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库:做主流童书市场的有益补充

2020-03-10 08:53付沁怡周莉英
出版广角 2020年24期
关键词:出版商童书图书

付沁怡?周莉英

【摘要】随着童书市场的发展日益繁荣,童书品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读小库依靠《读库》积累的读者基础、成熟的出版经验和供应保障服务体系,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读小库延续了《读库》小众化、高品质的内容输出,并积极尝试有声书领域的创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为其他童书品牌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  键  词】《读库》;读小库;童书

【作者单位】付沁怡,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周莉英,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4.009

2012年,一直致力于人文社科读物出版的《读库》开始筹备新品牌“读小库”,并于2016年正式推出读小库系列童书。读小库的编辑团队奉行“陪伴孩子長大”的理念,按季推出童书,以“3+”“6+”“9+”“12+”的分龄方式递进,让孩子们各取所需。除了引入《小丑,笑一个》《哥本哈根没有猫》等较少人关注的外国童书,读小库还推出《建筑史诗》《中国基因》等原创童书。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出版企业的图书销量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而读小库在折扣力度很小的情况下仍能两天内在单个平台售出1.6万套。读小库依靠《读库》的口碑积累和独特的童书理念保持着稳定的读者订阅,在众多童书品牌中展现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 读小库的经营之道

对于读小库的研发出版,负责人张立宪一开始就为其规划了精品化、小众化的路线。“那些销量几千万的童书出版资源已被瓜分得差不多了,但依然有一些儿童书没有被发现,而这就是读小库要做的事情。”在这一出版理念的指引下,读小库依靠《读库》多年积累的读者基础和销售物流方面的后备力量,逐步摸索出一条不同于主流童书出版的特色之路。读小库在图书品控方面延续了《读库》精益求精的严格态度,并谨慎地尝试数字化出版,为中国儿童构建起更广阔的思维世界。

1.乘前人之荫:在传承基础上发展

2006年,张立宪创办了以非虚构性的传记、历史事件、书评等内容为主的综合类人文社科杂志《读库》,向大众展示了社会各阶级、各领域的真实记录,为读者构建出真实、真诚的思考空间,并因高标准的稿件要求和高质量的文本而逐步被大众知晓。尽管《读库》很少出现百万级的销售量,但其凭借深度专业的文本内容和简约肃穆的装帧风格收获稳定订阅,被出版界称为“杂志书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读库》为读小库系列童书奠定了坚实的口碑积累和丰富的出版经验,使读小库成为继《读库》之后的又一典型图书品牌。

(1)口碑积累:忠实读者的文化传承

读小库的创立与《读库》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读者口碑密不可分。2006年,《读库》创刊之初,创始人张立宪以他个人经历的时代背景和由此形成的阅读兴趣为基础圈定目标读者,即20世纪70年代出生,已成为社会中坚分子的这一代读书人。这一群体大多为国内一线城市的新兴中产阶级,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文化水平。《读库》十余年如一日的高质量输出和对图书细节的严格把控恰好满足了这一群体对书籍的高要求,因此,他们无条件信任并接受《读库》出品的书籍。随着时间发展,这一批忠实的读者群体逐渐成长,急需有像《读库》般高质量和高审美的童书供孩子阅读。这一需求是催生读小库品牌落地的直接推动力。读小库的合作者郝广才表示,“正是有对《读库》和读小库有强烈信赖感和忠实度的读者群,《读库》与读小库才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大的胆量去尝试冷门但绝对精品的选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小库是读者需求倒逼出版部门的产物。在口碑力量的助推下,读小库从成立之初便拥有了稳定的读者基础。

(2)供应保障:成熟的销售体系与现代化物流基地

《读库》创刊之初,由经销商主导的传统销售模式严重挤压《读库》的利润空间,频繁的图书运输也令图书品相受到极大影响。互联网兴起后,《读库》逐步取消依靠经销商销售的体系,通过开办淘宝店、微店、官网等方式发展直营直销业务,并积极与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新兴社群营销对接,形成直销为主、电商平台销售为辅的完整销售模式。在物流方面,坐落于南通的《读库》物流基地同样为读小库奠定了先进的供应保障基础。《读库》物流基地采用智能搬运机器人、箱式自动化输送和箱式自动化立体仓库,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的拣货输送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在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中,《读库》得以不断完善读者群体画像,根据读者反馈及时纠正图书销售中出现的问题,为读小库积累了丰富的出版经验。

2.不惜成本:坚守图书品质

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品质的坚守深植于每一个读库人的心中。如今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各出版社的出书速度不断加快,并积极进行跨领域出版,力求在图书市场上抢占高地。读小库秉承《读库》的品质要求,反其道而行之,保持着慢节奏的出品速度,力图保证每一本书的高水准。

(1) 严选童书题材,提升儿童美育认知

由于缺少优质的童书资源,当前我国童书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儿童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对此,读小库提出要从故事、道理、知识和诗意四个角度为小读者打造有深度、有价值的童书,做主流童书的有益补充。针对3—6岁的儿童,读小库推出《一片披萨一块钱》《旅馆开,钱进来》等童书,帮助儿童理解货物交易和货币流通等经济知识,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形成良好的财富观,弥补了我国童书市场上财商教育领域的空白。针对7—12岁的儿童,读小库则推出阿加莎、莎士比亚、甘地等名人传记系列童书和《竹林》《纸牌王国》等大师名作系列童书,对儿童的文学和美学素养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也让儿童在知识积累过程中提升对历史与世界的认知。

为进一步贴合中国儿童的实际需要,减少引进类童书带来的文化隔阂,读小库开始了原创童书的出版。2020年,读小库联合我国台湾著名绘本出版人郝广才推出《中国基因》绘本系列,通过对中国茶文化、豆腐、瓷器的描述,加深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甄别优劣图书的能力。同时,《读库》官网的售书页面还在建议父母阅读的书目区域版块中提醒父母要减少儿童阅读的功利性目的,避免让儿童在阅读中产生作秀、逃避责任以及虚荣攀比的心态。

(2) 严控童书品质,增强读者消费体验

张立宪表示,读库的企业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占人便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童书市场中,不少出版商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方式来提高销量。而读小库童书价格则保持全渠道一致,折扣力度较小,这是读小库对自身品质自信的表现。在童书品质方面,读小库秉承《读库》一贯以来的严谨作风,从儿童生长的特点出发,在童书品质细节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读小库的童书印刷采用了相对环保的大豆油墨。“阿比四部曲”系列童书推出时,考虑到儿童视力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同时也为了更好展示绘本细节,读小库采用了大开本的设计形式,让消费者看到了读小库的细心与耐心。

读小库引进童书版权并不是贪图其出版过程省时省力,而是选择下足成本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引进童书更适合中国儿童的阅读品味。引入“当我感到……”系列童书时,读小库在保留授权方版本的基础上,对图书的纸张和细节进行微调,并为全套书籍制作方便读者保存的套盒;《奇幻精品店》的设计则充分融合书本内容,将故事的年代感通过有明显造纸痕迹的典雅纸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抚摸书本时收获奇妙的阅读体验,也为其竞争国外优质童书版权赢得更多主动权。

在图书品相方面,读小库同样有着严苛的要求。从图书纸张的选择、平整度、墨色均匀度到手感松紧程度这些微小细节,读小库都保持着一种审慎态度,且一度将达不到印刷标准的样书销毁重做,让消费者看到读小库对待童书出版的诚意。

3.谨慎创新:在数字化领域的尝新与试错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开始转变,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一背景下,因为在电子书方面还未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所以《读库》迟迟未涉足电子书领域。但为了满足儿童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读小库谨慎地迈出数字阅读的第一步。

(1)紧跟时代发展,推广有声阅读

根据201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有声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0—8岁未成年人的有声阅读率达36.5%。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育儿童对声音的审美认识,读小库摒弃传统的注音形式,在出版的童书中附载有声光盘,让孩子用耳朵记忆生词和理解故事。为此,读小库专门邀请上海电影译制场的老师参与录制,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阅读。2016年,读小库进一步完善有声书功能,推出读小象APP,读者只需扫描实体书封面的二维码便能收听配套的有声文件。同时,读小库不断强化技术支撑,让读者拥有更顺畅的阅读体验。在有声阅读获得读者认可之后,读小库再次推出儿童电子阅读器大熊机。大熊机内置几十本由世界一流插画师绘制的儿童绘本,配合中英双语声轨为儿童演绎绘本故事,引导儿童主动学习。尽管在电子产品更新迭代迅速的环境下,大熊机似乎是读小库一次失败的尝试,但这次试错也让更多读者看到了读小库的认真态度,进而对这一童书品牌更加信赖。

(2)依靠互联网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

创立之初,读小库便依托《读库》丰富的宣传资源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宣传方案。例如,读小库联合罗辑思维等自媒体平台为品牌宣传造势,提出“对阅读的热爱是用好书喂出来的,把读小库拿去喂出孩子对美的理解、对世界的赤诚”。用响亮而鲜明的宣传口号打动读者,读小库的品牌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另外,读小库还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线下活动和新书信息,通过分享童书内容和创作经过与读者展开互动,提升品牌形象。

二、 基于读小库的童书出版经验

读小库依托《读库》坚实的口碑积累和成熟的出版经验发展崛起,在发展过程中以相对冷门的题材和风格构建起小众化的品牌形象,凭借过硬的童书质量和严谨的做书态度赢得消费者信赖,在众多童书品牌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路径,为其他童书品牌的特色化经营提供了丰富经验。

1.確立独特且合适的品牌定位

不做主流童书、不随意打折、严苛的品质要求、做其他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这些鲜明的品牌特色使读小库在短时间内收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童书出版商只有树立品牌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远发展。首先,童书出版商应当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提升童书质量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健康阅读氛围的形成。其次,童书出版商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受众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发展路线。例如专注发展绘本类、文学类或科普类图书,在一个领域内树立专业权威的品牌定位,积累坚实的读者基础。最后,童书出版商可以尝试开发周边产品,延伸品牌价值。童书出版商通过玩具、文具和电子产品的推广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建立完整的品牌产业,全方位渗透读者生活,使品牌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2.保持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读小库引入童书时,从不考虑该童书的获奖情况和销量,只有一条简单的标准,那便是好书。只要读小库认为对儿童成长有益,即使其是不被关注的冷门童书,读小库也会积极引进出版。在当下受利益驱使越发浮躁的童书市场中,题材同质化现象严重,出版商只有坚守童书出版的初心,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才能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收获更多读者。首先,童书出版商要组建一支在图书出版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编辑队伍,只有编辑的能力过硬,才能更好地保障童书的选题、审核等一系列流程顺利进行。在童书选题方面,出版商应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各题材童书的市场饱和度。同时,出版商要提高选题标准,选择符合儿童成长阶段特征、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童书,以独特且有益于儿童的内容引导儿童进步。其次,出版商对待国外童书应保持谨慎态度,尽量减少引进童书所带来的文化隔阂。同时,积极打造原创童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儿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最后,童书出版商可以积极出版文学历史、科学机械、烹饪、植物等领域的童书,帮助儿童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其在丰富的知识积累中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3.以多元营销拓展影响范围

优秀的图书要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更需要展示在市场上的机会。童书品牌需要借助多元化的营销途径增加曝光度,形成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考虑到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读小库积极举办线下分享交流会,与儿童读者展开互动,有效增强品牌与读者之间的联系。由于儿童缺乏自主购买童书的能力,童书营销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面向父母群体。因此,童书品牌应发散思维,不仅从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营销,也要面向儿童和父母两个群体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一方面,童书出版商应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依托网络新技术实现宣传信息的有效传播。例如借助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向读者介绍童书出版幕后的详细流程、绘本的制作过程或纸张的选择,让读者对图书品质产生信赖感;在组织的线下活动或书展中借助VR等新技术增强活动效果,带领儿童畅游绘本世界,增强儿童对童书的兴趣;利用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完善用户画像,调整营销方向,提升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制定营销方案时,童书出版商除考虑拥有决策权的父母群体外,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传播吸引父母关注,设计新颖有趣的装帧满足儿童需求,在提高销量的同时提升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雅菡. “读小库”少儿图书营销策略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2]李静,吴竹筠. 杂志书:出版业市场的灵感与挑战——以《读库》为例[J]. 出版广角,2012(12):13-15.

猜你喜欢
出版商童书图书
二手童书交换会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