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巴林右旗畜牧业现代化办公室,内蒙古 巴林右旗 025150)
青贮玉米一般是指在合适收获期内收获的青贮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均为绿色,然后再经过切碎,加工,发酵等工序后制成可以喂养牛、羊等草食性牲畜的青贮饲料的一种玉米类型。青贮玉米相对于其他类型玉米而言,具有产量高、纤维品质和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持绿性强等特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都不断的提高,而青贮玉米作为一种优质饲料原材料,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使青贮玉米栽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青贮玉米栽培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有效保证青贮玉米的种植产量和品质。
青贮玉米品种的好坏对青贮玉米栽培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青贮玉米栽种之前要做好选种工作。但是,当前对青贮玉米栽培的选种工作还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等问题。首先,青贮玉米种植户通常会根据以往的栽培经验主观地选择产量较高的品种;其次,种植户选择栽培的青贮玉米品种时往往盲目跟风,要么选择市场宣传力度较大的品种,要么选择其他多数种植户选择的品种。这就可能忽略选择的青贮玉米品种对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客观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直接影响青贮玉米栽培产量。
青贮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相比,无论植株高度还是穗的高度都相对偏高,根系较为发达,需要深入土壤深层才能保证青贮玉米的正常生长,否则很容易发生大面积倒伏现象。因此,在青贮玉米种植之前对土地进行深耕,保证耕层深度,确保青贮玉米根系充分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然而,当前在进行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时,一些种植户往往为了节约种植成本未进行深耕,导致耕层深度仅在十厘米左右,下层土壤硬度较大,限制青贮玉米根系生长,导致大量的玉米植株倒伏,也不利于吸收土壤中营养成分,阻碍了青贮玉米的健康生长,严重影响青贮玉米种植产量。
青贮玉米植株较高,根系发达,如果不控制好植株的种植密度,会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种植户为了盲目追求高产而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也有一些种植户为了给青贮玉米植株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吸收充足的营养而低密度种植青贮玉米,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着片面性。倘若高密度种植,就会由于青贮玉米植株的生长空间小,吸收养分不足而影响植株健康生长发育,进而造成减产;倘若低密度进行种植,就会降低单位面积植株数量而造成减产,同时也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科学合理施肥可以有效保证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保证产量。但是在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往往存在施肥不科学的问题。首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过分重视化学肥料的使用而忽视有机肥;其次,种植在选择肥料种类时多选择氮肥和磷肥,这样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随着大量降雨的流失,使土壤中的养分不均衡;最后,施肥时多利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撒施,不利于肥料充分融入土壤中,进而无法为玉米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户在选择青贮玉米栽培品种时,要充分结合青贮玉米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客观环境因素,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抗倒伏、抗病能力和适应性均较强的优良品种,切勿盲目选择。首先,种植户可以向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咨询品种选择的相关问题后在选择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其次,种植户也可以总结以往青贮玉米种植情况,结合自身种植地区自然特点选择具有较强抗倒伏性、抗病能力以及适应性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实现青贮玉米栽培的优质高产。
青贮玉米植株较高,根系发达,对土壤耕层深度要求较高,这样才能保证植株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倒伏现象而影响产量。所以,需要对青贮玉米种植地土壤进行深耕,通常耕层深度控制在二十厘米作用,充分满足青贮玉米植株生长需求。另外,也要注意选择土壤深耕时间和深耕方式,避免土壤跑墒,为玉米植株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进行青贮玉米种植时,要控制好植株的种植密度,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影响青贮玉米栽培产量。因此,需要结合种植地区的具体条件和青贮玉米的品种,对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况,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从而实现青贮玉米的优质高产。
肥料可以有效保证青贮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保障青贮玉米栽培产量。但是目前青贮玉米栽培仍然存在一定的施肥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在施肥时尽量选择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相结合,并根据青贮玉米栽培情况施加底肥、种肥和追肥等。在土壤深耕过程中施加底肥,通过与土壤的混合促进肥料充分融入土壤中,提高其利用效率;施加种肥时,有做好各种肥料的搭配,通常选用的肥料种类有磷酸二铵、尿素、钾肥以及磷酸锌肥等,同时要控制好各种肥料的使用量;追肥时,要选择适宜的肥料并控制好施肥时间,通常会选择在玉米拔节之前或长出约八片叶时进行追肥,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另外,也要根据青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灌溉,确保青贮玉米植株生长水分充足,从而有效保证青贮玉米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