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0-03-11 06:5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盆腔妇科血栓

刘 丹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液瘀滞等[1]。这种新发血栓极不稳定,发生脱落后容易栓堵到其他器官,一旦发生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栓塞,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已经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观察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70例在沈阳市妇婴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无严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7.62±5.81)岁;平均体质量(58.72±7.03)kg;平均病史(1.74±0.61)年;平均手术时间(1.63±0.45)h。对照组患者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8.92±5.37)岁;平均体质量(58.20±6.91)kg;平均病史(1.83±0.52)年;平均手术时间(1.73±0.4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内容包括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达到更好配合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后进行生命体征与出入量的监测,针对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①风险评估:盆腔手术患者属于静脉血栓高风险人群,对患者的现病史和既往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Wells评分表进行风险评估[3],为进一步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②心理干预: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在治疗前后,因不适感和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易出现烦躁、易怒、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详细讲解治疗的过程和预期效果,使患者了解疾病,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亲切,有助于取得患者信任,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建立治愈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4]。因此,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③病情观察: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记录患者大腿及小腿周径、皮肤温度等,方便与术后情况进行对比[5]。及时了解患者下肢是否有麻木、肿胀等情况出现,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异常。④术中护理:术中注意患者的体位护理,尤其是取截石位时,患者腿部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应在小腿及腘窝处垫上高度适宜的软垫,对高风险人群可在术中穿戴弹力袜,以有效增加静脉血液回流速度[6]。⑤术后护理:在患者卧床期间,可将下肢适度抬高。尽早穿戴弹力袜,增加静脉回流速度,降低血栓发生风险[7]。此外,注意保持肢端温暖,对无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进行下肢按摩,对已发生血栓的患者则严禁按摩[8]。⑥指导康复锻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通俗易懂的讲解医学常识,使患者做好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术后平卧6 h后,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9]。下肢早期运动主要以膝关节伸屈运动及足踝主、被动运动为主,对于肌力不够的患者,家属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协助。嘱患者经常进行翻身、更换体位,防止某一部位长期受压[10]。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不良风险告知、健康教育普及、护理内容讲解、护理态度以及护理管理5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270例研究对象均经过治疗和有效随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10例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由于妇科盆腔手术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患者在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弥补了传统护理方式的不足,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了解,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开展。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10例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过护理干预,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了此护理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术前的风险评估可更好的明确患者是否具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其他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依据。经过心理干预,使患者对治疗和护理配合程度提高,为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涵盖了术前病情观察、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主要是促进静脉血液循环,避免血液瘀滞,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这些都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所采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符合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社会、生理特点,因此也收获了更好的临床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运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盆腔妇科血栓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