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传统林盘空间转型机制研究

2020-03-11 04:04
山西建筑 2020年4期
关键词:竹编行动者村民

曾 纯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097)

1 研究背景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成都市提出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开展全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林盘是传统川西地区代表性的乡村聚落,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依赖农业生产的传统生活空间面临重构。本文以道明竹艺村为研究对象,探索从传统林盘转向现代性极强的生产、生活消费空间的过程中,政府、村民、外来者、景观、房屋、文化遗产、土地等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基本影响因素和主导性重构力量是怎样发挥作用。从行动主体角度剖析其空间重构中多方主体的作用机制,以一种动态的、与社会经济要素相联系的建构角度理解林盘空间的重构[1],为成都林盘改造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2 研究区域概况

林盘是指川西平原农村住居及林木环境共同形成的盘状田间绿岛,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式聚落单元。道明竹艺村的居民聚落点具有传统林盘的典型特征,院落周围有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外围是农田耕地,集生态、景观、文化价值于一体(见图1)。

竹艺村位于崇州市中部,距成都市区约40 km(见图2),处于无根山丘陵区与坝区交接地带。竹艺村并非行政村,是将最靠近公路的九、十一、十三组所在区域规划成为一个竹艺聚集区,共86户村民,用地约8.2 hm2,冠以“道明竹艺村”之名。此地盛产慈竹,竹编成为当地传统手工业已有近两千多年历史,竹编非遗传人5名。

3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林盘转型的分析框架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能将空间与复杂网络有效地联系,为解释空间变化提供新的角度[2]。行动者、转译和网络是行动者网络的三个核心概念[3]。行动者包括人类和非人类。任何行动者都是转译者,转译过程是ANT的核心内容,包括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等4个基本环节[4]。初期行动者的问题聚集到“强制通行点”(OPP)形成集体共识。核心行动者通过各种策略对其他行动者进行“利益赋予”而被征召成为联盟成员,并上升为整个联盟的代言人,对其他行动者行使权利,整个行动者网络正式形成[5]。

通过行动者网络,使得乡村发展获得成功,必然使得该乡村发生某种程度上的重整,是其内在特性和当地、外部力量之间的交织互动,使之构建了一个又一个行动者网络从而实现空间的重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竹艺村的空间转型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物质环境改造,包括标志性的“竹里”建筑以及村内多处公共建筑及景观环境的提升;第二个阶段是竹艺村运营,通过招募产业、策划活动将竹艺村打造成集农业生产、居住、旅游、文创于一体的多产业导向空间。

4 物质环境改造行动者网络

4.1 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行动主体包括人类主体,崇州市政府、道明镇政府、村集体、村民、外来专业服务团队等,非人类行动者包括资金、土地、房屋、竹编技艺、生态环境等。在转译发生前,每个行动者的问题集聚到强制通行点(OPP),试图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可预见的利益或发展。1)崇州市政府以探索公园城市在崇州市乡村地域的表达为目标,寻求乡村振兴的示范点;2)道明镇政府面对已有两千年历史的竹编技艺在市场化和工业化浪潮中逐渐退化的问题,试图寻找传统工艺振兴的契机;3)竹艺村的传统乡村风貌保留较好,但人、地、业同时面临发展困境,村民、青壮年劳动者外出务工依赖工资性收入,留守多为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生活质量较差;4)大部分民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但质量良莠不齐,且空置率较高。同时土地荒废利用率较低;5)竹艺村的乡村生态环境优越,以竹编为主的传统文化历史深厚,但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要解决问题并实现全部行动者的意图,最终落实为一个核心议题,即以自然环境和竹编文化为核心改造竹艺村的物质空间(见图3)。

4.2 行动者网络转译

为了实现乡村的转型发展,满足各行为主体的目标和利益需求,需要在网络中实现转译以排除障碍。崇州市政府在“问题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动者网络中起到了核心行动者的作用,召集策划、规划团队从顶层设计,由物质空间到市场运营进行整体性布局。物质空间环境的改造首先从“竹里”建筑为伊始,向全球发起设计任务书,建成之后的“竹里”不仅重新定义了乡村建筑,也代表中国乡村走进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建筑点亮乡村。随之对竹艺村的物质环境进行整体整治,尊重村庄本身的肌理,将竹编这个腾符巧妙地融入空间;其次对村民的房屋和土地进行征召,通过推行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政策,将农民闲置资产盘活,为下阶段的产业植入提供承载空间。非人类行动者在转译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以竹编为主的文化遗产和乡村自然风光在物质充沛的现代社会中,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精神庇护。

5 竹艺村运营行动者网络

竹艺村环境改造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集聚产业,振兴竹编技艺,重新定义乡村空间、产业、社会网络,激活乡村的内生力量。

5.1 新的行动者网络形成

随着文创型乡村物质环境改造完成,崇州市政府作为关键行动者的目标发生改变,转向以“竹编文化”为支点的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随之引起部分行动者的退出和新行动者的加入,外来投资营业者进入并逐渐走向网络中心,新的行动者网络出现。

5.2 行动者网络重新构建

在竹艺村运营的行动者网络中,外来投资营业者成为主要行动者,包括文创工作者和爱好者等,通过腾挪的民居进行空间改造,经营住宿、餐饮、艺术、文化手工等相关业态,引进了一批如遵生小院、三径书院、闲来酒馆、见外美术馆等的文创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向公众输出竹艺村的本土文化、艺术感悟、生活理念,提升竹艺村的艺术体验感。以产业激活空间,以文艺活动输出文化,双向提升竹艺村的空间产业价值,扩大对外影响力。

同时,村民作为村庄的利益主体,在运营阶段缺乏话语权。为了给予村民营造、管理、保育其生活空间的权利,政府鼓励社会组织群体与村民参与竹艺村的社区共建,引入了社区营造的治理模式。农户以农用地入股,成立竹艺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竹艺村竹编文创合作社,提升竹编产品艺术性以增加文化附加值。村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村庄运营中,并分享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1)在乡村环境建设的行动者网络中,以崇州市政府为关键行动者,以行动征召吸纳专业团队,将竹编文化、林盘地域文化为符号融合乡村环境产生具乡土性又符合都市审美的空间环境,是竹艺村转型成功的伊始,这阶段专业团队是重要的行动者。

2)在竹艺村运营行动者网络中,由于物质环境改善成功,吸引众多外来人员,行动者构成复杂化,政府通过权利征召,以社区治理平台将多方行动者纳入网络中,保障村庄主体村民的利益,并成立专业的运营团队,整体升级村庄内部的产业布局,策划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强化竹艺村的外部宣传,形成自身文化品牌。以内外结合、政社合作的形式加快村庄产业转型,这阶段外来的投资营业者是重要的行动者。

3)竹艺村从空间改造到产业入驻依赖多方主体的共同作用,其中政府始终作为关键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进行征召,尊重村庄的资源禀赋,维护村民的权益,以市场化的理念运行,成为竹艺村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政策、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环境资源的不同造就了不可完全复制性,但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合作的形式具有借鉴作用。

6.2 讨论

竹艺村转型成功的表面是空间重构,其内在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改变,但本质上引发这一系列演变的是各方行动者的介入,包括人类及非人类行动者。而崇州市政府是这次行动开始的最重要推手,通过顺应市场逻辑,将竹艺村的文化、产业、物质空间三者融合营造乡村新型消费场景,成为乡村旅游中的典范。但村民在其中的参与度较低,除将自家房屋出租以及参与卫生环境等村庄日常事务管理,其他途径甚少。本地村民在村庄中占有的比例较小,大多是老年人,青壮年劳动力回流甚微。外来商家除了经营之外,怎样融入本土的社会网络中。多元化的乡村居住人口呈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随着乡村运营的深入与乡村关键问题的转换,物质空间将会处于持续动态的改变中。

猜你喜欢
竹编行动者村民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