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广州 510320)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在“新常态”经济带动下,金融业也展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城市和农村的金融市场不能做到很好对接。因此,想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繁荣乡村金融将成为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一步。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及内容
王冰(2008)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农村金融特点进行分析,认识到不同的国家特征会催生出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的产生有其历史性和必然性。熊德平(2007)通过阐述前人对农村金融定义上存在的不足,从交易视角看我国农村中现存的问题,得出清除农村金融中现存的障碍,实则处理金融交易问题的结论。
(二)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张乐柱(2015)等人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并最终得出技术进步与其具正相关关系,技术滞后必然制约金融成长。霍焰(2013)研究发现金融业的发展和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袁会娟(2015)研究得出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阻碍的结论。李哲(2015)在其文章中论述了不断地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贾少柳(2014)认为致使当前发展受阻的原因是体系不健全。许丹丹(2013)也认同阻碍当前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制不完善。葛阳琴(2013)等人从定位、政策、体系和产品四个方面分析了阻碍现今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赵鑫(2013)指出农村金融的组织形式不够规范、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较高、政府的金融监管措施存在缺位以及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朱婧纯(2012)提出阻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用于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缺乏。毕芳、郭小丽(2005)提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均具有重大作用。
上述国内学者分别从农业技术、农民收入、经济发展、金融制度、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金融抑制和融资困难角度剖析了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三)国外学者关于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
Po-Hsuan Hsu; Xuan Tian; Yan Xu(2013)提出想拉动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就要加大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Helmut Herwartz; Yabibal M.Walle(2014)认为发展农村金融,首先要繁荣农村经济。Jarunee Wonglimpiyarat(2013)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性金融政策在推动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看来,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数是从影响金融发展的某个因素入手,很少研究多个因素对金融发展的综合影响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需矛盾
影响发展的棘手难题便是融资问题。金融设施的构建、新兴金融产品的研发和金融体系的重组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为支撑。但农村经济状况对比城市来说较低下,可供使用的钱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户消费理念相对较保守,对金融产品认知非常有限,因此对于金融产品的购买也相对受限。
(二)金融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受限
在长期的城市化建设中,农村的资金被大量地用于城市建设,城乡差距也日益拉大,资金短缺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贷款余额不足,金融抑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机制不健全造成市场上各种金融活动暴露在风险之中,不能受到相关体制机制的保障。
(三)金融产品较单一,风险较大
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只是集中办理比较单一的业务,从而造成金融产品的品类受限。金融产品的种类受限使得金融机构长期经营的项目单一,对于仅有的金融产品的依赖性较强,承受的风险较大。
(一)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定量因素分析
1.数据选取及模型建立
为了研究哪些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故在此选取了一些可量化因素展开分析。由于金融发展状况较为抽象,在此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代表农村金融的大体发展状况。具体变量安排如下:
1、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用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亿元)作为代表,在模型中用y表示,是本次回归分析的因变量。
2、本次回归中所涉及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解释变量有:
(1)农户的消费水平,在此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前一年消费状况为基数100)来衡量,在模型中用x1来表示;
(2)农户的消费能力,用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元/月)来衡量,在回归模型中用x2来表示;
(3)政策性因素,即政府的支持力度,在此用财政支出(亿元)来衡量,在模型中用x3来表示;
(4)农户的储蓄存款(亿元),也就是农户用于购买金融产品的支出,在模型中用x4来表示;
(5)货币供应量(亿元),即流通中的基础货币数量,在模型中用x5来表示;
(6)社会融资规模(亿元),即社会中用于投资的资金总额,在模型中用x6来表示。
回归模型设立如下:
yt=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ut
2.模型检验
本次回归分析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易发生多重共线性。另外,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和F的值较为显著,而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t检验值不显著。并且,x1、x2、x3、x6的符号与现实经济情况相违背。因此,在这里对x1、x2、x3、x4、x5、x6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在Eviews中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x2、x3、x4、x5、x6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农户消费能力、政府的扶持力度、储蓄存款、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因此,本文用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的多重共线性,依次引入六个变量进行检验。最终保留了x2、x5和x6三个变量,回归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 X2、X5、X6与Y的回归分析
最终确定的模型表达式为:y=-3503.82658881-0.595113342435x2+0.0862026785587x5-0.0860282988701x63.结果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农户的消费水平和流通中货币的投入量。农户的消费越高,居民储蓄越低,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资金积累。货币供应量越大,则越利于市场拓展开发。
(二)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定性因素分析
1.从宏观角度对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金融体制机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保险体系,下面就这几个因素进行一一分析。金融运行机制中,金融机构是运作基础。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限,用于金融设施建设的费用十分有限,不能很好地构建起必要的金融设施,不能充分挖掘潜在市场。没有很好的运行机制作为指导,容易产生混乱的局面。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机制和金融产品的研发。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引领着新产品的出现和结构的调整。保险业的繁荣自然也会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可有效地规避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避免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从微观角度对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限制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因素特别多,本文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对其展开研究。
(1)消费者角度入手
①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够。消费者不了解金融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风险投资的发生。②农户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农户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随着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也会相应增加,最终促使整个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2)企业角度入手
①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会造成农户对于金融产品认知的缺失,还会造成金融机构对农户资信状况的评估偏离真实情况。由于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金融机构不能就农户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准确地把握,由此对农户资信状况做出的误判就会导致金融机构做出错误的贷款决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坏账的产生。②金融产品品类单一,提高了风险。由于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科研投入力度不够,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很受局限。金融产品品类的单一化成为制约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普遍因素。
(一)健全金融体制机制
健全金融体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建立严密的金融运行机制;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制;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运行机制是对整个金融市场上正在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控制和管理。中介服务机制是指对资金从投资者转移到融资者手中所经过的渠道进行管理。金融监管机制则是面向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构建高效、快捷、安全的金融环境。实时监测金融体制中是否存在漏洞,监察交易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并对金融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治。
(二)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一方面,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新兴产品的出现可极大地丰富金融产品市场,迎合农户更加多样的产品需求,充分调动市场活力,充分带动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另一方面,科技水平提高利于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减少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
(三)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
不同于其他行业,农业由于其产品具有特殊性,会同时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威胁。由于以上两种风险存在,就要完善保险体系。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完善可有效避免农业中存在的风险,保证农户的持续收入。此外,对于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