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深度贫困县。2013年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68户35147人,贫困发生率13.02%。在兴和县委、县政府以及9个乡镇和18个行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61个村委会、695名驻村工作队、2915名帮扶责任人和全体贫困户近年来的集中攻坚,8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兴和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2020年6月11日至17日,兴和县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接受了2019年国家贫困旗县退出抽查验收,全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抽查验收组的一致肯定。
为摘“穷帽”拔“穷根”,兴和县按照“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产业扶贫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把畜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脱贫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因村、因户、因人灵活施策,创新发展菜单式、订单经营式、资产收益式、村集体经济带动式、龙头企业带动式和参加合作社带动式6大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猪等产业,贫困户年纯收入明显增加,加上基础肉牛、肉羊等连续生产周期较长,可连续5年以上为贫困户稳定增收夯实基础,也为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稳定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的增收目标。
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76亿元,先后完成8批贫困户到户“菜单式”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受益贫困户35018户次。5年来,从事养殖业累计补贴7890户18347人;从事加工、休闲农业的有56户206人。全县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购牛7837头、购羊2.9万只、土鸡1.5万只、生猪1870头、特色养殖1554头(只)。建成扶贫车间9处、开发农家乐4家。贫困户通过菜单式项目发展畜牧业与种植业收益与投入明显不同,来自养殖业方面的收益明显超过了种植业。
兴和县积极探索拓展产业路径,引进和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与农民建立利益联接机制。目前,全县累计签订合同59家,带动贫困户(包括脱贫户)2194户4856人,户均增收3600元。
兴和县在“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之路,培育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链长、市场竞争强的龙头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走种养结合、绿色循环之路,努力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与大北农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实施生态养猪一体化产业项目,计划在兴和县总投资12亿元,建设6个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约7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约18亿元,预计实现税收约5000万元。目前,大北农集团已实现投资1.498亿元,投入北京市帮扶资金1450万元,合作建成了民族团结乡二元母猪场。与华卓公司合作,企业投资7000万元,投入京蒙资金2000万元,合作实施了生猪养殖项目。这些养殖业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由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牵头,组织全县有畜牧业技能方面的科技人员、乡土专家、养殖大户成立产业指导组,为全县贫困户发展畜牧业提供技术培训和上门指导等技术服务工作。近年来,322名产业指导员指导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917户。为进一步做好全县产业指导员的管理和技能交流工作,在组建近400人的微信群的基础上,由各乡镇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了9个乡镇产业指导员微信群。产业指导微信群的建立,为种植、养殖贫困户出谋划策,及时解决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科技特派员积极咨询,确保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贫困户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1个全县产业指导微信群和9个乡镇微信群建立起来的产业指导平台,对产业指导员相互交流,解决贫困户困难,发挥专家资源优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科技产业指导专家组+产业指导员+贫困户”的技术示范指导格局,采取以乡镇为单位、以村委会为单元、以贫困户为基础的三级培训、指导和交流模式,逐步形成产业指导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县产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贫困户从被动接受培训变成主动与产业指导员和专家组对接,咨询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在161个村委会集中培训394期,培训指导员1238人次,指导贫困人口14976人次,帮助落实政策6474户,解决技术难题4211户次,帮助建立产销关系1442户,建立贫困户产业台账6917户。
以上各项发展畜牧产业扶贫措施,有力保障了全县贫困户稳定脱贫。目前,兴和县虽然已脱贫出列,但各级党委、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责任心没有懈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兴和县扶贫产业总体还处于培育成长期,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为了进一步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须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下一步,兴和县继续开展“志智双扶”,实施科教兴农。以现有的农牧业科技特派员、专家组、产业指导员为基础,继续引进农牧业高科技人才,加大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教育机制为示范,建立健全农牧民科技培训机制,为振兴乡村产业夯实科技支撑体系。同时,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加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步伐,推广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巩固完善牲畜定点屠宰,强化冷链物流建设等措施,确保通过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