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以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2020-03-11 12:26:43凌志杰黄青钟禹霖潘建萍周武兵
消费导刊 2020年51期
关键词:赣南第二课堂红色

凌志杰 黄青 钟禹霖 潘建萍 周武兵

1.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思政教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创新是当下时代精神,而大学生又是最活跃的群体,要真正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必须进行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笔者所在学校依托赣南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采用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专题式教学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核算序列,决定个体生物学特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与其他政党的内在特征和属性。[1]红色基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其他先进文化之中,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源泉。[2]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要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赣南原中央苏区是一块红色热土,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红色的基因、流淌着红色的血液和浸染着红色的情怀。如何激活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各高校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青年学生富有朝气,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红色理论,首先要将红色理论平易化和注意方式方法,用青年学生喜欢的语言和方式激活体内的红色基因,把红色理论转化成“青言青语”,以文艺展演、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重温历史与英雄对话,将红色文化传承贯穿教育全过程。

二、弘扬红色文化,培育职业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类型,既包括革命战争遗址、遗物和纪念馆等实物,又包括革命理论、纲领和精神等,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3]赣南是共和国摇篮,苏区精神是赣南人民最大精神财富,是赣南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把苏区精神概况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红医精神是苏区精神在医学教育、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表征。红医精神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形成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4]

作为卫生类职业学校培育具有新时代“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医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作为赣南本土的卫生类职业学校,挖掘赣南本地红色资源弘扬红医精神,将红医精神与卫生职业精神有机融合,培育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为赣南苏区卫生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三、筑牢第一课堂,开拓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当前各高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5]第二课堂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与第一课堂相比在教学时间、空间、形式和内容相对自由,是当前各高校教育教学有效手段。第一课堂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适合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时间灵活和空间自由,更适合实践教学。

高校思政教育要筑牢第一课堂,让思政课真正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笔者所在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喜欢信息化、体验式教学,喜欢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喜欢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于是,思政教师们依据学情将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历史故事、新闻热点等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设计专题式和体验式教学,利用学习通在课前发布任务清单引导学生们先行自学、课中发布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课后发布热点话题要求学生们参与讨论。通过上述方式,思政课程抬头率大大提升,课堂氛围明显活跃,教学目标达成率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是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手段,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所在学校成立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协调团委、学工、后勤和系部有计划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体活动、各种比赛、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潜移默化接受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融合起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政教师和团委、学工、后勤、系部辅导员等管理人员密切联动起来,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6]

四、树立课程思政,拓宽育人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对教师定位首先是“传道”即传授做人道理,其次是“授业”即传授专业知识,最后是“解惑”即答疑。“传道”是所有教师的责任,而非思政教师专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拓宽育人途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三全育人重要措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作为卫生类职业院校,挖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思政元素,弘扬卫生职业精神、抗疫精神和红医精神等,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洗礼,增强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笔者所在学校,以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为契机,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热潮中,一个个典型课程思政案例、一节节优秀课程思政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通过推广,全校教师都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中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切实履行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赣南作为新中国摇篮、苏区精神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融入红医精神培育职业精神,筑牢第一课堂开拓第二课堂构建第一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协同育人体系,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拓宽育人途径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育人作用,真正做到三全育人。

猜你喜欢
赣南第二课堂红色
文化三馆讲好赣南审计故事
审计与理财(2023年5期)2023-06-08 06:46:56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影剧新作(2022年2期)2022-07-29 02:28:42
红色是什么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0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45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