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4000)
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隐藏在湘黔交界处的山脉中,村寨历史悠久,且仍相对完整的保存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和寨内的文物建筑遗迹,其不仅是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族特色重点保护村寨、中国首批传统古村落,也是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湖南省旅游局联系驻点建设扶贫村。在旅游开发四年后,其现今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继续推进老洞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些探讨。
老洞村在历史上是一个繁荣的苗族古村落,文物建筑遗迹尤多,且苗语的语调、语言结构与特点留存完整,苗歌、赶秋、鼓舞、蓝布印染等苗族传统民俗、手艺亦留存完好。通过对老洞村的实地考察和网络文献查阅,笔者以目前通用的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为依据,对老洞村旅游资源的类别体系做出了如下划分:
表1 老洞村旅游资源分类表
制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据上表,老洞村旅游资源在全国8主类中占5类,31亚类中占9类,155基本类型中占16类,总占比稍少。但就其数量、规模和完整性来说,因老洞村总占地面积较小,村寨内可利用旅游资源丰富,可谓景点密布,且其建筑保存度完好、联系程度强,村寨整体开发比例高;从趣味性来看,老洞村文物建筑遗迹较多,观赏性强但参与度略显不足,较难吸引青年人的目光,且在已开发的民俗中,三月三、四月八等节庆受其本身时间局限,难以保持村寨内全年的旅客流量,而苗歌、苗服、苗族银饰、鼓舞等与周边苗寨同质化程度高,需重新规划开发方案。
总体来说,老洞村旅游资源的趣味性较低,但由于其丰富且完整的建筑遗存和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潜质可观。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进下,2016成为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井喷年,而麻冲乡老洞村早在2014年便被列为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并于2015年被选为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之一。同年,老洞村被湖南省旅游局列入“1+7”旅游扶贫攻坚试点村,并派出扶贫驻村工作队协助旅游开发相关事宜。通过近四年的扶贫发展工作,老洞村文化资源开发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乏深度文化挖掘
从产品类型来看,老洞村现已开发出观光、休闲农业、文化、节事等旅游产品,但仍处于旅游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现阶段老洞村旅游基本以传统观光游为主,休闲农业采摘园尚在建设中,而从扶贫工作路径来看,需深度开发的苗寨文化旅游仍在萌芽阶段,开发程度较低。老洞村应丰富景区的旅游内容,突出老洞苗寨特色,深入挖掘其建筑文化和民族村寨文化,将文化艺术植入村寨旅游中
(二)整体迁建致使村寨文化原真性丧失
古村落是建筑的集合体、村民的生活区与文明的传承者,从本质功能上,其是居民以农业为基本经济活动的一类聚落统称,是一个生产生活空间。老洞村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村寨,整体迁建的旅游规划虽能在理想上实现最大化保护村落原生态建筑与人文环境,但这种孤立的、静态的、单一的“博物馆式保护”将使老洞村变成无人生活的空村。即使村寨在旅游规划下将建筑整修,保持原有的生活场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旅游业使老洞村重现“繁华”,也弥补不了人去楼空的遗憾。
(三)贫困人口参与度低
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贫困人口所获得经济利益的高低由其扶贫工作参与程度决定,而笔者走访发现,老洞村现居村民多为空巢老人,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旅游扶贫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口通常缺乏参与方式,致使其参与程度下降。据负责景区环卫工作的当地老人介绍,其通过每月的村寨卫生维护可获得100元收入,但此类扶贫参与方式收效甚微,扶贫工作队应另辟蹊径。
(一)整体保护老洞苗寨,系统传承文化遗产
古村落“整体保护”的基石是将乡村生产活动与乡土建造作为不可分割的体系。为实现对老洞苗寨“神形兼备”的保护开发,扶贫工作后期应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历史建筑保护与监管机构。机构应细致划分建筑保护等级,划定不可修建区域、不可翻新区域等,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处罚条例,如规定传统建筑修缮标准、周边建筑物建造风格,及时制止损害民族村落整体性的建设工程,并对其实施严厉处罚。
2.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老洞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类型多样,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其在时间长河中极难保存,老洞村需将珍贵遗产的保护与物质形态结合起来,通过数字化保存、档案室建立、博物馆收藏、表演化手段等保存当地民风民俗,使苗族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3.保留村寨原生态生活环境。老洞村可考虑效仿婺源汪口村的村落保护发展模式,通过将古村落附近预留的新村安置用地设计成居民住宅区,引导有欲望和条件改善居住环境的村民搬离汪口村,为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腾出空间。
(二)完善老洞村旅游规划,逐步树立苗寨旅游文化品牌
老洞苗寨旅游曾因同质化衰败,为确保旅游扶贫工程后期效果,良好景区形象的创立和传播势在必行。
1.提升老洞苗寨知名度。所谓没有知名度就没有业务,面对知名度低这一困境,老洞村需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自我宣传,让旅客知晓并逐渐喜欢老洞苗寨这一旅游产品,最终达到前来旅游消费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老洞村可利用网络媒体、旅行社、政府旅游推荐会等资源,如聘请专业团队打造老洞苗寨旅游特色网站、利用旅游扶贫政策优惠开展乡村旅游发展推荐会等,不断提高其知晓率。
2.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及社会资金支持下,为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老洞村行业竞争力,在村寨外部,村政府可在考察山体状况的前提下拓宽上山道路,并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停车场大小;在村寨内部,政府则需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完善景区路标并增建景区卫生间,此外可考虑利用闲置房屋建设旅客休息区、纪念品购物中心或特色民宿,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拉长旅客停留时间,创造更多旅游收益。
3.转变旅游发展模式。面对凤凰县周边苗寨扎堆发展旅游的现状,老洞村需主动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找准资源特色,树立核心主张,并盘活景区闲置资源,如利用村寨内枪眼和血色湘西景区拍摄基地策划苗寨攻守城项目,使闲置资源变废为宝,进一步营造景区整体品牌氛围,此后,可大力开发老洞苗寨景区衍生品,延伸旅游产业链,使之与种养业、加工业等紧密衔接,创造老洞村独特旅游记忆。
(三)构建老洞村贫困人口受益机制
通过旅游开发激活村寨生命力,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村寨的“二次创业”是老洞村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故在开发后期需着力构建贫困人口受益机制,让“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1.构建教育培训机制。老洞村隐匿深山,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村民思想守旧且生活方式单一,极大限制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老洞村亟需建立完善的教育及培训机制,加大村内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与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包括普通话、苗族传统工艺、网络技能、旅游从业技能或其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让村民能承担各种岗位,甚至具备自主经营、自主创业的能力。
2.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在信息化社会下,平等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对贫困地区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开拓视野,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加强村寨宣传,促进信息交流,老洞村应构建村内外实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如建立老洞村旅游扶贫网络信息沟通平台,依托凤凰县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与企业招商入驻信息,并秉持自愿原则建立老洞村劳动人口信息档案。
3.构建扶贫参与机制。为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村政府应先结合老洞村实际情况,通过广播、走访、发布公告等形式全面宣传旅游扶贫工程及相关扶贫举措,并明确适合贫困人口的工作岗位,设计贫困户适合参与的旅游、经营、管理项目,如设立苗族银饰锻制教学小组、打造猕猴桃采摘园等,利用当地特产经营农业体验式旅游。此外,政府需建立贫困人口入岗优先机制,倡导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就业,确保其能切实体会旅游扶贫项目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