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着眼和平稳定到立足合作共赢:理念的变化

2020-03-10 06:44李文
世界知识 2020年3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外交和平

李文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对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外交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不再是“战争与革命”。他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应立足于和平合作,而不是对立对抗,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打破极左思维,在国际上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从是否符合国家利益的角度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外交理念一大历史性变革。从1978年开始,邓小平就不再纠结于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差异,开始把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周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国发展的参照系和学习的对象。淡化意识形态因素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放弃结盟外交,主张在平等基础上与所有国家进行交往。在确立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的同时,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为避免与周边一些国家存在的领土领海主权纠纷对我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构成严重影响,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思路,产生了重要而又积极的影响。

以邓小平为新时期中国外交尤其是周边外交奠定的总基调为出发点,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周边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获得深化与提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将推进睦邻友好、开创周边和平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1989?2002年的13年间,中国外交成就显著,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基本上形成了以大国外交为关键、以周边外交为依托、以发展中国家外交为基础、以多边外交为舞台的跨世纪全方位外交新格局。

在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十年,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周边外交的地位明显上升。2003年8月胡锦涛在驻外使节小型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确处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关系”。从2002?2012年,我国在周边的影响力稳步增强,周边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牢固地缘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2013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专门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表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周边外交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周边外交理念的丰富与发展

从着眼于和平稳定到立足于合作共赢,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发生的最显著的改变。

1993年1月,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对周边国家,要按照稳定周边的方针,多做工作,消除疑虑,促进睦邻友好,力争以和平协商方式逐步解决某些争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睦邻友好是我国的一贯主张,对我国同邻国之间存在的争议问题,应该着眼于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大局,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周边外交一个场面:1984年3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华时参观武汉归元禅寺。

上述报告清晰地表现出中国周边外交理念随着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改善而不断发展的基本脉络。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周边外交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疑虑、稳定周边,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稳定大局。从2002年到2012年,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构成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自2012年开始,遵循亲诚惠容理念,通过深化互利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与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共赢发展,成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主要方面。

从依照睦邻、安邻、富邻方针发展睦邻友好,到遵循亲诚惠容理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经历的一个重大变化。

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周边外交理念注入新内涵。在2013年10月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在实践过程中,中国政府真诚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积极参与和构建各种合作平台,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倡导新“义利观”,即从原来更多地强调与周边国家形成互惠高效合作,到强调互惠的同时“更多惠及周边”,是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周边外交理念的一大创新。习近平周边外交理念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义、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加大对周边国家的援助力度,明顯提升了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与周边国家对我国的信任。

提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发展达到新高峰的重要标志。十八大以来,以中国传统的天下情怀为出发点,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并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针对周边外交领域,先后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构想。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演讲时指出:“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从周边先行起步。”从本质而言,周边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坚持合作共赢思想指引下,中国与周边国家齐心协力打造一个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文化上兼容并包、交流互鉴,安全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风险共承的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不但借助既有的合作机制,同时主动创建新的合作平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推动和参与其他多边合作机制,这些新举措构建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全新局面。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外交和平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期盼和平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