原地区的不同海拔上的经济边缘地带或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相对落后。与此相对应,瑞士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五大经济中心区,并强调各地的差异化发展,既把传统的产业做精做细,又注重把新兴高端产业做到“专、精、特、新”。并且,瑞士对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十分关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将产业链作长,例如,像洛桑不仅将旅游发展成全球负有盛名的旅游地,而且其工业也比较发达。[10]

四、绿色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绿色小城镇评价标准》对绿色小城镇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产业模式合理,资源能源集约节约、保护环境、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突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通过对瑞士与贵州小城镇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得知,绿色小城镇除了在整体上要进行科学地规划外,在产业选择上更加需要花大力气,尤其是在发展生态产业上,需要选择好合适的路径,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例如,瑞士的产业选择十分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特别重视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劳动力供给,还将培育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作为重要抓手,并通过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以推动其产业发展实现高端化、绿色化,为绿色小城镇在选择产业发展路径上给予了有益的经验。

(一)制定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小城镇选择生态产业,关键是注重“小而精、小而特”,集约利用各类资源要素,实现在小空间内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当前,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人才资源的不足。因此,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还应搭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各类创新要素聚集的一流环境。[12]无论是发达国家瑞士的经验,还是国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开发的土地越大越好,而是要体现集约化、高效化,既可以在现有开发空间的基础上更新升级,也可以在旧地改造后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尤其对于多山地区来说,更是要注重集约化发展,这一点上,瑞士的经验值得好好借鉴。瑞士是多山国家,其城镇建设也好、产业园区建设也好,并不是平山开土,而是依山就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构建“天人合一”的空间结构。

(二)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绿色小城镇要突出生态产业发展,注重大视野、新业态,主要聚焦于能够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的产业,同时又能符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浙江有一些代表性的绿色小城镇,如梦想小城镇(以毕业生为主的创新型小城镇)、云栖小城镇(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科技型特色小城镇)以及大唐袜艺小城镇(以提升传统纺织袜业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制造业小城镇)等[13];贵州同样也有这样的特色小城镇,如惠水的百鸟河数字小城镇(主要聚焦于大数据应用服务业)、仁怀的茅台镇(主要聚焦于“黔酒”制造业)、安顺的旧州镇(主要聚焦于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业)等。在产业发展上,既有新兴产业也有历史经典产业,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更加注重绿色化和价值最大化并存。

(三)坚持“一镇一业”

小城镇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的专业化,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乡镇经济是不同的。过去的乡镇经济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所以发展的产业基本是高污染、高能耗、低价值的,当然这种现状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当前的小城镇经济已经不可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必须结合各自的实际,坚持专业化、绿色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因此,小城镇经济决不能脱离实际“一窝蜂”“大跃进”,也不能搞平衡和量化。[13]具体来讲,小城镇经济应该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是要依托资源和要素优势,重点做好“一业”,形成区域互补、互为市场的经济结构。

(四)激发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活力

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乡镇经济,并不是政府主导的,而是乡镇企业自己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具有相当自主权利的中小企业,创造了那个时期的繁荣。因此,小城镇经济主要还是依靠有活力的企业来支撑。由此,必须构建一个良性的市场运行秩序,保证企业可以获得较快的成长。因为只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才能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环境管理,并更多地依靠行业协会、企业自组织进行自我调节和管理。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小城镇经济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4]而且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渗透,其产业结构也是在向绿色化、循环化和低碳化转变。因此,笔者认为:(1)小城镇经济未来的发展必定是以生态产业为方向;(2)在信息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模式更多依靠的是创新,即使是落后地区的偏远小城镇,只要有新的理念,也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3)小城镇可以利用自身现有的资源要素(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传统经典工艺产业)发展各类生态产业。

绿色小城镇发展生态产业,除了有政策的保障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产权保护。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开展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既是为了自己的转型需要,同时也会形成对外部的正向效应。广泛运用生态技术以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将是一个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趋优的过程,是增强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形成内部和外部的双“经济性”,必须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强化对各类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确保创新主体能获得合法经济收益。

(2)制定生态化导向的产业结构政策。技术是保证产业生态化的有效工具,也是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变的有效手段,需要政府研究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首先要从目标上纠正过去的唯“数量论英雄”的机制,强调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为主导,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配套措施,鼓励市场主体自愿进入生态产业领域,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15]并突出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性,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形成全社会竞相发展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

(3)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因地制宜,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布局,并形成以生态化为方向的产业选择机制,建立生态产业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引导政策,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形成协调互动的产业链,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4)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小城镇在更多的层面是执行,没有处置权。因此,就造成小城镇一级政府没有创新能力,一味等着上级意见。那么,在上层的制度设计中,就要通过给予小城镇政策,充分调动其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这可以借鉴浙江省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创建制经验。[12]

(5)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体制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着力培养支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推动形成可持续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15]从而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支撑产业发展。一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各地的人才资源,加大引进力度,创新引进方式(柔性引进等);二是要加强本地人才培养,重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发展;三是要加大实用性人才培养力度,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各类技术人才,没有人才的支撑,再好的产业也无法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小城镇瑞士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瑞士镇迷阵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生态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