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梅
摘 要: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还是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来获取到相关数据信息对导致环境发生污染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问基础,进行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从本质上来讲,环境监测就是对环境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以此来明确当前环境现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制定,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使其充分将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
1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1 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是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项监测技术,具有操作容易、准确度比较高、监测直观且速度比较快的应用优势,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获得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监测成效。具体来讲,通过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微生物学、分析生物学等一些其他类型的学科与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产物,该项技术的应用原理就在于通过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和PCR两种技术同时使用,以此来获取到比较全面的环境监测信息,同时对当前监测的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预警,从根本上来保证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状态。
1.2 3S技术的应用
对于环境监测技术中3S技术,具体指的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这三项技术综合起来形成一种环境监测技术,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监测技术而言,3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监测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以及运用方面的能力更具优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获取到与进行监测环境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短期内将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高精准处理,通过以上来实现对环境监测信息的数据量化处理。从整体上来看,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除可用于大气、土壤的环境监测中,还可以将其用于对水资源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工作中。将3S技术用于水资源管理中,能够尽其最大能力获取到与水资源质量有关的所有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来进行水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对水资源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和评价,最终获取到比较全面的水源信息。一般来讲,关于水资源监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水资源监测进行评价、监测当前水体沼泽状况、分析当前生态耗水变迁情况、检测水体是否存在富营养化等。除以上之外,还可将3S技术用于湿地环境监测中。因此,科学应用3S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更为全面的监测反馈信息,为之后在环境治理、美化、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具科学性、可靠性的依据。
1.3 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当前使用比较主流的技术就是物理化学技术,具体来讲就是将高分子化学、物理、分析化学等一些交叉性的综合起来而成的一种新型技术。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时使用比较普遍的物理技术是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通过该项技术,能够准确对需要进行检测的环境中物理因素含量数据信息进行检测,是对土体、土壤、空气等一些环境要素监测工作中应用比较重要的一项应用技术。具体来讲,将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在监测期间发现其中存在的噪声、热源、光、电磁辐射等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的问题,能够更好帮助环境监测工作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并根据掌握的信息针对性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2.1 编制科学的环境监测方案
基于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制定的标准,需要严格遵守监测流程,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结合监测区域内的实际环境情况和预期勘查结果,构建出行之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制定出完善的检测服务流程,把控各个位置的检测效果,保证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合理性。此外,还需要针对环境监测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设计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环境监测领域更快更好地前行。
2.2 严格控制样品选择
外部环境最大特点就是复杂多样,因此监测样本的选取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够表现区域内的全面情况,这就要求进行采样之前做好勘查工作,确定具体的采样位置,保证各个样本点的选取合理。实际进行采样时,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配置好监测需要的装置设备,从而保证样本采集可以达到预期需求。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对样本做好保存工作,记录各项数据信息。
2.3 严格控制样品的运输和储藏
针对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深度检测分析的样本来说,必须要把控好运输和存储阶段的工作任务,按照规定来严格落实,确保质量符合标准。(1)样本运输环节中,需要始终保持样本处于直立,防止出现傾倒问题,各个样本管之间需要增加隔离物,保证试管不会因为碰撞出现损毁。(2)确保过滤膜的洁净度,取用过程利用不锈钢镊子完成,并将其存放到干净袋子中保管,把控好环境的温度指标,由此来保证样本的稳定程度。(3)技术人员在整个运输管理阶段,必须要做到轻拿轻放,肩负起自身职责,防止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样本损坏。
2.4 严格把关样品的分析工作
普遍来说,样本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独立实验室即可完成的样本分析,该情况需要提高实验室自身的控制能力,确保环境监测效果同预期目标相匹配。同时,各项实验装置和相关模块都要满足系统需求,保证样本的完整度,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实验装置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2)多个实验室配合进行的样本分析,针对该实验模式,需要把控样本数据的交互环节,保证样本误差处于合理范围内,认真核查数据中存在异常的信息,并做好详细记录,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5 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
强化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技能素养,定期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对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全面考核,制定出完善的奖惩体系,由此保证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逐步积累环境监测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行业领域先进监测方式。不仅如此,还需要严格管控行业标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监测资质,经由考核通过方可入职。建立起技术过硬、业务达标的工作团队。
2.6 完善环境监测的工作体制
架构出行之有效的环监测管理体系,设计出合理的工作系统,把控好每一环节产生的具体影响。由此来说,国内环境管理部门需要搭建出有效的监测体系,为环境监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3 结束语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关乎于人类未来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当今时代每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所在。借助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起到一定的保护环境作用。但如果因人类自身对环境保护这一责任意识淡薄,就无法切实达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一定重视态度,合理应用环境监测体系,旨在以此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成效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吕贞,贾伟伟.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7):0425.
[2]孙玉红.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41~42.
[3]高小凤.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8):241~242.
(米易县环境监测站 四川 攀枝花 6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