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现时(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镇兽医站)
生态放养,能让肉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自由活动和觅食,充分释放天性,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育雏舍的搭建与检修、育雏、育成肉鹅的放养管理等方面,对肉鹅生态放养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肉鹅生态放养,就是根据鹅的生物学特性,给肉鹅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通过施行配套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技术,保证肉鹅健康、高产、优质。生态放养给肉鹅提供了自由活动觅食和饮水的广阔空间,可充分释放天性,提高了肉鹅养殖效益,同时也能帮助清除田间杂草,排出的粪便又能有效提高林地及果园肥力,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肉鹅在林地放养后夜间休息和过夜通常不需要高标准的鹅舍,可根据实际情况,建造简单的棚屋或塑料棚温室,也可以改建、翻修闲置的住宅用作鹅舍,建设成本还低。但雏鹅需要在育雏舍内饲养。
以地面平养育雏为例,雏鹅育雏舍高2米,四周墙面留窗,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例为1∶(10~15)。要求水泥地面,并且平坦。每间育雏舍可用木板或塑料隔网分成6~8个育雏间,每个育雏间的面积控制在15~20平方米左右,可容纳3周龄内雏鹅100只。育雏舍前设置宽度3.5~6米的运动场。运动场前边或一侧开挖水浴池,大小以1∶10的比例(即10只鹅占1平方米水面),水深0.8~1米左右,池底铺设塑料薄膜防渗漏,并留放水口,便于换水;水池四周要有45度左右的坡度,便于雏鹅水浴后上岸并站立休息。寒冷季节,育雏舍内要有火炉或暖气等供暖设施。
使用塑料薄膜大棚内网上育雏时,棚高2米以下,不要太高,以饲养人员进棚后不碰头为宜。
已经用过的育雏舍,使用前要彻底修补门窗、墙壁、地面,并对供温、通风、照明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灭鼠并堵塞鼠洞,确保育雏过程中不出问题。
1.选择育雏方式。目前,雏鹅的育雏方式有自温育雏和给温育雏两种方式。
(1)自温育雏。气候暖和的季节,小群育雏鹅或农家少量育雏鹅时,利用雏鹅自身的热量相互取暖。大多采用竹篮、箩筐、纸箱、草囤等育雏工具,底下铺上柔软的垫料,放上雏鹅后,上边加盖棉衣、棉被等保温物品,通过增减覆盖物和垫料厚薄调节温度,平时经常用手拉开扎堆的鹅群。此法虽然简便,但费时费力,容易造成雏鹅受凉扎堆,被压死或压伤,受热生长发育受阻,形成僵鹅。
(2)给温育雏。通过人为控制育雏舍温度,给雏鹅提供相对稳定的气温环境,创造适合雏鹅生长发育的“小环境”,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地面平养育雏。地面平养就是在铺有新鲜柔软稻草、麦秸或锯末、刨花、稻壳等垫料的地面上培育雏鹅。使用红外线灯供暖投资小,虽最经济、最简单,但因雏鹅直接与垫料和粪便接触,卫生难控制,易染病。地面平养育雏包括一次性垫料育雏和更换垫料育雏两种方式。如果使用一次性垫料育雏,初次垫料铺设厚度8~10厘米,随着饲养时间延长,垫料被粪便污染后及时加铺一层4~5厘米厚的新垫料,直至育雏结束。更换垫料是将雏鹅饲养在铺有5~6厘米厚的清洁而干燥的垫料上,当垫料被污染后,及时更换新垫料。
地下烟道育雏。建造地下烟道,地面会升温缓和、平稳,并且造价低。进雏前3天地面铺设3~5厘米后垫料,并开始生火预热,达到21℃左右,即可进雏。缺点是湿度小,1周龄后注意通过舍内喷雾、地面洒水、引入水蒸气等方式提高湿度,湿度保持在65%左右。
网上平养育雏。在离地面40~60厘米高处,用木条、三角铁、钢管等搭上支架,架设网床和围网,塑料网网眼大小约1.2平方厘米,育雏时再铺上一层网眼大小约0.5厘米见方的塑料网,育雏的前3天,还应在网床上铺上塑料编织袋、报纸等,调教开食。网上平养育雏的优点是不用垫料,雏鹅的排泄物能直接落入网下,减少球虫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可用于工厂化育雏。
笼养育雏。笼养育雏是将雏鹅饲养在笼子里,饲养密度为60~65只/平方米,煤炉或机械自动调节温度。
2.做好进雏前的准备。
(1)合理安排育雏计划。育雏计划主要包括育雏时间和育雏数量等,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和放养条件,如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青草及青绿饲料生长情况、农作物的收割季节、饲养者的技术水平等情况,特别要考虑当地肉鹅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2)育雏场地设施与饲料、常用药物的准备。进雏前要清洗鹅育雏舍,对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还要备足垫料(网上育雏准备麻袋片、塑料布、报纸等),充分晒干。按肉鹅的营养标准,配制好雏鹅饲料。备好常用药物,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葡萄糖、多维素等。
(3)育雏舍的检修、清扫与消毒。无论改造旧房舍或新建育雏鹅舍,进雏前都要进行全面检修。检查房顶、门窗、墙壁是否漏风、漏雨、有无鼠洞等,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
进雏前,清除雏鹅舍周围环境的杂物,舍内全面、彻底清扫、消毒。清除育雏舍地面、网床、网眼中的残留的粪便、羽毛和饲料残渣,而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晾干后铺设垫料,放好食槽、饮水器等设备;先用5%来苏水喷雾,湿度70%以上,温度10℃以上,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1克,放入瓷盘,再倒入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毫升,快速撤离后密闭门窗熏蒸1~2天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4)预热。育雏舍消毒后,尤其是寒冷季节,要进行1~2天的预热,使舍内温度达到30℃。无论是地面育雏还是网床、笼养育雏,无论使用电热、锅炉暖气、热风炉、煤炉和地炕等供暖加温方式,都要测定舍内各个点的温度是否均衡并达到育雏要求。火炕加温时,还要检查炕面有无漏烟。
为了减少加热空间,节省资源,可以把育雏舍的一头或两头用塑料布或其他工具暂时隔离开来,只把育雏舍的中间当作最初的育雏区,待雏鹅逐渐长大需要扩群时,再逐渐向一头或两头扩大。
3.选雏与运输。
(1)雏鹅的选择。雏鹅必须来自健康无病、高产的优良种用鹅群。健康的雏鹅,羽毛蓬松有光泽;脚掌润泽饱满,无脱水现象;握在手里感觉有肉、有挣脱欲望,手握颈部提起时双脚快速收缩;卵黄吸收好,脐带全部脱落,无钉脐,脐部周围无红肿、无血斑;屁股无糊肛、无白痢;清点数量无误。拣出病、弱、残等有问题的雏鹅,淘汰病雏、残雏,弱雏单独安置在舍内靠近热源的地方,单独饲养。
(2)雏鹅的运输。雏鹅出壳后,可以分批运送,以缩短在孵化室内的逗留时间。待转运的雏鹅,要装在专用运雏箱内,使用保温性能好的运雏车在12小时内安全、及时的运到育雏舍。夏季炎热、多雨,要备好遮阳、挡雨的篷布,冬季和早春注意防寒。运输过程中,随时检查雏鹅情况,防止闷死。
4.雏鹅的培育。
(1)育雏环境控制。适宜、均衡的育雏温度是成功育雏的关键。育雏舍内供温的原则是:小群稍高,大群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阴冷稍高,晴暖天稍低。一般情况下,0~5日龄鹅的育雏温度以27~29℃为宜;5日龄后,每5天下降2~3℃,到20日龄以后保持在18℃。昼夜温差不超过2~3℃,要特别注意在寒潮气候、雨雪天气时保持育雏舍内温度适宜且均衡,不可忽高忽低。
育雏舍内温度是否合适,要看雏鹅的表现。如果雏鹅躯体蜷缩,叫声叽叽,喜欢扎堆并靠近热源,说明舍内温度偏低;如果雏鹅张口气喘,远离热源,靠近门窗,饮水增加,说明舍内温度偏高。此时,要学会看鹅施温,及时调整。
湿度:刚出壳的雏鹅,要求环境湿度较大,最好保持在60%~65%,1周龄后保持在65%~70%。饮水器放置平稳,加水不要太满,防止外溢;湿垫料要及时更换;加强舍内通风换气,调节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寒冷季节,晴暖天气中午通风前,先提高舍温2~3℃。
(2)潮口与开食。雏鹅开食前第一次饮水称“潮口”,潮口的水要清洁卫生,可饮用0.05%的高锰酸钾水;长途运输时间较长的,可饮用5%~10%葡萄糖水,或饮用26℃0.5%复合型维生素溶液,以便清理胃肠,刺激食欲,排出胎粪,吸收营养。
出壳后24~30小时内、已经开水的雏鹅要开食。开食的前2天,可直接用米饭或用清水浸泡过的碎米做开食料,直接撒在铺好的麻袋片、塑料布或报纸、席子上,让雏鹅自由啄食5~8分钟,吃半饱即可,每隔2~3分钟喂一次,待所有雏鹅都学会采食后,可直接改用食槽或料盘喂雏鹅全价配合饲料,也可以自配全价饲料:玉米糁45%,统糠15%,麸皮10%,豆粕22%,优质鱼粉4%,骨粉1.5%,贝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从3日龄开始,补充切碎的新鲜、幼嫩青菜叶、莴苣叶等蔬菜,先精后青,少喂勤添。
饲喂雏鹅要定时、定量,精青结合,先饮后喂,少喂勤添,每次喂八成饱。每次喂料结束,扫清污染、残存的饲料,用4%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料盘。
(3)分群。从开食后第2天起,仔细观察雏鹅采食、饮水情况,并进行第2次分群;及时淘汰残雏、瘫雏、病雏,应将那些过小、过弱、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的雏鹅,隔离出来单独喂食,以防强壮的更强壮,弱小的更弱小。一般一个育雏间为一群。分群时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育雏地面(网面)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3周龄时100只,最多不超过150只为宜。育雏密度过大,雏鹅容易扎堆,一旦舍内温度低时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要注意及时赶堆分散。等到雏鹅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饲养密度的调整,还可进行第3次、第4次分群。
(4)饮水与洗浴。雏鹅开水后,即使用真空饮水器自由饮水。保证饮水清洁、足量,一般使用深井水,气温低时可饮用温水。2周龄后的雏鹅,可改用水盆饮水,但水盆上要罩上竹制或金属制、塑料制栅网,让雏鹅能伸进头去饮水,但不能跳进水盆洗澡,以保证水质。
7日龄后的雏鹅,可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开始“放水”洗浴,夏季还可提前到5日龄,冬季适当推迟。初次放水,水浴池内放浅水,慢慢驱赶雏鹅走近水浴池,让其试探性下水、戏水、洗浴,每次5分钟,随雏鹅日龄增加逐渐延长放水时间。
(5)卫生与防疫。育雏舍门口要设立消毒池或消毒脚垫,并经常更换或喷洒消毒液;育雏舍内不能有成年鹅,外人不可随意进出;晴暖天气可进行带鹅消毒。
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应在孵化室内注射小鹅瘟疫苗。没有接种小鹅瘟疫苗的雏鹅,运输到育雏舍后要进行及时补种,每羽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1~2周后再接种1次;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或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
1.放养场地要求。肉鹅生态放养时,一般要求场地内要有充足的牧草,可选择闲置撂荒的土地、果园、林间草地、河流滩涂、湖边沼泽地带等比较合适;稻田、麦田收获后也可作为肉鹅的放养牧地。但干旱地区的荒漠型草场,不适合鹅的放养。
2.放养方法。
(1)放养时间。雏鹅到10~15日龄,选择晴暖、无风天气,中午开始放养,夏季5~6日龄即可开始放养。最初放养时,把雏鹅感到运动场外的草地上,时间20~3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放养时间,并由近及远,几天后可挑选杂草茂盛、幼嫩的牧地,刚开始每天8~10小时,以后早出晚归,只要露水一干即可全天14~16小时放养,让鹅充分采食;炎热天气,正午时段避开烈日暴晒,赶回舍中休息;寒冷大风天气、阴雨天气停止放养。
(2)放水洗浴。鹅群在放养后赶到水塘戏水洗浴,每次洗浴时间30分钟,上岸休息并梳理羽毛40分钟后再放养,以后自由洗澡、游泳,既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其长骨、长肉、长羽毛,增强体质,清洁羽毛,提高适应力和抗病力。
(3)划区轮牧。无论是滩涂、林间等野生牧场还是人工草场,为了防止草场退化,肉鹅放养过程中要实行划区轮牧。鹅的放养数量可根据牧草生长情况,按每只鹅每天采食1~1.5千克青草计算,或按每亩草地上放养育成鹅20~40只,人工种植草场因牧草茂密,可放养60~80只计算,将整个草场划分成几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用金属网或塑料网隔开,每天只在一个小区内放养,待10~15天新的牧草生长出来后,再折返回来放养。
(4)调教。为便于放养管理,让鹅群听从放养者的指挥,需要从雏鹅开始进行调教。饲养管理人员在每次补饲喂食、出行放养、回舍时,分别给鹅群发出既不相同又相对固定的指挥信号,比如吹哨、吹口哨、敲打料盆、大声呼喊等,时间长了,就能形成条件反射。此外,也可以从鹅群中挑选一只机灵、大胆、健壮的老龄公鹅当“头鹅”,并在其背上涂上带颜色的油漆,或者在其脖子上挂上铃铛,放养过程中,只要能稳住“头鹅”,就能保证鹅群在一个固定的牧地安心吃草、专心觅食。
(5)补饲。肉鹅生长发育快,需要的营养多,只放养吃青草不能满足育肥的需要,放养后还要适当补饲精料。30~50日龄,每天补饲3次;50~70日龄,每天补饲2次。补饲量,中小型品种肉鹅每天100~150克,大型品种肉鹅每天150~200克,上市前15天体重仍较小的肉鹅还要强化补饲,每天200~250克,分3~4次补饲。补饲料配方可参考:玉米40%、菜粕11%、麸皮19%、统糠10%、骨粉1%、鱼粉3.7%、食盐0.3%。
3.出栏。
(1)确定出栏时间。大型品种肉鹅12周龄,中小型肉鹅品种10周龄左右,体重基本达到峰值,羽毛丰满,此时出栏屠宰最经济。饲养肉鹅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最佳出栏时间还要考虑市场行情等多种情况。如5月底开始育雏的肉鹅,生态放养70天后,正是肉鹅大量上市的旺季,价格往往较低。如果继续放养到国庆、中秋,由于此时牧草开始成熟,营养丰富,延后40~50天上市,饲养的成本也不会增加多少,但活鹅的销售价格往往上涨的比较多;如果能在8月20前后再进行一次活体拔毛,还可增加额外收入。
(2)出栏要求。影响肉鹅销售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体重、健康状况、均匀度、羽毛生长情况及清洁度、肥瘦等都是重要的指标。出栏前,要逐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肉鹅羽毛不洁,品相差,要在出售前3~5天,每天都让鹅在清水中充分洗浴,同时保持鹅舍内垫料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