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英敏
(河南省嵩县林业局,河南 嵩县 471400)
传统模式中林业品种发育周期长,产出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生命强度不稳定,而且疾病和害虫控制率低,这与现代人们追求的高质量发展相悖。在新时代,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可精确推断天气变化等环境因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精确计算并培育筛选优良的植株,加快植株的进化,从而有效提高林业的生产质量。还能通过生物防治、研发药物等技术实现植株的抗害能力,总之在各个方面,科学技术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现旧品种的升级,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完成林业结构的转变,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长久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大概的种植环境及条件,形成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基本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周期模式,人类对其干预程度不深。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数量庞大,生活质量要求又在不断提高,这样的种植周期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此时,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通过精确的研究,人们可以计算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环境等,通过精确的量来控制产业的花期等。在生物方面,已经研究出多种激素来应用,缩短产品周期,同时也能保证质量,达到又好又快的标准。另一方面,通过精确的数字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计算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最大化收益。由此可见,林业技术的改进对其生产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不断的让我国的林业管理模式趋于数字化,精确化,以来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庞大需求。
除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生长周期中的问题,在人力方面,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时间以及精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但重复性高。这造成了林业人员的可替代性高,门槛比较低,此外林业的产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人多出力大,收益就高。因此这在管理方面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从而导致林业人员的薪水普遍不高。在科技的渗入下,技术型人才开始崭露头角,高级工具的使用为林业行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使得少量人做更多的事情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来说,从业入门门槛提高了,把从业人员从低级的重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从事更高级的脑力工作,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首先是对林业创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传统模式中,林业产业基本是完全依靠于大自然的,然而即使很多地区的林业产业在向科技型转变,但是大多数的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依旧沿用粗放管理,顺其自然,对技术不够重视,造成企业难以在巨大的市场中竞争下去。
其次,我国科研创新主要来源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林业行业的创新也不例外。但是林业企业参与度并不高,政府也不够重视,这使得林业技术创新的经费不太充足,所以创新成果很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最后,林业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并且实用率较低。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实用转化率只有50% 左右,远低于欧美多数国家。另一方面林业相比计算机金融等热门行业吸引力较低,不能很好的吸纳人才,这也造成了我国林业技术人员储备不足。
鉴于传统模式长期以来对从业人员产生的巨大影响,企业必须跟进时代,不断改变从业人员的思想,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实现这些可以通过与高校对接,为其定期开设讲座,展现科技创新的新优势,从而为他们灌输正确的发展观念。并且要保证从业人员都能动手实践起来,亲身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好处会让他们本身成为科技创新的代言人,使得新时代理念更广泛的传播。此外为了确保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正确的林业产业管理制度,确保林业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以创新为主题,以科技为手段,要将林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才能科学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这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提升我国在全球林业行业中的竞争力度。
在明白了林业创新技术的重要性后,还要知道任何创新的产生离不开经济的推动,少了经济任何政策都是一纸空文。林业的发展不能单独靠企业的努力,而是要林业部门与企业协同发展。依托企业的独特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使得技术不断得到进步发展,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努力,还应该加大与科研单位合作的力度,转知识为实际生产力度。而这些又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通过经济的投入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引入适当的奖惩机制来管理和激励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鼓励科研单位做实事情,不弄虚作假,落实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渠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和有合适的资金保障后,还需要必不可少的人才去实施战略进行。在这方面,高校需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为林业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年轻人才。相比别的领域,林业行业属于相对冷门的行业,在新一代年轻人中的心中普遍不受重视。因此需要设立自己闪光点,横向对比,设立合适的薪酬待遇及独特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提升年轻学者们的兴趣,而不是毫选择被迫调剂才来到该行业,显然后者制约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已经从事多年的技术专员,也应该鼓励其主动学习,保持不断进步,不做时代的淘汰者。同时行业自身也应该提升宣传度,设置合理的制度,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踏入该行业。对于管理层面,责任显得尤为重要,需成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具备林业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复合性人才组织,组织选拨应层层把关,经验和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保证企业健康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