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军
(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5200)
要想中国的畜牧产业发展得好,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政府对于这项工作是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的领导在思想上就没有扭转过来,即使是在疫情期间,领导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政绩以及相关任务完成情况,也更关注人的防疫,没有过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对动物的防疫工作。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很难开展开来, 没有上级领导和政府的有效支持,资金投入不够,防疫工作的质量也就不高,相关的防疫机构设施也没有得到完善开展,在管理层就容易出现问题。
在基层,普遍都存在基层防疫机构缺乏资金的情况,相关的疫情检测设备也不足,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防疫工作者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到达现场,使得疫情大规模的传播开来,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在进行疫情的诊断和治疗时,由于专业设备的缺少,防疫的工作人员往往只是通过自己的多年经验以及表面的观察来进行诊断,无法准确地知道疫情的严重程度。由于缺乏对感染到疫情的动物的监管,养殖户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感染的畜禽充当健康的动物上市售卖,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基层动物防疫部门中,人员的老龄化的情况是十分的严重的,基层的兽医工作往往是吸引不到新鲜的劳动力和专业人员。这些年老的防疫人员一大部分都不是从专业的院校毕业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充足,工作的人员也少,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作的压力大,但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工作人员的薪资不够,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不起来,但是专业的防疫工作者往往都不愿意到基层去进行防疫工作的经验交流。不仅如此,基层工作的防疫人员很难接收到新的防疫知识以及疫情的情况,所以工作的能力和效果都得不到提升,对于防疫工作的质量也有所影响。
( 1) 政府要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动物防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将防疫站经营费用、基础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等经费加入到财政预算中,完善动物防疫体制。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兽医管理体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养殖量、养殖环境、养殖类型、疾病类型、养殖方法等内容,合理分配兽医人员的数量,使兽医资源实现最大化,改善动物防疫工作环境,提高动物防疫的效果。
除此之外,一些兽医在工作过程中易出现工作失误,为降低失误发生的概率,要建立兽医监督部门,为每个地区配置1 名监督人员,对兽医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进行监督与记录、整理,保证兽医工作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提高工作质量。
( 2) 相关部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让每位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动物畜牧防疫工作中,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促进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要建立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信息化平台,为养殖人员提供养殖、防疫方面的知识,提高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的认识,有利于提升动物防疫的效率,保证动物防疫的科学性,防止出现监管不到位等情况。
( 3) 相关部门要对动物疫病做好监测工作,若发现免疫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则要对其进行重新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并且兽医要对疫病进行排查,做好排查、反馈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对疫病进行控制,降低养殖人员的损失以及疫病的发生概率。
养殖户要及时给畜牧动物接种疫苗,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充分落实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提升畜牧动物免疫能力,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在接种疫苗前,相关部门应了解不同区域的养殖发展状况,结合具体情况完善相关免疫制度,规范疫苗接种程序,保障各项接种工作顺利实施,有效提升疫苗接种水平。
此外,在对畜牧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之前,还应对畜牧动物进行检查,全面了解畜牧动物的身体状况。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应慎重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在接种疫苗时,应合理把控疫苗接种量,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疫苗的作用,保障畜牧动物养殖安全。
技术可以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在基层防疫工作中,会使用大量的药剂和设备,易对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研究力度,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要想全面做好畜牧动物防疫工作,就应组建一支专业性较强且综合素质较高的防疫团队,为各项防疫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有关部门应做好对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水平。必要时可邀请知名专家授课,全方位提高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为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