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仁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文化知识传播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加强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入成为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文章以民族传统手工艺为切入点,分析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提升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课程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期待能够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美术;传统手工艺; 教学
引言: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在如今的社会形式下,如何实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当前人们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比如“剪纸艺术”。
一、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手工艺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建设,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和现代教育发展的优势,逐渐实现了创新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能发挥成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艺术”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启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中剪纸教学的教学效果,高校将剪纸艺术作为高校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剪纸艺术”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实现了剪纸内容、题材、形式、材料等多方面的创新,不断地融入了新时代的文化特色和西方文化特色,体现出了更大的发展优势。
但就当前民族手工艺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情况而言,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民族手工艺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第一,重形式,轻内容。在高校民族手工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课程形式和艺术形式的强调,重视对民族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工艺和技巧的介绍,忽略了民族手工艺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2]。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到民族手工艺的学习价值,自然无法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导致民族手工艺的教学效果较低。第二,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民间传统手工艺教学通常都是纸上谈兵,只有极少数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投入较少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才有被学生实践的机会,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以统一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进行评价,从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创新,让课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二、提升民族手工艺在高校美术课程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传统手工艺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实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将更多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所在。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短视频系统的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传统手工艺的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引入到课程中,让他们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完成授课内容,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从教材内容出发,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提升创造力,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以“剪纸艺术”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创新。第一,剪纸题材。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传统的剪纸艺术主要以生活的表达为主。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教材和传统剪纸题材的限制,尝试将新的艺术理念和文化观念融入到剪紙艺术中,实现剪纸艺术的创新。第二,剪纸材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被选作剪纸材料的纸无论是从形式还是颜色上都已经实现了丰富和多样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剪纸艺术中剪纸材料的创新,实现剪纸艺术呈现方式的创新,让剪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第三,剪纸形式。为了实现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对剪纸形式的创新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剪纸形式在布局上重视形式感,能够给人一定的美的享受,利用物与物之间,人与景之间以及近景与远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出具有形式感的美景,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进行剪纸形式的创新时,教师可以考虑引导学生联系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创新,灵活取舍,融入更多的现代设计元素,提升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催动剪纸艺术的发展。
(三)从教学内容出发,延伸高校美术课堂
为了能够让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将高校美术课堂进行延伸,提升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介绍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技法和相关作品为主,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实践过程转移到课下进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利用这种方式延伸高校美术课堂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升高校美术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美术教学兴趣活动的构建,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利用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从学生个体出发,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对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探究和学习,才能有效提升民族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可以从教学评价体系层面入手,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家长以及专业外的学生和教师也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考虑从学生的手工艺制做的全过程进行进行评价,利用科学、完整的评价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美术课程成为了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民间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继梅,王琦,贾智永.传统手工艺走入学校——以蔚县剪纸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8,000 (007):P.32-33.
[2]唐秋芳.幼教专业手工课教学贴近传统手工艺的策略初探[J].中国文艺家,2018,000 (002):P.279-279.
[3]胡发强.地方艺术院校保护开发传统手工艺的途径探讨——以苏州市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4):178-179.
[4]杨哲.徽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探研[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4):96-100.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