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关键环节

2020-03-10 22:45梅洁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融合发展学生管理

梅洁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也成为了提升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关键。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意义进行分析,具体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关键性环节,以期能够更好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融合发展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保证和核心环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具体体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保证现代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思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紧密联系。但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的学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出现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教学方式和授课平台单一,学生对于现有的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状况,并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但是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过程趋于形式化,只是为了管理而开展管理。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讲管理实践看作是个人工作的核心,也不能针对性的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并延伸出严重的后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关键环节

(一)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效果,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为此,要想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体系就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来说,高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上下级领导机制,完善上级领导对下级的指令,并统一各级管理模式。通过这样机制的确立和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树立开展。其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生管理要秉承和谐管理的原则。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设计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师和部分组织是难以实现的。为此,高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要实现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管理和建设。再者,就是重视教育管理的内容。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建立科学管理目标,积极调动学生不同组织和部门的积极性,通过建设更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可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感染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无形中帮助学生发展成为优秀人才。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政治思想,从而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事提供思想基础。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就必须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入手,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体现出管理和教育的双重价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学生思维的重要影响。

(三)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有效融合

由于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不断的发展,现在对于高校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更加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思政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在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研究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调节的能力,养成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积极的面对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规划引导,提升学生素质

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学生管理工作,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素质,在该项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具体的工作。首先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开展相关的素质提升的讲座,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的自信、自强。然后是在今后的思政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開展一些相关的促进学生的品质提升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奉献精神的培养,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到积极的帮助其他的人带来的意义,进而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喜欢帮助他人,养成积极服务社会和乐于奉献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不断的提升学生素质

(五)落实人才培养

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只优秀的工作队伍,以此来提升教育水平和管理效果。为此,高校应当结合现阶段的学生队伍管理问题,并相应作出改进措施,真正体现出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和功能,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应当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为大学生配备相应的教育管理人员,避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专业管理人员稀缺的问题,逐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并为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服务提供切实的保障。

(六)以网络手段落实融合

计算机技术手段能促进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扩展学校的管理方式。通过网络手段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中的理念,网络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多角度、多方向地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同时,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快速、迅捷的优势,通过网络能够实时把握社会政策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言交流,也能够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QQ、微博等交流工具的普及,也使得师生沟通和交流更加便利。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在交流平台多发表一些积极的言论,逐步的采取渗透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从社会热点时事的点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结合学生的网络言论和表现及时掌握其思想上出现的微妙变化,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良好的素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个人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关键。高校要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机构领导机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之间的有效协调,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社会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邱霞.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关键环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47-47.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融合发展学生管理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