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2020-03-11 13:23:11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喇叭口玉米粒玉米螟

邢 乐

(铁力市铁力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铁力 152500)

玉米生长中后期包括拔节到收获的整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植物器官逐步趋于成熟,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若玉米中后期缺少科学管理,则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影响玉米粒重、饱满度和整穗质量。所以,为促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避免出现玉米倒伏、病虫侵害等问题,必须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管理工作。

1 中耕培土

1.1 中耕

在穗期进行中耕培土,疏松表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使植株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中耕深度在6cm 左右,尽量做到根周围耕浅、行间耕深,避免中耕过程中伤到根。

1.2 培土

培土和中耕可同步实施,培土高度控制在10cm,防治玉米出现倒伏问题;为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可在中耕培土阶段喷施玉米健壮素,每亩喷施30ml 药液兑水40kg,将药液均匀喷施在叶片上。若遇到雨水天气,应减少一半药剂量,不能补喷、重喷。

1.3 除草、除弱苗

及时铲除杂草,发生分蘖时应当拔除,避免影响植株健壮生长;在大喇叭口期,要及时拔除弱苗和病苗,避免出现植株空秆现象,防止养分流失。

2 水肥管理

2.1 追肥

玉米中后期追肥共分为拔节前后、大喇叭口期和穗期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攻杆肥:在拔节前后阶段追施攻杆肥,即在30cm 苗高,苗出叶片7-8 片时为最佳追肥阶段,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有效分化雌雄穗;攻杆肥每亩施用15kg 尿素,也可替换为有机肥,用量为每亩1000kg;在施肥过程中,可采用沟施方法,开沟深度不得小于15cm,在沟内均匀施肥。

攻穗肥:大喇叭口期的肥料供给对玉米产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大喇叭口期要进行追施攻穗肥,以氮肥为主;每亩施用氮肥20-30kg,氮肥为尿素,可采用沟施的方法,随水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开沟距离玉米行不得小于15cm,开沟深度为10cm;也可在玉米抽穗前12d 追肥,采用穴施方法,对植株根系周围进行开穴,肥料施入穴内,施肥之后覆土,必须注意的是要避免肥料与根系直接接触。

攻粒肥:为增加玉米粒重,可施入攻粒肥,每亩施入10kg 尿素,以避免植株叶片出现早衰问题;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肥料利用情况,适当追加叶面肥,每亩喷施0.2kg 的磷酸二氢钾。

2.2 浇水

玉米种植的中后期要适当控制好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以满足稳产高产的要求。

第1 次浇水:在植株拔节前后浅浇1 次水,每亩浇水量控制在60m3,使种植区域内的持水量维持在65% 左右。

第2 次浇水:在植株进入大喇叭口期之后要进行灌水,保证浇足水分,每亩浇水量控制在80m3,使种植区域内的持水量维持在70% 左右。

第3 次浇水:在植株进入开花期后进行浇水,避免玉米出现秃顶缺粒的情况,保证玉米籽粒饱满。

第4 次浇水:在玉米进入到乳熟期后进行浇水,增加玉米粒重。但是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连续降雨造成田间积水,则要做好排涝工作,避免因涝灾造成玉米产量降低。

3 去雄

在进入雄花期后,要采用人工去雄的方式,每间隔一行拔除一行植株的雄花,帮助相邻植株完成异花授粉;隔行去雄时,要减少带叶,保证雌穗的养分供给充足;在辅助授粉中,要使用采粉器进行采粉,采粉后立即授粉,将授粉器对准花丝轻抖,确保授粉均匀;授粉时间段最好在上午8-11 点;通过采用去雄和异花授粉的措施,可提高玉米产量10% 左右。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叶斑病:该病害为玉米种植中后期多发的病害之一。在降雨量大的天气条件下,易加大发生叶斑病的几率,所以在阴雨天气必须做好病害预防;若叶片发生病斑,则要及时摘除植株底部的病叶,将病叶带离种植区域进行集中销毁;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防治。

青枯病:青枯病的病菌传播速度快,会在短期内造成40% 左右的植株发病,严重时会扩散到80%,对玉米产量会产生重大影响;青枯病多发于玉米灌浆期,在雨水量过大、气温过高的条件下(多阴暴晴)易增加发病率[1];在发现病株时,可采用多菌灵药液进行防治,施药方式为浇根,每株施药不超过500ml。

锈病:可在锈病发生初期,每亩施用100ml 的粉锈宁乳油进行防治。

顶尖腐烂病:该病会使植株叶片褪去绿色,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雄穗无法正常抽出。在顶尖腐烂病的防治中,要混合配置药剂进行防治,如混合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百菌清、可杀得等药液进行防治;若发现植株顶心出现腐烂,则要剪掉这一部分。

4.2 虫害防治

蚜虫:每亩使用10g 辟蚜雾或15g 吡虫啉兑水进行喷雾防治。

玉米螟:①使用赤眼蜂进行防治,根据玉米螟虫害的严重程度控制赤眼蜂的释放数量,控制好释放时间。采用喷雾封垛、白僵菌喷粉等生物防治技术,降低玉米螟幼虫基数,其中喷雾封垛要控制好使用剂量,不得出现漏垛问题;②在玉米种植区域安装杀虫灯,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诱杀虫卵,降低玉米螟数量。也可采用性诱剂对玉米螟进行诱杀,在田间放置诱捕器,及时更换诱芯;③在玉米展开10 叶时,用7.5kg 细沙拌入0.5kg 辛硫磷颗粒剂,在搅拌均匀后,撒入心叶进行防治。

棉铃虫:采用高效氯氰菊酯药液进行防治。

黏虫:喷施速克毙乳油、速灭杀丁乳油或灭幼脲进行治理。

5 适时收获

尽量晚收玉米,以增加玉米粒重。在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基本消失,且果穗苞叶较为松散的情况下进行收获;收获之后要及时晾晒玉米;收获后的秸秆要进行还田,不得就地焚烧,以免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6 结语

玉米中后期是玉米生长、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在中后期管理中,要做好中耕培土、科学追肥、浇足水分等工作,以确保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同时,还要在中后期管理中强化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综合采用多种防治方法,控制好化学药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种植达到高产稳产目标。

猜你喜欢
喇叭口玉米粒玉米螟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有趣的『玉米粒抖字』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20
双层喇叭口结构连接管密封性能研究
家电科技(2020年3期)2020-06-05 05:29:14
喇叭口内径的理论估算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8
暴脾气玉米粒
读写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4:53
每天做好一件事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