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建设。品牌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建立多种保障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品牌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繁荣和发展,提高其整体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对于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务实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是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创造出一系列丰富而生动的品牌活动,激发群众对文化的热爱,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提高其质量和效能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建立为其他公共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可以实现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从“内部循环”转变为“大循环”,进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增加文化创意活力和全社会文化参与热情,让人民共享公益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成果。
(三)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艺术素养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现方式,对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完美的服务内涵和最佳的服务效果,最大程度地带给人们精神的向往和追求,与此同时也充分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
(四)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质的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创建能够凝聚人心和社会力量。在信息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建立,可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发展策略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品牌建设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能低下、群众满意度不高、品牌较分散繁杂、多而不精、群众参与性不高以及品牌活动中的人才流失问题等。因此,我们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文化部门要重视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选拔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专业技能和热情文化事业的人才,组织、指导、规划和参与社区各项文化活动,为基层民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和定期的文化艺术服务,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使其更适应公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四是完善技术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这一系列新时代的数字新媒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五是完善合理的服务品牌评价规则保障机制。
六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按照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应用性文件。七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
(二)加强策划与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
各类媒体加大对公益文化服务品牌的宣传力度,如结合本地的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拍主题宣传片,编曲写歌等,创造一系列具有独特功能的原创文化作品,在此基础上提炼精髓,并将其它品牌的文化内涵相结合,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我们可以创造文化服务品牌,如“文化生活进校园”,“百姓春晚”等,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完善文化服务载体,丰富文化服务内容,真正为人民服务。
(三)政府加强组织和引导
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中,政府应加强组织和领导引导,充分利用资源,汲取经验,实施特色品质战略,并创造区域特色。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依靠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突出主题,打造特色公益文化服务品牌。
(四)制订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
在新形势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既要让人们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且要深入人心,制定长远规划是关键。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持久化的品牌文化。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
(五)坚持开放包容,创新服务理念
大力弘扬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服务精神,坚持公益服务,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创新服务内容,积极思考并研究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如农村表演艺术团体演出补贴机制,使文艺下乡活动能够年年进行。
(六)准确定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建立起严格的服务体系。
(七)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品牌效应
广泛的文化讲座、展览、艺术欣赏、科普宣传等,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综合服务功能。如各演艺场馆通过开展馆际合作,开展文化服务“卡”和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三、结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問题也仍然存在。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先进省市相比,大连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
刘华(1976.01—),女,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文化馆群文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