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印
(国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场,辽宁 北票 122109)
在近些年的国家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因此,在对森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逐渐从之前的简单、粗放的滥砍滥伐发展成为保护、开发的策略上来。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森林面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了各项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林业而言,实行了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的措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和保护了我国的林业资源,使得全国森林面积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在前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全国范围内的林业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虽然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林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同国外相比,整体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依然较少。同时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林业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
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我国造林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型造林技术和造林设备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我国造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林业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当前我国林业造林工作整体上缺乏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林工作人员中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等,这些情况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森林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呼吸作用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环境,吸收各种有害气体,同时释放出氧气,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森林面积可以调节当前全球面临的厄尔尼诺效应,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国家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也从原有的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化。森林资源可以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所需的原料,例如建筑业等。我国对于木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效益,而对森林资源进行滥砍滥伐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当前我国加强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意识到森林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在开发方面逐渐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在进项营造林之前,首先要进行育苗和树种的选择。育苗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地块,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地块土壤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树种萌发的需要,提高播种后树种的成活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工作。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适宜种植的树种差异也较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所要种植的树种以及当地气候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大多种植针叶林,因此需要在气候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种植。而南方地区大多种植阔叶林,因此需要在雨季进行种植,以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在种植之后,要及时补充养分,因此要加强水肥管理工作。水肥管理需要在充分了解树苗的生长习性以及特点之后进行,以保证具有针对性的补充。
不同的造林方法适宜不同的树木种类。当前我国使用较多的营造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播种造林方法和分殖造林方法。对于播种造林方法而言,其是指通过直接将树种在地块中播种之后任其自然生长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树种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播种之前首先要选择优良的树种。同时在播种之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采用药物进行拌种等。以保证树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萌发率和存活率。
其次是分殖造林。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殖的方式进行。因此受到母体的影响较为严重。分殖造林的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只有良好的母体提供优良的树种才能保证种植之后树木具有较为优良的特性。此外还需要在后期对幼苗的生长加以控制,以保证其能够适应林区环境。
在开展造林营林工作之后,为了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加强后续的管理工作。对于林区的后续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肥管理,幼苗在不同时期对于水肥的需求量不同,例如在生长期,对于水肥的需求量较大,此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追肥进行补充才能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其次要做好林区环境的管理,例如及时清理杂草等,以避免杂草丛生诱发各种病虫害。最后,要及时观察树木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我国当前在营造林过程中对于造林方法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营造林活动,才能保证造林效果,为我国林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