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俊程 湖南省郴州广播电视大学
新媒体对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新媒体实际上对于传统的文化是形成了一定解构作用,也就是当代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不一定是保留着非常强烈的认同度,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还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产生了更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这些也都是在日常的教学和交流过程中不可被忽视的重要部分。如何应对好当前新媒体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的影响,就需要重视对新媒体条件下与大学生思想互动的综合分析,通过剖析和对比等方式,形成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帮助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逐渐形成更加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媒体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催生的新产品,实际上最为突出的影响就是对传统的认知工具进行重新解构。在新媒体的全面发展条件下,更多的高等院校学生已经不再通过传统的报纸和杂志获取知识,他们更多是透过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渠道获得知识。传统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其主要还通过阅读的方式,比如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或者进行系统性的学习等,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并不通过系统的学习或者阅读书籍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些知识视频或者其他的网站渠道等,了解当前网络上的知识,通常是不进行系统的阅读和了解的。
这种了解其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之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与影响。因为学生在了解世界和知识的途径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这也意味着在传统的高等院校内部所运用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必然会产生效果的降低,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结构也会产生非常大影响。当代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在了解一些知识方面,往往是通过这些知识性的短视频或者是一些微信文章等进行了解,其知识获取的途径是相对碎片化的。在这种碎片化的知识获知途径之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需求,以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影响之下,如果仅仅是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提升。这也意味着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而是应该面向当前的知识获取途径多元化,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与运用技巧。
像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比较流行的弹幕视频网站,以及在日常的生活娱乐过程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即时通讯工具,都是很多学生比较主要的知识获取途径,而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也同样可以通过这些知识获取途径进行教学和引导,这样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方面又能够寓教于乐,能够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新媒体对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认知的内容也进行重新塑造,相对于传统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即通过新媒体认知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内容,也与传统高校的学生有明显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是不可能采取更加精确的方式进行引导与教学,因此在新媒体的趋势之下,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所认知的内容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在互联网的催生之下,新媒体实际上传播的不仅仅是主流价值形态与价值观内容,更多是依附于网络上的娱乐文化所产生的次生文化以及其他的价值取向。这些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如果仅仅是以腐朽落后文化或者优秀积极文化等方式进行划分,显然也是有失价值观的公允性,因为大多数的次生文化本身并没有腐朽的价值观取向,而是更多体现出对于人生快乐的追求,表达与寄托的也往往是一些娱乐性的文化。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如何让其更进一步的贴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点,也是教育过程当中的难点。
从本质上看,娱乐性的网络次生文化其实本身并没有非常腐朽和落后的部分,但是这些文化内容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这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和优化的部分,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这些次生文化的分析,以及把这些文化当中的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都将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进一步贴近。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网络上面的娱乐文化进行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也是极为重要,虽然极为腐朽与落后的文化并不一定附生于娱乐文化上,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学生对于是非曲折的分辨,也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以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当中不同的类型与不同的内容。
学生所掌握知识结构与内心的变化,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变化,当代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与知识范围的变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内容上面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要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认同与价值的选择,就必须要亲身了解这些网络文化,对网络上面不同的舆论导向以及不同的文化类型,思想政治教师也要有所了解,只有贴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才能够重新赢得学生的支持,形成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对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最大的影响,还在于其价值观念上的影响。价值观念是最为无形的,大多数学生对人生或者对工作的各种看法,其实都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而这种表现是不一定通过其具体的行为进行表达,在日常认知的内容与认知渠道的变化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当代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于传统的工作理念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反叛,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冲击之下,对工作是否勤勤恳恳等更多的网络上也展开了非常多的讨论,甚至以各种网络调侃的方式,对于这些工作理念,或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塑,也是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变化。
在这种基础上,当代大学生是否还认同勤勤恳恳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其实也是受到了更多的网络案例以及网络文化影响。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体系中,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其实也在逐渐形成,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需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优劣,才能够促进学生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不断地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其实是更加精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础。如果忽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认同情况,那么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会逐步降低,无法真正赢得学生的支持,也就不可能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在学生价值观念更趋于多元化的今天,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上,也必须要付出更多的调整与努力,才能够适应当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教学上面的引导与协同,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塑造与发展。
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容上看,把教育的文化内容与学生的语言体系相结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语言体系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去表达的内容以及词汇句式等也有更多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基础上,学生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这种背景中,教师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把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在教学上面也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当代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对于富裕调侃性或者娱乐性的语言内容,有更加强烈的认同,这些语言工具本身就没有比较负面的情绪或者内容在其中,教师要善于选择里面比较适合与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相结合的部分,通过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更容易理解的部分进行教学和引导。
在当代新媒体文化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也更加活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只有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充分的运用好相关的新媒体工具与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在这种基础上,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要充分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教师也应该用更加灵活的语言引导学生认知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够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未来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而不断变化的新媒体内容以及传播手段,也将深刻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各种技巧,从而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